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春秋時期最後的霸主越國是怎麼在戰國時期消失的

為了一雪前耻,勾踐在率軍進入吳國都城後,殺光了吳國所有王室成員,自此,吳國被滅國,永遠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勾踐又苦心經營了多年以後,使得越國實力一舉成為戰國時期最後的一個霸主,視為越國歷史上最强盛的時期。所以說,越國自勾踐臥薪嚐膽之後開始逐漸强盛,成為東方霸主後,直至無疆因狂傲自大、過度自負而毀國,也並沒有亡國。

對春秋越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想必是世人皆知的,在勾踐臥薪嚐膽反撲吳國之後,越國逐漸走上了強國之路,勾踐也被後世視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屈辱,敢於拼搏的楷模。

那麼,越國既然臥薪嚐膽的戰勝了吳國,逐漸成為東方強國,最後又是怎麼消失的呢?

延續了百年强盛的越國

越國的强盛是從勾踐被吳國放回後開始的,臥薪嚐膽了三年的勾踐自從被放回越國後,表面上不動聲色並對吳國表示臣服,而背地裡卻韜光養晦,儲蓄國力,暗中訓練兵士,枕戈待旦。

越王勾踐雖然表面上應允,但私下裏卻暗查吳國動靜,發現吳王果真率領著所有精銳趕去了黃池,瞭解自己蓄謀已久的滅吳計畫已然成熟,便抓住機會,率領越國所有精銳突襲吳國腹地,大敗吳國守軍。

當夫差得知一向順從自己的勾踐領兵突襲已然晚矣,只能倉促與晉國定下盟約後,率兵回援自己老巢。雖然靠著自己的國力和兵力暫時挽救了危局,但實力大損,只能迫於無可奈何的與越國議和,給出很多好處。

越王勾踐二十四年(西元473年),越國最後一次大舉出兵討伐吳國,一舉攻破吳國國都,迫使夫差自盡。為了一雪前耻,勾踐在率軍進入吳國都城後,殺光了吳國所有王室成員,自此,吳國被滅國,永遠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在滅掉吳國後,原吳越之地全部歸越國所有。勾踐又苦心經營了多年以後,使得越國實力一舉成為戰國時期最後的一個霸主,視為越國歷史上最强盛的時期。而就是由於勾踐的多年經營,越國這一强盛態勢甚至一直延續了一百多年,直到勾踐的第六世孫無疆擔任越王時期,越國實力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强盛。

無疆的狂傲導致越國險些覆滅

無疆自知自己統治下的越國已然不如當年祖先勾踐時期,但依舊對越國的兵力充滿自信,所以一直想通過武力購並他國,讓越國重現當年的輝煌。

正在這時,南面的楚國派來使臣,希望與越國聯手攻打北面的齊國。

當時與越國接壤的鄰國主要只有齊、楚兩國,無疆認為,楚國實力稍强,如果悍然出兵,即便自己能打下來,國力也會元氣大傷。齊國如今勢力正值低微,平日裏不敢與自己交戰,既然現在楚國想與自己聯盟伐齊,何樂而不為?

於是,無疆欣然接受了楚國的相邀,率領重兵按時出發了。

可行至半路,發現楚國並沒有出兵,瞭解是上了當,想起越國當年就是趁著吳王率領精銳出走之機突襲吳國腹地才開啟了稱霸之路的,於是憤怒异常,覺得楚國在拿自己當猴耍,於是放弃攻齊的打算,率領軍隊掉轉槍口南下伐楚。

讓他沒想到的是,楚國不但拿他當猴耍了一把,而且對於他的反應早就做好了準備,楚懷王集結了本國所有兵力,佈置了大網就等著越國來伐呢。

此時的楚國雖然表面上不如越國兵力强盛,但綜合國力其實早已躍居越國之上。反觀越國近些年來始終窮兵黷武,除了發展軍事實力外,其餘各方面都漠不關心,早就只剩下一個强硬的外殼,實際上已然外强中幹了。

