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沒落真的都是慈禧太后的責任嗎?

清文宗咸豐帝駕崩之後,慈安太后曾經把咸豐帝的朱諭出示給慈禧太后。慈安太后這樣做的目的,大概是要向慈禧太后警示:我這裡可有先皇的遺旨,你可要小心著點!慈禧太后的割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權力的諂媚和錶忠。看到慈禧太后的變化,慈安太后追悔莫及。傳聞出來之後,沒有過幾天,就說是慈安太后死了,而慈禧太后的病也痊癒了。

慈禧太后作為歷史人物,她的評估一直不好,其實慈禧太后的功罪自有論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評說慈禧太后的目的,不是為了謾駡,不是為了洩憤,不是為了引發不必要的仇恨,不是為了聳動普通人的耳目……

歷史已經成為陳跡,一切都已經過去。

不論您對清廷懷了怎樣複雜的情感,清朝的歷史,它都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人可以否定,沒有人可以抹殺。既然清史是國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我們還是要平心靜氣地去細讀、去明習、去深究。

如果,我們對於清朝的歷史、甚是是中國的一切歷史,都不能認真學習和研究,不能嚴肅嚴謹對待,不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不能鑒古而察今,不能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規劃和展望未來,那麼,歷史循環論可能就成為歷史的真實。

很多人一看到慈禧太后這幾個字,不看相關內容,便開始謾駡、詛咒……想想都有些可笑。

反過來假設,要不是因為滿清出了一個慈禧太后,按照一些人的結論,滿清大概就不會傾覆滅亡。如果滿清沒有傾覆滅亡,很多人不是還要活在所謂“萬惡的封建社會”裏?很多人的生活,還不是要繼續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對於民族優先論者,很多人還不是要處在异族的統治之下?對於大家而言,還不是要在帝制的陰影裏繼續掙扎?

可惜,歷史是不容假設的!

因為以前寫相關話題時,碰到一些反應激烈的人,今天,要繼續寫同類的話題,所以,先講講道理!有人可能聽不懂,且隨他們去,我只盡心即可。

關於慈禧太后奪權一事,記得最早在電影裏看過。那時候,也沒有在意,以為是為了劇情、以為是為了刻意醜化其人,才刻意製造出來的情節。

後來,讀清人筆記,發現,關於慈禧太后奪權一事,清人的筆記中也有記述。

那麼,今天就在這裡跟大家說一說相關情况。

本文出自清代梁溪坐觀老人的筆記《清代野記》卷上《文宗密諭》一節。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春,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並進逼京城。咸豐帝以“木蘭秋獮”為名,自圓明園倉皇逃往熱河(今河北承德市)。

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清文宗在熱河行宮病重,七月十七日清晨,病逝,享年31歲。

病逝之前,咸豐帝對朝廷的事情,已經做了安排:遺命怡親王愛新覺羅·載垣、鄭親王愛新覺羅·端華、愛新覺羅·肅順、富察·景壽、托和絡·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盡心輔弼現皇太子——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贊襄一切政務。由此,也就有了所謂的“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

據說,朝廷大事之外,咸豐帝還對後宮的事宜也做了處置。

病重臨終之前,咸豐帝密授給慈安太后(鈕祜祿氏)一份朱諭。

所謂朱諭,按照清廷制度,凡有异常重大處分,於內外奏章或特降聖旨,由皇帝以朱筆批示、書寫,以示鄭重,稱朱批諭旨,簡稱朱諭。

咸豐帝給慈安太后的朱諭之中,明確寫道:

如果有人憑藉著自己的兒子是皇帝,就驕縱放肆,違制越度,有不法的行為,你可以按照祖宗的家法,對其進行處置。

當然,咸豐帝非常明白,皇后(慈安)雖然是六宮之首,但是,皇后沒有育成皇子,一旦自己駕崩,新皇帝的母親懿貴妃(慈禧)肯定會在地位上威脅到皇后;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權力的通性。

另外,皇太子年幼,咸豐帝認為自己駕崩之後,朝廷外面雖已安排了顧命大臣,但是,宮廷內部卻有些複雜:

一邊是年幼的新皇帝,一邊是內宮權力之首的皇太后(自己的皇后),一邊是地位低於皇太后的新皇帝生身之母(自己的懿貴妃)。

基於對慈安的信任、對慈禧的嫌猜,咸豐帝以正式檔案——朱諭的管道,在其去世前,對後宮做了萬全的安排。

雖然,清文宗咸豐只活了31歲,但是,從他對後事的安排、從他對死後朝廷和後宮的佈局看,他在政治上的歷練還是可圈可點的。

計畫安排是一回事,執行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清文宗咸豐帝駕崩之後,慈安太后曾經把咸豐帝的朱諭出示給慈禧太后。

慈安太后這樣做的目的,大概是要向慈禧太后警示:我這裡可有先皇的遺旨,你可要小心著點!

