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雍熙北伐大將雲集,為何還是失敗了?

不過趙匡胤造反起家,信不過武將,重文輕武錯失多次良機,招致失敗。雍熙北伐,曹彬和趙光義責任都很大。雍熙北伐失敗,還真不是曹彬的鍋,宋軍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居然沒有進行統一指揮,協調部署的總指揮,三路人各打各的,這是註定失敗的結局。

燕雲十六州就是中原王朝北方的防禦縱深,此地的得失關乎王朝的命運,誰得燕雲之地就掌握了戰場主動權,進可攻退可守,出關就是一馬平川劍指中原,幸虧宋朝一直在北方囤積重兵才頂住了契丹和金的數次進攻。不過趙匡胤造反起家,信不過武將,重文輕武錯失多次良機,招致失敗。

自始至終燕雲十六州都是宋朝的心病,拱手相送的是石敬瑭,宋朝開國並不容易,遼政權是個中央政權,並不屬於遊牧民族,並且建國比宋朝早,實力比較強悍。宋初,趙匡胤以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統一了南方與中原,可在準備北伐時候死了,趙光義接受一頓騷操作連吃敗仗。遼和西夏遠不是漢唐時期沒有中央政權的遊牧民族,不能視為一樣的實力。而且隋建國時期就有燕雲十六州,隋恭帝讓位李淵時候,唐朝也有燕雲十六州,秦漢時期,馬沒有馬鐙,騎兵並沒有多麼厲害,所以當時遊牧民族幹架還是和中原幹架沒有絕對的壓倒性。

雍熙北伐,曹彬和趙光義責任都很大。東路軍主要起牽制遼國主力作用的,計畫上是讓東路佯攻,西路繞路遼軍後方,中路側翼襲擾,三路大軍合兵一處於遼國主力決戰。但前期西路軍進展神速,連克數州,中路軍也打了幾個勝仗,唯獨與遼國主力對峙的東路軍毫無建樹(本來計畫中東路就是起的牽制作用的),這時東路軍出現了輕敵和急於立功的心態,曹彬此時帶了15日糧草便主動出擊想一舉打垮耶律休哥部,但被遊擊戰騷擾下後續糧草不濟被迫撤兵。

其實此時如果沒有趙光義微操,等待中路軍匯合再行決戰還是有一定勝算的,最差結果也能保住10多萬精銳,西路打下的幾個州也能保住。偏偏車神來了手微操直接導致東路軍全軍覆沒,戰場形勢瞬間逆轉,深入敵鏡的西路軍此時處境萬分危急,本來西路軍可以安穩撤退的,但撤退時趙二下令遷走幾州百姓,結果大軍一路拖拖拉拉被趕來的遼國主力追上,加上將領間內部衝突與人數劣勢,西路軍整建制潰敗,至此雍熙北伐以宋軍全面潰敗收尾。

西路大軍都在山后,可以說與東路大軍互相之間就是獨立作戰,而耶律斜軫依靠幽西數州的堅城,完全可以阻擋宋軍一個月(參攷耶律休哥劣勢兵馬阻擋曹彬20多天)以上。依趙匡義的計畫,東路曹彬軍只作佯攻,其行軍必定緩慢,西路軍相反必定進軍迅速,那麼遼軍則可派出少量兵馬和耶律休哥合兵阻滯曹彬,而以主力騎兵向西快速機動與耶律斜軫合併對宋軍中路和西路實施優勢打擊。說到底還是這個戰畧計畫容錯率太低,需要的理想條件太多,就算曹彬緩進,西路和中路宋軍還是會給遼軍機會。

戰畧上,這三路會師幽州根本就不現實,只要有一路出問題,計畫就泡湯,實際結果也是東路軍被擊潰,中路軍不得不回撤補防。高級將領雙方配寘都差不多,曹彬和耶律休哥都是雙方總司令,都是親自率軍進攻和防守幽州涿州一線。但問題來了,這次兩國的戰略大決戰,宋太宗居然沒親征督戰,曹彬東路軍中崔彥進,米信,杜彥桂,李繼隆,範廷召這些人,曹彬根本約束,也不想約束這些人,吵著要再次進攻涿州的是這些人,攻下後一看要被蕭太后投入的遼軍預備隊合圍,主張立即撤退的也是這幫人。

遼軍那邊耶律休哥就沒有這樣的問題,除了耶律休哥資歷實在太老,戰功顯赫,還有有蕭太后督戰啊,遼軍的執行力非常堅決,縱深梯次防禦,襲擊宋軍補給線,轉守為攻全軍出擊都做的非常好。雍熙北伐失敗,還真不是曹彬的鍋,宋軍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居然沒有進行統一指揮,協調部署的總指揮,三路人各打各的,這是註定失敗的結局。

本文標題: 歷史上的雍熙北伐大將雲集,為何還是失敗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869212486460
相关資料
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就被誇讚是神童曹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但是曹操作為一代梟雄人物,他的子女遠不止曹丕曹植這兩個,他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但除開曹丕曹植這兩個兒子之外,曹操還有一個兒子也特別有名,叫做曹沖。據說曹沖其實比曹植還要聰明、還要有才華,曹沖小時候就被眾人誇讚是神童,司馬懿甚至認為曹沖是曹操
標籤: 曹操 三國 三國人物 曹植 曹丕 曹沖稱象
清朝的質子外交是怎麼回事?吳應熊為什麼會被處死?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吳應熊的故事。
標籤: 吳應熊 吳三桂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清朝歷史 歷史
澶淵之盟有哪些利弊?真的是耻辱的條約嗎?
澶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此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那麼澶淵之盟花錢買和平是否耻辱?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就在這種情況下簽訂了。王欽若曾針對澶淵之盟向宋真宗進言:“城下之盟,由
標籤: 澶淵之盟 宋朝 宋朝經濟 中國古代史 宋朝文化 歷史
龐統如此足智多謀,為何會中埋伏而死呢?
龐統是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龐統被封為了副軍師。可以說龐統在如此短暫的一生能有這麼多的閃光點這足以證明他有著過人的謀略和戰術才能,陳壽稱龐統雅好人流,經學
標籤: 龐統 諸葛亮 劉備 三國 歷史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