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后一年薪水有一千兩銀子嗎?

明朝時候待遇最高的皇后一年,可以拿到20兩黃金和2000兩白銀,所以當時後宮的大姐大那是相當有錢的。到了清朝對後宮等級的劃分更為規範,她們根據自己的職位享受對應的年薪。年薪最高的自然還是皇后,每年1000兩白銀,皇貴妃800兩,貴妃600兩,妃則只有300兩。

古時候尋常人家的女孩子如果能進入皇宮,至少一輩子吃穿不愁,家裡人也會跟著受些恩惠。想要嶄露頭角,得到皇上賞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清朝時候後宮的女人可分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和嬪這五個個主要的等級,她們的名字也相當於是一種職位,等級自然也是順次降低,而且每個位置還有人數限制。

其他的女子則用貴人等稱呼,沒有數量限制當然地位更低。這些女子按照稱號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待遇,放現在來說就是都有年薪的。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這些女孩被召進宮中,應該一輩子衣食住行不發愁啊,那麼還要薪水幹嘛呢。雖然她們在宮裏的確不需要花錢,但是不代表她們不能花錢啊。

平時可以額外給自己買東西,還有打賞下人,互相之間買東西送禮,甚至有的女子出身比較普通,家裡條件不好還要扶持娘家,這些方面都要花錢,如此看來錢這個東西,只要活著在大多數情况下都很重要。

另外她們雖然有時候會得到皇帝的賞賜,但在當時有個規矩,御賜的東西是不可以變賣的,所以這些皇宮裏的女人,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靠這固定的年薪。

早期時候時候是用糧食,或者生活用品等實物,來發放後宮妃嬪的薪水,我們常聽說的俸祿是糧食幾百石,這跟官員的俸祿管道相同。後來貨幣出現,基本上從唐朝開始,就以白銀多少兩來計算她們薪水。

明朝時候待遇最高的皇后一年,可以拿到20兩黃金和2000兩白銀,所以當時後宮的大姐大那是相當有錢的。到了清朝對後宮等級的劃分更為規範,她們根據自己的職位享受對應的年薪。

年薪最高的自然還是皇后,每年1000兩白銀,皇貴妃800兩,貴妃600兩,妃則只有300兩。所以等級不同待遇,差距還是很大的。那麼一兩白銀究竟是什麼概念呢,按照記錄當時一兩白銀可以買兩石大米,約400斤左右。

也就是說,皇后一年的零花錢,是40萬塊(日常生活開支也都是皇上給的,按等級支配,皇后的東西都是最好供應,所以40萬屬於日常零花錢)很多網友表示,一年40萬的零花錢,真的有點不敢相信,真羡慕。

根據這個算灋一兩白銀大概相當於現在的400元,所以換算下來皇后的年薪是40萬元。由此可以看出每個等級的待遇,差距在8萬元左右,相差還是很大的。

而且這些錢拿到手裡可是實實在在的存款,根本沒有固定的消耗,簡單來說就是一年幾十萬的純收入,這放到現在也是非常可觀的,古時候的物價肯定比現在低多了。

我們通常看小說的時候,都可以看到,那些俠客們,拿出一錠銀子,可能有個一兩或者5兩,直接甩給店家結帳,還不用找的那種。在古代物價可是相當低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400兩,你同時甩個幾兩的話,還不用找,怪不得店老闆會很開心了。

瞭解了後宮女人們各自的待遇之後,我們大概也能理解,為什麼她們會為了上位不擇手段了,這待遇差距的確有點大,或許錢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

你覺得呢?古代後宮妃子,爭上位,除了銀子方面,還有其他什麼因素呢?

本文標題: 清朝皇后一年薪水有一千兩銀子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745534633062
相关資料
長板橋的時候,曹操的猛將為何不敢挑戰張飛?
到了當陽長板橋的時候,張飛看到這裡地形比較有利,於是就讓手下的兵馬在這裡休整,等待下一步的行動。當時追兵到了長板橋的時候,看到張飛單槍匹馬站在橋頭之上,而遠處則塵土滾滾,都不敢上前應戰,要知道當時的追兵之中有著張遼、張郃、許諸等大將。
標籤: 張飛 曹操 劉備 三國 歷史 諸葛亮
茶葉在宋朝有多重要?小小茶葉堪比千軍萬馬
茶馬互市和海外貿易間接擴大了茶葉的市場、新增了銷量。從北宋的商稅總收入看,茶稅也在其中佔有較大比重。故可以說,全國性茶葉貿易機构的設定,貿易的數量及巨額利潤的獲取,不僅反映了北宋茶葉交易的活躍,也是北宋商業繁榮的一個標誌。
標籤: 宋朝 宋朝經濟 宋朝文化 中國古代史
荀攸是曹魏重要的謀士,為何卻如此低調呢?
領導曹操都已經多次表態,歷次勝利中,荀攸的計謀最多,功勞最大。那麼,荀攸為何如此低調?荀攸之所以受到曹操尊重,受到曹丕禮遇,除了因為荀攸有過人的智謀,更是因為荀攸能够主動、自覺的去維護君王的尊嚴。若在荀攸死後,將荀攸的計謀全部寫出,許多世人
標籤: 荀攸 鐘繇 曹操 三國人物 三國
曹操子嗣眾多,為何孫權、劉備的後代卻很少呢?
曹操是好色之徒,這一點從他年少的時候就開始了,尤其是他的長子出生的時候,曹操才多少歲?曹操是見一個愛一個,當然他也是付出於實際行動的。再加上曹操本身來說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對於各大家族之間的依賴啊。所以曹操在戀愛方面是很開明的。而且劉
標籤: 劉備 曹操 孫權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