李淵掌百萬雄兵,為什麼就乖乖投降了?

但是,李淵當時有那麼好的條件,手上還掌控著百萬雄兵,為什麼竟然輕易地就投降了李世民,交出兵權,並且還迅速就交出了皇位呢?作為當父親的人來說,必須對李世民進行嚴厲的處罰。在這種情況下,李淵雖然手中有百萬雄兵,但實際上他根本就不可能調動,根本就無法把命令發出去。

李世民和尉遲敬德聯合起來,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後,李世民立刻派尉遲敬德去宮內找李淵。當時尉遲敬德也只有一個人,雖然“擐甲持矛”,但他肯定也不敢殺李淵,而且也不一定殺得了。再說了,李淵那時候還掌控著天下兵權。只要李淵一聲令下,讓侍衛把尉遲敬德拿下,再調集天下兵馬攻打李世民,李世民肯定不是李淵的對手。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但是,李淵當時有那麼好的條件,手上還掌控著百萬雄兵,為什麼竟然輕易地就投降了李世民,交出兵權,並且還迅速就交出了皇位呢?不管李建成和李世民有多大的衝突,但那也只是衝突而已。就算把權力讓出來,也不算一個大事。禮讓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李世民卻竟然殘忍地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殺害。

這種手足相殘的行為,已經越過了底線。作為當父親的人來說,必須對李世民進行嚴厲的處罰。就算他自身受到了威脅,他也不能容忍有人這樣做。更何况,當時就一個尉遲敬德在,他也沒有受到什麼樣的威脅。他為什麼不做公平正義的事情,反而把兵權皇位都拱手交給李世民呢?

要講清楚其中的道理,我們需要先複盤一下尉遲敬德進去時候的情况。

《資治通鑒》記載:“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遲敬德入宿衛,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就是說,當時李淵在等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前去對質的時候,閑得沒事幹,於是輕鬆愉快跑去湖中泛舟。這時候,尉遲敬德進來了。這裡說的是“直至上所”。當時李淵在湖裡,尉遲敬德是站在湖邊和李淵說話,還是登臨船上,這裡並沒有明確說明。

不過,我認為尉遲敬德登臨船上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尉遲敬德確實登上了李淵的船,這說明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要知道,皇帝身邊,向來是不缺少侍衛的。侍衛必須緊緊跟隨皇帝,確保皇帝的安全。

既然李淵當時還在泛舟,說明他一點兒也沒察覺到已經發生了嚴重的問題。沒有發現出問題,說明事發現場與李淵泛舟的地方隔得比較遠。既然隔得比較遠,尉遲敬德從事發現場到李淵的船上,這中間一定走過很長的路。

要知道,尉遲敬德當時是手拿武器,穿著鎧甲的。這樣的裝束,就是一種“造反”的表現,難道沿途的侍衛沒有發現,因而封锁尉遲敬德嗎?

唐玄宗的時候,武惠妃假稱宮中有盜賊,讓太子李瑛等三個皇子帶刀進去抓盜賊。當李瑛等三人帶著刀進去的時候,武惠妃卻讓唐玄宗看見這一場景,並說這三個人在造反。這使得唐玄宗最終廢殺了李瑛等三個皇子。

唐玄宗因為看見親兒子在宮中手拿武器,不惜廢殺親兒子,可見這件事有多麼嚴重。

既然這件事如此嚴重,而尉遲敬德卻能够暢通無阻地進入宮中。這樣反常的現象,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宮中的侍衛,包括李淵身邊的那些貼身侍衛,早就被李世民給收買了,全成了李世民的人。

而且,不但侍衛們成了李世民的人,李淵身邊的大臣,也都已經成了李世民的人。當尉遲敬德來到李淵身邊,對李淵說,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造反,李世民已經把他們給殺掉以後,當時李淵身邊的大臣蕭瑀和陳叔達立刻就對李淵說:“建成、元吉本不預義謀,又無功於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無複事矣。”

大家看看,這兩個大臣立刻幫助李世民說話,說李建成、李元吉這樣做,完全是咎由自取。這兩個人沒有功勞,反而多次傷害李世民,所以李世民應該“誅之”。同時還讓李淵趕緊交出兵權和皇位,讓李世民去處理善後的事情。

我們還要注意的是他們的稱呼是“建成、元吉”,而尉遲敬德剛才說的還是“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呢。

我相信《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不會亂寫稱呼,他這樣寫,顯然就是表明,實際上蕭瑀和陳叔達早就被李世民收買了,是李世民身邊的人。

從這裡可以,李淵實際上已經被完全控制起來了。表面上只有尉遲敬德一個人,實際上身邊無處不是李世民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李淵雖然手中有百萬雄兵,但實際上他根本就不可能調動,根本就無法把命令發出去。囙此,他能幹什麼呢?

同時,李淵也看到,既然李世民已經控制了一切,如果在那時候貿然下達命名誅殺李世民,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他和李世民兩敗俱傷。他們兩敗俱傷,可能他們李家的江山,也就落入別人的手裡了。

思來想去,李淵只得昧著良心,忍了那口氣,把兵權和皇位都交給李世民。

本文標題: 李淵掌百萬雄兵,為什麼就乖乖投降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02210109659
相关資料
道破天機的明朝奇人:揭秘周顛的故事
今天說的這個人,不僅沒有死在皇上手裡,反而最終全身而退,歸隱山林,他便是周顛。朱元璋能當上皇帝,也是他道破了好多天機。當時的朱元璋為攻打陳友諒到南昌,最終凱旋而歸,佔領南昌。眾人便將周顛放入大缸裏蒸了,可是結果卻是把蒸他的人累的不輕,他自己
標籤: 明朝 朱元璋 明朝歷史 歷史 陳友諒 元朝
張良辭官歸隱,原因真的是為了明哲保身嗎?
張良此人,歷史上有很高的評估,說的最多的就是張良在漢王朝建立後如何全身而退的事蹟。張良拒不受功,並不是他聰明絕頂明哲保身,而是因為他做了一件事情,覺得自己愧對劉邦,甚至于連功都不敢領。張良的善終也不是因為他聰明,而是劉邦有意要放他一馬。張良
標籤: 張良 劉邦 歷史 項羽 楚漢戰爭 鴻門宴
東漢末年是四國鼎立,那為何最後會被稱為三國?
公孫淵上任後,認為自己兵強馬壯,在東吳孫權的使者送禮並封其為燕王時,他將其使者斬殺,並俘獲了一萬多東吳的阿兵哥。魏明帝得知後,十分高興,封其為大司馬。魏國的軍隊就與燕國打了一仗,便將其主力部隊全部消滅。
標籤: 三國 東漢末年 公孫度 歷史 公孫淵 燕國
歷史上最霸氣的封號,哪些大將得了此封號?
而在古代,有一個封號非常霸氣,通常只會賜予給有大功的武將,但是沒有例外,得到此封號的人都沒有好下場,這個封號就是——武安君。第二階段是以抵抗秦軍為主,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趙王封他為武安君,有他坐鎮,秦軍攻不破趙國,於是秦國大將王翦使用反間計
標籤: 歷史 春秋戰國 趙國 白起 秦國 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