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曾對前線戰事瞎指揮了三次,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安祿山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玄宗還不相信,但是邊關的警報不斷傳來,不由得他不信了。叛軍未平,陣前殺將,玄宗糊塗,犯了兵家大忌。不僅如此,唐朝皇帝後來還對前線戰事瞎指揮了三次,錯失了大好機會,導致安史叛軍直到八年後才被消滅。

對唐玄宗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唐玄宗即位之初,任用賢相,勵精圖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一片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史稱“開元盛世”。後來唐玄宗貪圖享樂,揮霍浪費,聽不進勸諫,先後任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不學無術的貴妃堂兄楊國忠為相,還任用宦官擔任監軍。更危險的是寵信胡人安祿山,任命他為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全國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手中有權野心就膨脹,安祿山就是這樣。他手握重兵,就不滿足於當節度使了,於西元755年十一月在範陽起兵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

安祿山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玄宗還不相信,但是邊關的警報不斷傳來,不由得他不信了。唐玄宗急忙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同時兼任範陽、平盧節度使,守衛洛陽;又任命他的六兒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叛軍。由於徵兵不力,唐軍戰敗,十二月十二日安祿山攻破洛陽,東都失守。無奈封長清、高仙芝退守潼關。可是唐玄宗聽信了宦官監軍邊令誠的讒言,也不調查就殺了封長清和高仙芝兩位大將。叛軍未平,陣前殺將,玄宗糊塗,犯了兵家大忌。不僅如此,唐朝皇帝後來還對前線戰事瞎指揮了三次,錯失了大好機會,導致安史叛軍直到八年後才被消滅。

第一次瞎指揮

唐玄宗又任命老將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駐守潼關。哥舒翰是年事已高,又有病在身,無奈國難當頭,只得拖著病體,勉强為國效力。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哥舒翰分析敵我兩方的力量,覺得應該堅守潼關。於是就加固工事,城外挖深溝,城牆高壘,不主動出擊。安祿山派兒子安慶緒多次進攻潼關,都被哥舒翰帶兵打退了。

唐玄宗錯誤地分析敵我形勢,樂觀地認為叛軍成不了什麼氣候,又聽信奸人讒言,派哥舒翰率兵出關與叛軍決戰。結果二十萬唐軍中了埋伏,只剩下八千,哥舒翰也被擒,送到敵營,潼關失守。長安的門戶被打開,關內無險可守,叛軍進攻長安。無奈唐玄宗率親眷及大臣們逃往成都,途中還發生了著名的馬嵬驛兵變,嘩變的阿兵哥怒殺了誤國誤民的奸相楊國忠,又逼玄宗縊死了楊貴妃。

可以說,叛軍之所以能那麼快攻克西都長安,全因唐玄宗的瞎指揮,導致潼關失守,自己也被迫西逃,還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妃子。

第二次瞎指揮

馬嵬驛兵變後,玄宗任命太子李亨為兵馬大元帥,招攬人馬討伐叛軍,自己則逃到了成都。西元756年7月12日,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稱帝,就是唐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此時長安已經被叛軍攻下。唐肅宗聽軍師李泌的建議,暫緩收復長安,先派智勇雙全的郭子儀、李光弼分兩路進攻叛軍的老窩河北範陽,讓叛軍進退兩難,再伺機消滅。西元757年春,安祿山被其兒子安慶緒所殺,這本是消滅叛軍的良好機會。但是唐肅宗急於收復長安和洛陽,所以沒有聽從李泌的建議,放弃了已經攻下的河北城鎮,把郭子儀的人馬從河東調回,攻打長安,結果打了個敗仗。後來郭子儀借助回紇兵力才收復長安,緊接著又收復了洛陽。

