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除了很多昏君,如齊閔王和魏惠王,但要說最能作的還是楚懷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戰國
楚肅王當政時期,對內休養生息國泰民安,對外開疆擴土不斷擴大版圖,到楚威王時,楚國已經成為了東方第一大國。楚國上下臣民同心同力經過六十多年的奮鬥,已是國富兵強。“地方五千裏,帶甲百萬眾”這是史書裏對楚國的描述,雖說史官有時候為了渲染效果會用一些誇張的修辭,但是就算砍個對半,也能看出來但是楚國的軍事力量確實非常强大。
楚懷王熊槐從父親手裡接過來了如此大的基業,早期雄心壯志勵精圖治,任用各國卓越人才,楚國是空前的强大。而楚國的强大也是大家公認的,屈原後來無數次的追憶在懷王初期,楚國强大的樣子,自己曾經意氣風發,和懷王君臣同心,把楚國建設成了最强大的國家。但是好景不長,秦國此時開展了一系列軍事活動,吞併了巴蜀。在秦國吞併巴蜀期間,楚國是完全有能力出兵干預的,但是楚國並沒有加以封锁,最後讓秦國掌握了整個巴蜀,牢牢控制住長江上游,扼住了楚國的咽喉。
屈原澤畔行吟圖
想想當年,遠在東方的齊國為什麼插手三晋戰事,就是為了避免一家獨大,出現一個超級大國,所以要把這些威脅扼殺在繈褓中,這樣才能讓中原各國保持均勢。而現在,秦楚兩國土地接壤,雙方都是強國,勢必會為領土擴張問題大打出手,而秦國佔據長江上游的地理優勢,順江而下是非常的方便,這是楚懷王犯下的一個錯誤。
此時的楚懷王開始拉攏關東其他五個國家,想要組成聯盟,把秦國封鎖在關東。在當時楚國的强大影響力下,聯盟建成,是為合縱。為了封锁秦國向東的擴張,楚王率領六國攻秦。歷史上多數的聯軍基本上都是聲勢浩大,各自卻心懷鬼胎。表面上大家都是同仇敵愾,實際上上了戰場,大家都不願意當排頭兵,一來二去這聯盟也就散了。但是這也並沒有給楚國造成多麼大的影響。楚國和東方其他五國依然親密無間,合作得很愉快。
六國聯軍
秦國感到很擔憂,於是派出了張儀去楚國當說客。縱橫家不僅擅長謀略,而且對於人性這個東西更是研究得很透徹。張儀對楚王說,只要和齊國斷交,那麼秦國商於之地就會獻給楚國。也不瞭解是懷王容易相信人,還是張儀嘴巴太會說,楚懷王開始陷入了沉思。懷王腦海中閃過無數畫面,最終得出結論,楚國在東面與齊國正面競爭其實並不大,若是真正斷交似乎也沒什麼影響,况且秦王此番來送土地,誠意滿滿,我楚懷王卻之不恭。
大臣陳軫勸說道,我們要是和齊國斷交了,秦國又不給我們土地,那該如何是好?又沒簽合同也沒蓋章,單憑張儀這口裡幾句話,我們就跟齊國斷交,那後果可是不堪設想。實際上陳軫是鬼穀子最喜愛的徒弟,張儀這個老狐狸在他面前自然是原形畢露。秦楚兩國在中原諸國看來都是蠻夷,對他們來講毫無誠信可言,就這,楚國本身都是個失信國家,但居然這次就信了秦國,這是楚懷王犯下的又一個錯誤。
張儀
懷王非常果斷地與齊國斷交,躊躇滿志地派人接收六百裏土地。結局還是令人放心,張儀說,他明明說的六裏地,啥六百裏,是不是聽不懂我們秦國的方言。人們都說秦國失言,不過楚王先於齊國斷交,也是不守信的人,和張儀一路貨色,只不過人家不守信是賺了,而懷王不守信是虧了。
這樣的結局對於楚王來說是奇耻大辱,這口氣咽不下去,於是發兵攻秦。結果丹陽敗,藍田敗,最後召陵敗,丹江地區的土地丟了,大軍數量也銳減,楚國一步一步走上了下坡路。這場戰役最大的痛並不是丟了國土亡了將士,而是屈氏的封地被秦國佔領了,從此屈氏一族一蹶不振。在朝堂之上缺少了家族的悲劇,屈原也是人微言輕,自己的改革計畫也無法實施,為了避免被害也選擇了遠離廟堂。內憂外患常常是結伴而來,這邊楚國內部環境惡化,那邊秦國又來拱火了。
楚懷王和鄭袖
平常人的話,好歹得換個人去楚國吧,但是張儀就是藝高人膽大,這次遊說楚王的還是他。當然楚懷王見了張儀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當時就準備殺了他,不過張儀提前買通了楚國大臣,旁敲側擊楚王的愛妃。說秦國後邊打算用美女換回張儀,到時候楚懷王有了新歡就得冷落您了。所以這個楚王的愛妃就在懷王耳邊吹風,最終說服了楚懷王放了張儀。張儀也並沒有見好就收,順勢遊說懷王,說秦楚兩國願意永遠交好,咱們互換太子當人質,到時候共同富裕。懷王心想現在是打也打不過秦國,說也說不過秦國,乾脆結盟得了,如此一來楚懷王徹底背叛了東方六國的聯盟。
在秦國身上失去的東西,楚國一定要從其他國家身上搶回來。於是趁著越國內亂吞併了越國,版圖直接與齊國接壤,這一來楚國便是打破了大家心中認為的均勢,於是齊國拉上韓魏組成聯軍,三國聯軍大破楚軍,佔領了楚國大量的土地。戰敗之後楚國內部也爆發了起義,一時間把楚國弄得四分五裂。
齊韓魏聯軍
楚國太子在秦國做人質似乎感到了一絲不安,於是殺了人偷偷跑回楚國,這下惹惱了秦國,點起大軍進攻楚國。秦國給你懷王兩條路,一是打,二是談,楚懷王打仗又打不過,嘴巴又不會說,只能和秦國談判一下維持穩定,於是在武關和秦國會面,協商下解决問題的辦法。當然懷王認為就算談不成你秦國也不能把我怎麼樣吧?先去看看,再見機行事,結果沒想到秦國也是厚顏無恥,直接扣了懷王要脅楚國。楚國傳承八百年,骨子還是有點硬的,割地賠款對於懷王來說是永遠不可能的,懷王咬緊牙關直到死都沒有鬆口。
楚懷王
楚懷王客死他鄉,秦人將他的遺體運回楚國,楚國百姓見到後無不悲痛,如同自己失去親人一樣。楚懷王一生,自捕手楚國後也是想要勵精圖治做大做强,但是最終搞得四分五裂,有他本人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不管怎麼樣說,但看懷王在秦國臨死不屈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這也在楚國人們心裡種下了復仇的種子,以至於有了後來那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