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相信很多人都不止一次的看過,裡面人物刻畫的十分鮮明,劉備手下五虎上將,曹操手下五子良將,此外還有東吳四大都督以及顏良、文醜等等。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一個個吸引人眼球的武將。但是,無論你看過多少次三國,你可能記得廖化、記得夏侯淵也記得周倉,但是你對這位武將肯定不怎麼熟悉,翻遍三國演義的書本對他的記載也是寥寥。但是,他卻是劉備手下一大名將。
他雖然沒有歇業趙馬黃五虎上將來的出名,但是他也不是周倉、廖化可以比擬的,他一生劉備東征西討,期間立下不少赫赫戰功。他就是陳氏,一個聲名不顯於三國,卻功勳卓著的武將。
漢中爭奪戰,陳式初露面
關於陳式的最早記載是在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之時,當時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基本確立。曹操為了能够在接下來天下爭霸中奪取戰畧的主動之權發動了漢中的戰爭,而劉備在奪取益州後,為了拓展生存,同時也為了能够在接下來的天下霸業中能够和他先祖劉邦一樣出漢中而取關中。囙此,漢中之地是劉備必須要奪取的地方。於是,曹操劉備就此在漢中之地展開了大會戰。
在漢中之戰如火如荼的進行的時候,雙方都不希望再繼續這樣的拉鋸下去,為此各自都開始想方設法依靠偏師取得奇效。曹操派徐晃去馬鳴閣道以防劉備出陰招,而正如曹操料想的劉備真的派出一支偏師企圖從馬鳴閣道偷襲曹軍以尋求突破。而這支偏師的主將就是陳式。突破性的進攻肯定要選擇一個非常信任的人去執行才行,所以說之前不見記載的陳式在劉備心中是很有分量的,最起碼是有能力的,不然劉備也不會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陳式。然而,終究是曹操棋高一著,早已派出大將以逸待勞,最後這次的偷襲陳式縱使失敗了,但是他把傷亡降到了最低。失敗回去的陳式並沒有受到劉備的苛責,反而更加的得到劉備的信任。
東征吳國,陳式再次無功而反
蜀漢立國之後,關羽率軍從荊州北山策應遠在蜀中的劉備,結果雖然關羽一路勢如破竹,但是,東吳卻背叛盟約從背後給了關羽致命一擊,使得關羽遺失荊州,兵敗麥城被殺。劉備面對國仇家恨,盡起蜀國精銳東征東吳。而陳式作為劉備器重的將領自然也是要追隨出征。劉備任命陳式與吳班率領水軍從水路東出,自己則率領陸軍從陸路出發。水陸並進,前期面對劉備的軍隊,東吳只能儘量避免決戰,雙方胶著不下。
最後,劉備在夷陵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隻身逃跑,而陳式帶領的水軍沒了陸軍的策應也只得無奈領軍退往蜀中,在這次戰爭中劉備陸軍精銳盡失,唯獨以陳式為首的水軍部隊得以保全,間接也說明了陳式領兵也確實有一套。
諸葛亮北伐,陳式盡顯大將能力
劉備死去後,蜀國的重擔就落在了諸葛亮的肩上,隨著夷陵之戰的失敗,蜀軍精銳盡失。軍中能用將領也變得十分的少。陳式在臨危之際挑起大樑。諸葛亮為了光復漢室發動北伐戰爭。陳式被任命為先鋒,為蜀軍北上掃清障礙。
諸葛亮把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陳式,從中也可以看出其對陳式能力的認可。陳式也果然沒有辜負諸葛亮的期望。在他帶領下的蜀軍迅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以一己之力連續攻克魏國的武都和陰平兩個郡。為蜀軍北伐掃清了障礙。魏國名將郭淮為了挽回敗局企圖領兵擊敗陳式,奪回遺失的兩郡以斷絕諸葛亮北上通道,奈何陳式也不是吃素的,他成功的拖住了這位魏國的名將,為諸葛亮北上爭取的寶貴時間。
最後郭淮無奈退走。雖然,諸葛亮的北伐最後以失敗告終了,但是陳式在此處北伐中的表現可謂精彩。這也是歷史上以及三國演義裏關於他最後的記載。
翻遍三國歷史有關的書籍,關於陳式的記載也只到諸葛亮的這次北伐,也沒有記載到陳式在這次北伐中戰死的消息。這樣一個精彩絕倫的名將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消失在了歷史的記載中,我們甚至連他出生何時,何時死亡都不瞭解。他就這樣被遺忘在了歷史裡面。如果不是三國志中有存在著他隻言片語以及劉備與諸葛亮對他的信任,可能我們就把這樣一個精彩的大將當做路人甲一樣忽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