雖然收復了兩都,但是唐肅宗的這次瞎指揮,使唐軍失去了消滅叛軍的最佳時機,導致戰線拉長,直到肅宗駕崩也沒消滅叛軍。

第三次瞎指揮

收復長安和洛陽後,叛軍頭子安慶緒逃到河北,史思明也被迫投降。但是當唐軍攻打鄴城的時候,史思明又反叛唐朝,從範陽帶兵救援安慶緒。不久,史思明又殺了安慶緒,自立為大燕皇帝,整頓人馬,進攻洛陽。李光弼被任命為朔方節度使,與史思明在洛陽城外擺開陣勢互相攻擊。李光弼是比特久經沙場的老將,屢次用計打退史思明的進攻。雙方僵持了兩年,西元761年二月,唐肅宗聽信宦官魚朝恩的話,命李光弼攻打洛陽。李光弼認為,現在叛軍還很强大,還不到攻打洛陽的時候。但是唐肅宗不聽,接二連三地派宦官來催促他。李光弼無奈,只得冒險進攻,結果在洛陽城北邙山打了個敗仗,洛陽又淪陷到叛軍手中。

雖然西元763年二月十七,唐朝終於打敗了叛軍,但是由於肅宗的第二次瞎指揮,導致唐軍打敗叛軍的時間大大延長了。如果肅宗不讓李光弼在叛軍還很强大時出戰,唐軍就不會損兵折將,吃了敗仗,影響士氣,還影響收復行程。

總結

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並不是唐朝無將可用,恰恰相反,唐朝能帶兵打仗的武將眾多。如果皇帝不干預,平叛根本用不了那麼長時間。而皇帝的三次瞎指揮,導致叛亂形勢更加嚴峻,波及範圍更廣,造成的損失更大。戰場上形勢只有主帥最清楚,皇帝大都不是行武出身,身在大後方,對戰場形勢、敵我情况的瞭解肯定不如將帥瞭解得全面具體,所要做的就是充分信任將帥,君臣一心,抓住有利戰機,才可能取勝;而不是瞎指揮,貿然輕進,失敗了又把責任推給將帥。歸根究底,還是皇帝對將帥的猜疑、不信任造成的。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唐太宗用大將李靖滅東突厥時,就給了他足够大的權力,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才能成事。所以不論何時,只有上下一心,精誠團結,勁往一處使,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本文標題: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曾對前線戰事瞎指揮了三次,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863237924343
相关資料
被送入金營的宋朝公主,最後含恨而終
灌醉女兒送入金營當時金朝二皇子完顏宗望在宋欽宗獻出的第一批女眷中得知宋徽宗的女兒趙福金長相非常漂亮,便動了色心,打起了趙福金的主意。於是他向宋朝提出要求,如果宋徽宗想要贖回城池,就必須交出他的妻子女兒,而這女兒裡面指名就要趙福金。
標籤: 宋朝 宋徽宗 靖康之耻 宋朝經濟 中國古代史 蔡京
劉備為啥說是中山靖王的後代,而不說是劉邦呢?
按照劇中劉備所說,他當真是中山靖王的後裔咯。不過按理說,這中山王也是劉邦的後裔啊,那麼劉備為何要繞個彎說自己是這中山靖王的後代,而不直截了當地說自己就是劉邦的後代呢?劉備稱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與這個宗法制傳承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標籤: 劉備 劉邦 靖王 漢朝 歷史 劉勝
劉伯溫臨終前送朱元璋一筐魚,背後真相是什麼?
劉伯溫可以說是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的最大功臣。謹慎的劉伯溫選擇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他藉故家中有事,提前告退,雖然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不過朱元璋也沒有强行把他留下來。而劉伯溫即便在臨死之時,依然想著為朱元璋出謀劃策,這份忠心,令人歎息。
標籤: 朱元璋 明朝 馬皇后
司馬徽為什麼預言劉備沒法統一三國呢?
在赤壁之戰爆發之前,他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使出一系列連環計,給曹操的軍隊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他的意外去世也使得劉備的軍隊實力大大减弱。不過幸運的是,劉備後來又遇見了法正和劉巴兩位人才。而且根據史料記載,曹魏方無論是在文學大臣方面,還是在武打軍隊
標籤: 劉備 三國 三國人物 司馬徽 歷史 龐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