對於慈安太后手中握著的這道先皇遺旨,慈禧太后心中還是很害怕的,她也感到了危險和恐懼。因為這,在慈安太后面前,慈禧太后總是揣摩她的心思,想辦法曲意逢迎她。

慈禧太后對慈安太后的照顧與順承,幾乎到了無微不至的程度,她這樣做,也不是只在一朝一夕之間,而是持續了很多年。

這樣看來:

一則,慈禧太后很有心機,很會琢磨人的心思;

二則,在處於相對弱勢時,慈禧太后對權力有危懼,對制度有遵從;

三則,慈禧太后有耐心,可以在相對弱勢時,耐心行事、耐心等待。

就是因為慈禧太后種種順從的表現、種種未曾逾越的舉動,而且,還有長時間的不露痕迹,這一切,都讓慈安太后大大放心、大大安心。

後來,慈安太后大約有了結論,她以為:慈禧太后是沒有什麼非分之心的。話說,有一次,慈安太后生了一點小病,幾天都沒有好起來。太醫診斷之後,進呈的藥方,慈安太后吃了之後也不怎麼見效。因為是小病,慈安太后後來也就不服藥了,誰知,她的病竟然就好起來了。

這個時候,慈安太后忽然發現,慈禧太后的左臂上纏著紗布,她很是驚異,問慈禧太后是怎麼回事。

慈禧太后回答說:“前天的參湯,是用我左臂上的一片肉與人參一起煎熬而成的,我也是看太后生病,心中著急,聊盡心意罷了!”那時候的人,也是奇怪。

如果是在今天,有人說,自己割了身上的一片肉給別人燉了藥湯喝,我想,喝了藥湯的人,得知此事後,大多數情况下,他不嘔吐半天才怪呢!

中國歷史中,關於割肉療疾的記載太多,大多都是為了宣揚孝道。須知,孝道是需要提倡的,但是,愚昧無知的割肉是需要批判和杜絕的。孝道中的割肉,是出於親情。慈禧太后的割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權力的諂媚和錶忠。很多人都在笑話慈禧太后,可是,他們卻從來不笑話自己對權力吮癰舐痔的醜惡嘴臉、卑鄙行徑。

慈安太后聽說慈禧太后為自己的小病而割臂和藥之後,很是感動,也非常傷懷,她哭著對慈禧太后說:

“我真的沒有想到,你竟然是這麼好的人。我不知道,先皇為什麼還要懷疑你、防範你呢?”

慈安太后這一感動,她馬上命人取來咸豐帝臨終前遺留的朱諭,當著慈禧太后的面,讓人燒掉了。

慈安太后焚燒咸豐帝朱諭的想法,大概也就是要表示:

既然你對我真心,那麼,我也要對你誠意!

不想,朱諭焚燒之後,情勢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自此以後,慈禧太后逐漸變了另外一個人:她開始行為放肆,她開始語言不遜,她開始事事專權;遇到重大事項,慈禧太后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必須和慈安太后商量一番,而是她自己一個人就做了决定。

看到慈禧太后的變化,慈安太后追悔莫及。可是,再後悔,又有什麼用呢?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筆記作者誤作光緒二年)春夏之間,京城之中忽然盛傳,說是慈禧太后生了大病。

傳聞出來之後,沒有過幾天,就說是慈安太后死了,而慈禧太后的病也痊癒了。之後,就有人傳言,道是慈安生病之後,慈禧太后命令太醫院用不對症的藥方治療慈安太后,最後,把慈安太后給治死了。慈安太后的喪葬儀式也非常簡單草率。二十七天之後,一律除去孝服。

慈安太后死後,慈禧太后竟然沒有服喪守孝。另外,大臣進入內廷面聖奏事者,也穿著常服。

筆記作者驚歎,說是:國母之喪,這樣辦理,是自古以來少見的事情。

這個時候,筆記作者正在京師,他在光侍禦(不詳)家中做主事,所以,這些情况他都知道。從咸豐帝西元1861年死,到慈安太后西元1881年亡,首尾共計21年,其間,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共處了21年。這21年之中,兩宮皇太后之間,是如何地合作與鬥爭,是如何地支撐滿清的江山社稷,都不是簡單的一兩件小事就可以講清楚、說明白的。

21年,不是個短時間。就年齡來說,慈安太后還比慈禧太后小了兩歲。如果說,慈禧太后是個狠角色,那麼,慈安太后也絕對不是平庸之輩。

本文標題: 清朝的沒落真的都是慈禧太后的責任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829081724217
相关資料
早期一副明君樣子的咸豐,為何後來變得昏庸了呢?
在當時,人們均認為他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第二個“雍正皇帝”了。但其實在史料中記載的咸豐皇帝的後宮人員,其實和其他皇帝相比,已經十分“潔身自好”、人員稀少了。而作為31歲就去世的咸豐皇帝,他的後宮,必然不能僅僅只是這麼星星點點。
標籤: 咸豐 歷史 圓明園 道光皇帝 清朝歷史
渭水之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李世民認為這是他一生的耻辱?
渭水之盟是在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與入侵的東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的結盟,這對於李世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耻辱,為什麼這麼說?向來都是戰無不勝的李世民,之所以這次會遭遇這樣的奇耻大辱,原因其實十分複雜。八月初九,李世民正式登基。李世民指責頡
標籤: 李世民 突厥 頡利可汗 長安城 李淵 渭水之盟
景泰帝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為何死後僅以親王禮下葬?
朱祁鈺,明朝第七位皇帝,年號景泰,史稱景泰帝、明景帝,在位時間僅七年。明英宗復辟後沒過多久,景泰帝就離奇去世,死因不明。景泰帝的失敗,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其後繼無人。而景泰帝本人,並無直系後裔。所以,後來朱祁鎮廢除了景泰帝的帝號,改封為郕戾王,
標籤: 明朝 明景帝 正統皇帝 歷史 宣德 明朝歷史
直到秦朝滅亡商鞅一直以叛臣的身份存在,為何沒人為他平反?
然而最終,商鞅卻被其他國家拒絕入境,根本無法逃走。在商鞅死後,後世的秦國國君,雖然延續了他的改革政策,但是卻無人給他平反昭雪。這樣一比特給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大功臣,直到秦朝滅亡,都是以一個叛臣的身份存在。但是,既然商鞅背鍋俠的身份,已經被
標籤: 商鞅 秦孝公 秦惠文王 商鞅南門立木 秦國歷代國君 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