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與李斯同為荀子的學生,為何會成為法家代表人物?

韓非子和李斯作為荀子的學生,自然在一定程度受到了老師荀子這種禮法並舉的思想的影響。於是乎,韓非子和荀子完全拋弃了荀子的禮制,在各國推銷實用的法治。最後,韓非子和李斯華麗轉身,用實踐向世人證明他們自己是法家代表。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兩個學生李斯和韓非子卻成為了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為什麼會這樣?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百家齊鳴。縱觀歷史,我們發現其中儒家和法家思想對我國古代的思想影響最大。儒家與法家涇渭分明,儒家強調仁政,而法家強調法治,兩者看起來水火不容,針鋒相對。

然而,翻閱歷史,我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戰國末年,法家思想的大佬李斯和韓非子竟然都是儒家思想代表荀子的學生。那麼,就奇怪了:為何師從儒家大佬荀子的韓非子和李斯,沒有成為儒家大佬,反而最後卻成了法家大佬呢?

這一切的根源要從韓非子的老師荀子說起,荀子是先秦時期儒家思想最後的代表人物。現實的殘酷,曾經給孔子和孟子等一些人好好地上了一課。儒家的思想到了荀子的時候,發生了“變異”,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荀子“性惡”論的提出。儒家的孟子等人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囙此他們天真的認為主要用仁政,就可以感化世人,建立一個完美的世界。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事實證明人性是靠不住的,不符合現實。於是乎,荀子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

為此,荀子“離經叛道”,提出了禮法並舉、王霸統一,禮高於法,禮為法之大本的思想。也就是說他老人家認為禮和法可以相互為用,只講法治,不講禮治,百姓只是畏懼刑罰。以禮義為本,則法治就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了。荀子的此觀點的提出,開創了儒法合流的先河。

韓非子和李斯作為荀子的學生,自然在一定程度受到了老師荀子這種禮法並舉的思想的影響。但是荀子還只是一個理論家,而韓非子和李斯二人可是要出仕做官的,在戰國的那個亂世,七國的國君們要的是法治,要的是像商鞅一樣,能够讓秦國富强的人,而荀子的禮法並舉,是個雞肋。於是乎,韓非子和荀子完全拋弃了荀子的禮制,在各國推銷實用的法治。最後,韓非子和李斯華麗轉身,用實踐向世人證明他們自己是法家代表。

實際上,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的思想從孔子的“仁”到孟子的”義“,再到荀子的”禮“,是越來越重視現實的功用以及可操作性,看起來與法家的思想越來越接近。而荀子的韓非子和李斯在老師荀子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成了法家集大成者。

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更加雞賊,他們採用“外儒內法,儒法並用”的思想來治理國家。笑裡藏刀,誰不老實,就打到服為止。

本文標題: 韓非子與李斯同為荀子的學生,為何會成為法家代表人物?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755532729316
相关資料
盤點歷史上十四比特百歲老人,他們究竟有多長壽?
古代因為醫療科技和科學技術的匱乏,人們的壽命普遍很短,年齡超過一百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歷史上十四比特百歲老人,和大家一起分享。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年八十七始補弟子員,壽届百齡,請
標籤: 歷史 中國古代史 唐朝 張三豐 孫思邈 陳摶
三國時期作為實力最強勁的魏國,有何一統天下的政策?
在魏蜀吳三國中,蜀漢是最後建立的,曹魏的實力是最强的。東吳與蜀國都有明確的戰畧對策,那麼作為三國最大的主角,立志一統中國的曹操,又有何統一的戰畧對策呢?3,奉天子以令諸侯。但曹操冒進,以為能够一戰而平東吳,結果赤壁之戰大敗,三國鼎立之勢形成
標籤: 孫權 魯肅 劉備 曹操 蜀國 荀彧
薛仁貴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她們是誰?
在我國民間盛傳薛仁貴征東的故事。但是,在我國歷史上,還真有薛仁貴這個人,而且他的一生也曾創下過輝煌,然而,他的輝煌卻得益於兩位女人,今天,小編就來解讀下麵這段歷史史料。薛仁貴人生拐點的兩位女人,一比特是他的妻子,另一比特是媚娘武則天。
標籤: 薛仁貴 唐朝 歷史 突厥 辛亥革命
趙匡胤釋兵權的時候,為何沒解除趙光義的權力呢?
然而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假借杜太后遺命順登基。而趙匡胤的長子不久之後也離奇去世,趙光義弟弟趙廷美也是離奇死亡,當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漏掉了趙光義的兵權,可正是這個人後來奪走了他的江山。
標籤: 宋太宗 趙匡胤 宋朝 歷史 中國古代史 杯酒釋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