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七歲時寫下的一首詩,卻成了經典的名句

便是北宋政治家、詩人寇准七歲時寫下的一首詩。從修辭手法來看,寇准這首詩主要是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但是寇准能在七歲時寫出《咏華山》,還是令人欽佩的。縱觀寇准的這首詩,很顯然妙在氣勢非凡,以及蘊含的內涵上。總的來說,寇准七歲時寫下一詩,短短二十字,卻成人人會背的千古名篇。

唐宋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所誕生的詩人和作品均數不勝數。如黃庭堅七歲時,似乎就瞭解到了成人的名利糾葛,寫出了“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算盡不如君”。再如白居易十六歲時,就寫出了包含哲理的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便是北宋政治家、詩人寇准七歲時寫下的一首詩。相傳在寇准七歲那年,寇准父親帶他攀登華山,當登到華山高處極目遠眺之時,寇准見八百里秦川盡收眼底,便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詩。儘管《咏華山》只有短短二十字,但是它卻是詠物詩中的一首典範,歷來為人所稱道,如今更是成為了人人會背的千古名篇。

在古代,優秀的詠物詩要做到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點,也就是所謂的形神兼備。寇准的這首《咏華山》,便符合這一特徵。即以淺顯的語言,寥寥數語就將華山的雄偉峭拔、氣象萬千,表達得淋漓盡致、曲盡其妙。另外,詠物詩多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這首詩或許也蘊藏著少年寇准敢於華山比高的內心追求。

《咏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首先,詩的前兩句“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即登上華山之巔,便只有藍天在上,四周再也沒有山峰可與它平齊。從它的意思來看,與杜甫《望嶽》中的“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皆是為了描繪山峰的雄偉磅礴,流露出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所不同的,不過是杜甫描繪泰山,寇准描繪華山罷了。

然後,詩的後兩句“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即站在華山之巔,抬頭看到的是近在咫尺的紅色太陽,回頭看到的則是低浮的白雲。雖然這裡寇准沒有以一個“高”字去體現華山的高聳入雲,但是通過紅日和白雲,我們顯然能够直觀地感受到華山的高聳入雲,以及從華山接連天地的形象中,感受其頂天立地的不凡氣勢。

從修辭手法來看,寇准這首詩主要是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即不去直面描繪華山的雄偉峭拔、氣象萬千,而是借助於藍天、紅日和白雲,從側面烘托出了華山的雄偉峭拔、氣象萬千。另外,從視覺效果來看,寇准這首詩自然流暢,色彩明麗。先寫抬頭仰望,再寫回首俯瞰,以及“紅”日和“白”雲等色彩用語,營造出了一幅瑰麗的壯闊畫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登山並不是一件多麼稀奇的事,絕大多數人也都有登山的經驗。我們可以試著回想一下,曾經在山巔看日出或日落時的情形,是不是就如同寇准這首詩所描繪的那樣呢?當然,如今少了創作詩歌的環境氛圍,我們更多的是欣賞祖國的壯麗山河,而不是考慮寫那麼一首詩。但是寇准能在七歲時寫出《咏華山》,還是令人欽佩的。

縱觀寇准的這首詩,很顯然妙在氣勢非凡,以及蘊含的內涵上。當詩人站在華山之巔,群山白雲都在脚下,抬頭紅日近在咫尺的時候,勢必會產生一種對人生前途的積極追求的心理。總的來說,寇准七歲時寫下一詩,短短二十字,卻成人人會背的千古名篇。

翻開那些流傳千年的書籍,涓涓流淌在書本上的詩詞依舊散發魅力,它可以向你展示熱鬧的街景,它可以向你傾訴青澀的戀情,這些文學藝術即使經歷歷史的風霜,也依舊能和我們可以進行跨越千年的對話。

資料標籤: 讀書 詠華山 詩歌 寇准
本文標題: 寇准七歲時寫下的一首詩,卻成了經典的名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826357238945
相关資料
寇准為何能被稱為十大忠臣之一呢?
由此可見宋太宗是極為信任寇准的,即便是自己去世,也要表明對這位臣子的依賴之情,也難怪寇准會被稱為十大忠臣之一。
標籤: 中國古代史 宋朝 歷史 宋真宗 趙恒 寇凖
公孫淵建立的燕國是三國時代的第四國,為何知名度那麼低?
不過,要說公孫家是三國時代的‘第四國’,那確實是有點抬舉公孫家了。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公孫淵先是和孫權積極聯系,打算向孫權稱臣,和吳國南北夾擊魏國。於是接下來,公孫淵自立為燕王,同時再次聯系吳國,向吳國稱臣,希望能夠得到外援。公孫淵以為,他的
標籤: 公孫淵 公孫度 董卓 曹操 三國 歷史
澶淵之盟有哪些利弊?為何一直充滿爭議?
歷史上對北宋與遼國簽訂的《澶淵之盟》一直充滿爭議。澶淵之盟蕭太后只看到了遼軍的危局,忽視了自己這邊的優勢,不甘心沒有功勞的她,選擇了議和。但北宋先天不足,領土內沒有養馬地,軍資儲備有所缺陷。《澶淵之盟》其中有一條是關於賠款的:宋國每年賠款遼
標籤: 澶淵之盟 宋真宗 宋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遼朝
傳說連閻羅王都不敢收寇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如果地下真的有閻羅王,幾比特歷史人物早已身死,不知是否和閻羅王爭位置,已經爭上了好幾千年,也不知道真正意義上的閻羅王是什麼滋味?
標籤: 歷史 宋朝 包拯 韓擒虎 寇准 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