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嘉慶帝是清朝皇帝中最為特殊的一比特?他親政前過著怎樣的日子?

嘉慶帝顒琰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他是清朝所有皇帝中最為特殊的一比特。嘉慶皇帝主要特殊在他雖然坐上皇帝的位置,但是卻不能真正行使皇帝的權力,因為當時的權力全都牢牢的掌握在了太上皇乾隆皇帝的手裡。紀曉嵐在四庫全書完成後,被乾隆皇帝加封為左都禦史,在乾隆皇帝去世後,嘉慶皇帝執掌朝政後,被嘉慶皇帝先後封為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

嘉慶帝顒琰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他是清朝所有皇帝中最為特殊的一比特。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嘉慶皇帝主要特殊在他雖然坐上皇帝的位置,但是卻不能真正行使皇帝的權力,因為當時的權力全都牢牢的掌握在了太上皇乾隆皇帝的手裡。

乾隆皇帝之所以會在執政滿六十年的時候,選擇將皇帝之比特禪讓給了十五阿哥顒琰呢,主要是因為乾隆皇帝早年說過不會超過祖父康熙皇帝的統治時間,如果是超過的話,就會將皇位禪讓給太子,當時的乾隆皇帝可能沒想到他會統治到六十年,說這話的時候,可能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謙虛和對祖父康熙皇帝的敬重之意。

在乾隆皇帝統治滿六十年的時候,乾隆皇帝也到了該兌現承諾的時候,雖然乾隆皇帝此時對於禪讓皇位是心不甘情不願,但是既然說出去的話,就要做到,最後心不甘情不願的宣佈明年將朝政大權和皇帝之比特禪讓太子顒琰,同時還要舉行了一個較為隆重的歸政儀式,將明年定為嘉慶元年。

西元1796年。這一年便是嘉慶元年,乾隆皇帝正式的將皇位禪讓給太子顒琰,太子顒琰正式的坐上皇帝的寶座,史稱嘉慶皇帝,乾隆皇帝由此就成為了太上皇。

成為太上皇的乾隆皇帝,沒有搬到嘉慶皇帝所安排的宮殿居住,依然繼續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嘉慶皇帝對於太上皇乾隆皇帝繼續掌控朝政的行為,心裡自然是有意見的,不過卻不敢在太上皇乾隆皇帝的面前表現出來。

嘉慶皇帝之所以不敢在太上皇乾隆皇帝面前,表現出自己的不滿,主要是因為太上皇乾隆皇帝手中的權力巨大,加上玉璽和印章都還在乾隆皇帝的手中,離開了玉璽和印章,嘉慶皇帝連政令都發不去。

太上皇乾隆皇帝之後,在圓明園召見外國使臣的時候,曾經說過,朕雖然歸政於皇帝,但是朝中的大事還是由我辦,這個時候嘉慶皇帝在身邊,聽到太上皇乾隆皇帝說的話後,在一旁微笑附和,不過心裡卻是不開心的。

乾隆皇帝在統治前期和中期的時候,就對朝中大臣和珅十分重用,將和珅從之前一個從三品的三等輕車都尉,提拔到後來一品的大員,晚年的乾隆皇帝對於和珅就更加的寵信和重用。

主要是因為和珅不光能替乾隆皇帝去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還因為和珅文化底蘊深厚與同樣文化底蘊深厚的太上皇乾隆皇帝能够交流到一起去,這些都是其他大臣所做不到的,使得乾隆皇帝十分依賴和珅,太上皇乾隆皇帝還將玉璽和印章,交由和珅保管,和珅也被人私下稱作二皇帝。

和珅因為依仗太上皇乾隆皇帝給予他的巨大權力,本就十分貪婪的他,更加放肆斂財,甚至公開進行受賄和索賄,各地的地方官員,在給皇帝進貢的時候,也會給和珅帶上一份,久而久之,和珅就為自己斂積了巨額的財富,這些事情嘉慶皇帝都是知道的,雖然心裡對和珅有所不滿,但是太上皇乾隆皇帝因為十分寵信和珅,只能作罷。

嘉慶皇帝因為一些事情請示太上皇乾隆皇帝的時候,不光要看太上皇乾隆皇帝的臉色,還要看和珅的臉色,本來就對和珅貪污的事情有所不滿,因為沒有辦法懲治和珅,使得嘉慶皇帝憋了一肚子的火,加上還要看和珅的臉色,心裡對和珅的的火,不免又加深了一分。

在嘉慶皇帝忍耐了四年之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親政,西元1799年,執掌朝政的太上皇乾隆皇帝去世,終年八十九歲,在太上皇乾隆皇帝去世後的第十三天,嘉慶皇帝下令將和珅下於刑部大獄,同時抄了和珅的家,並賜和珅在獄中自盡,後來因為和珅兒媳婦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的求情,嘉慶皇帝最後賜和珅在家中自盡,自此一代權臣和珅就此死去,終年四十九歲。

同樣作為乾隆皇帝的寵臣紀曉嵐,卻與和珅有著相反的結局,紀曉嵐因為在文學方面,較為突出,被乾隆皇帝先後任命為四庫全書和河源紀略以及契丹國志的總纂官,還有八旗通志館的總裁。紀曉嵐在四庫全書完成後,被乾隆皇帝加封為左都禦史,在乾隆皇帝去世後,嘉慶皇帝執掌朝政後,被嘉慶皇帝先後封為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

西元1805年,紀曉嵐被乾隆皇帝加封為太子太保,同年二月,紀曉嵐哮喘病復發病逝於京城,終年八十一歲,在紀曉嵐病逝後,嘉慶皇帝親賜五百兩治喪,同時還為紀曉嵐親寫祭文和碑文,這就是紀曉嵐在真實歷史上的最終結局。

本文標題: 為什麼說嘉慶帝是清朝皇帝中最為特殊的一比特?他親政前過著怎樣的日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754863439231
相关資料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古代有哪些農書呢?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為官一方,搞好農業是根本。王禎的科學成就,主要體現在他的《王禎農書》一書中。這一部分同其他古農書比較,多了植物性狀的描述,這也是《王禎農書》的一項創舉。《王禎農書》中的“農器圖譜”是王禎在古農書中的一大創造。
標籤: 農業 三農
古人的身高放在現在是什麼樣的水準呢?
據記載,“籍長八尺二寸”,其中的籍便是項羽,換算一下就是189.42釐米,這優越的身高,不說放在當年,放在現在那也是人群中最亮眼的存在,要是再騎上良駒,手持寶劍,王將之風油然而生。再說到項羽的老冤家劉邦,記載有七尺八寸,也就是現在的180.
標籤: 漢朝 歷史
古代的取火管道有哪些?都是如何發明的呢?
過去的取火方法大體有四種:摩擦法、打擊法、壓榨法和光學發火法。在太古時代,主要是用燧石互相打擊而取火。比較科學的取火方法是18世紀末在羅馬出現的。1827年,英國化學家約翰·沃克發明了與現代火柴相近似的引火棍。1827年4月7日,約翰·沃克
標籤:
鐵的冶煉科技是如何發明的?經歷了哪些變遷呢?
古人使熟鐵變成鋼的辦法,是用“滲碳”的方法。以後又有了叫做“淬火”的科技,就是把鐵先用“滲碳”法煉成鋼,再加熱,緊接著把它投入到冷水中去。但經過“淬火”的鋼會稍稍變脆,容易斷裂。為解决這個問題,人們又發明了“回火”這項重要的科技。“回火”就
標籤: 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