於是,在楚越兩國的這場大戰中,楚國凝聚全國之力給了越國一記痛擊,打得越國大敗,連無疆自己也在交鋒中陣亡。

在大敗越國主力之後,楚國又果斷抓住時機,趁著越國大敗人心惶惶之際大舉進攻越國,將越國絕大部分城池全部納入自己版圖,自此,越國幾乎被打得名存實亡。

但楚國也並沒有將越國滅國,而是將其納為自己一個屬國,讓越國新任國君領著自己的子民退回到會稽山一帶,並保留了其內部建制。

其實楚國的這一行為雖然也是權衡利弊之後才做出的權宜之策,畢竟如果真將越國打得亡國滅種,越國必定奮死反抗,這也會讓己方大傷國力。

所以保留其建制讓越國成為自己的屬國,不但不用自己親自管理,還會讓越人安分守己地成為自己的附屬藩民,何樂而不為?

所以說,越國在戰國時期雖然已經被楚國打得名存實亡,但卻並沒有真正滅國,還名義上保存著,直至秦國一統六國的時候,才直接被納入了秦國國土,成為大秦的一個郡。

或許是因為越國此時早已喪失了抵抗能力,只是隨著楚國的滅亡被一併納入秦國的版圖,所以秦始皇對越國王室並沒有屠殺,還算比較仁慈,封無疆的兩個後代無褚、搖,分別擔任地方官員,替秦國治理越地。

數十年後,天下群雄紛紛討伐秦國之際,這兩位無疆的後人見大勢所趨,囙此也加入了伐秦隊伍,卻在得勝之後沒有受到楚霸王重用而倒向劉邦。

劉邦登基後,按功封無褚為閩越王,漢惠帝時期又將搖立為東海王,自此,原越國王室又一次統治了東南沿海,成為大漢王朝屬下的藩王。其中的無褚還率領原越國軍民在如今的福建進行開墾、繁衍,成為福建地區的奠基人。

所以說,越國自勾踐臥薪嚐膽之後開始逐漸强盛,成為東方霸主後,直至無疆因狂傲自大、過度自負而毀國,也並沒有亡國。它的覆滅只是因大秦一統天下而隨著楚國一起被納入秦國版圖的。而勾踐和無疆的後裔還因為幫助劉邦打下了天下,重新取得了東南沿海的治理權,其結局在亡國之君的後人中算是比較不錯的了。

本文標題: 作為春秋時期最後的霸主越國是怎麼在戰國時期消失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753775975851
相关資料
劉封與孟達為什麼不救關羽?到底是誰的主意?
而劉封、孟達因沒有出兵幫助關羽攻打襄、樊,間接導致關羽兵敗垂成,讓劉備惦記上了兩人。孟達囙此畏懼,投降了曹魏,配合曹軍攻打劉封,劉封在遺失東三郡後,逃回成都,被劉備所殺,其罪名之一即不援關羽。劉封、孟達當時為何不去幫助關羽攻打襄、樊?但劉備
標籤: 孟達 關羽 劉備 劉封 三國 歷史
孟達反叛蜀漢,為何諸葛亮沒有追究他的家人呢?
227年諸葛亮開始籌畫北伐,可孟達還在猶豫,為了加快策反,諸葛派了一名叫郭模的間諜,故意把孟達想叛變的事洩露了出去。
標籤: 孟達 諸葛亮 司馬懿 三國 歷史 劉備
劉封與孟達如果救援關羽,北伐能够成功嗎?
所以,劉封與孟達攻打上庸三郡是劉備政權為了控制漢水這個戰畧通道中的一環,而關羽北伐襄樊就是另一環。劉封和孟達不能支援關羽的主要原因有幾個:1、上庸三郡並不太平。
標籤: 關羽 孟達 劉備 荊州 劉封 襄陽之戰
孟達一生多次易主,他最後的下場如何呢?
所謂牆頭草指的是善於隨形勢而改變立場的人,三國時期不乏這樣的牆頭草,比如呂布,比如徐州地頭蛇陳珪和陳登父子,又比如佔據東三郡的申耽和申儀兄弟,以及今天要說到的三國牆頭草孟達:一生三叛,最後一次坑慘了諸葛亮,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標籤: 孟達 劉備 諸葛亮 法正 司馬懿與諸葛亮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