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期,畫家們的隱逸思想是如何通過山水畫表達的?

可以說在宋元時期完成的隱逸思想從身體的歸隱到心靈的歸隱轉變,是一個重要的階段,這一隱逸思想的轉變淋漓盡致的體現在山水畫中,囙此,元代山水畫中隱逸思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在文化方面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形式。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隱逸是不同世俗同流合污的表現,是一種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是一種不羈的生活態度,隱逸是眾多文人騷客對生命價值的追求。他們認為沒有實現人生價值的世俗生活不如歸隱山林,這體現了他們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對更有價值的生活的精神嚮往。

隱逸思想的形成更是由於當時社會背景的影響,士人對彼時社會境遇的失望所做出的無可奈何,消極的挫敗感導致,這也往往是他們想要歸隱山林的起始點。

本文主要以元代時期的山水畫為主要研究對象,並且結合畫家的創作,分析當時的社會背景對山水畫的創作所產生的影響,以及隱逸思想如何通過山水畫表達得淋漓盡致,並且盡可能揭示隱逸思想的不同表現形式,通過對具備典型性的山水畫進行實例分析得出結論。

一、元代山水畫中隱逸思想達到空前高度

元代當時的社會官場混亂,庸官當道,許多文人志士懷才不遇,漢人受到蒙古族人的壓迫和歧視,民族衝突日益加深,而且社會正處在文化轉型,儒釋道思想融合的時期,加劇了漢人中文人志士對社會環境的不滿。

他們想要逃離當下生活的環境,擺脫蒙古族人的統治、壓迫和歧視,他們內心苦悶的情感只能寄予山水畫,希望通過山水畫的景象可以表達他們想要歸隱的願望和决心。

在山水畫中他們會選擇固定的形象來代表他們的隱逸情懷,這些固定的形象通常被當成畫家展現精神世界的載體,這也是宋元時期山水畫家的創作特點,通過固定的形象來體現特定的情感,但這種情感大多體現的隱逸思想的情感。

對於畫家他們會以書畫自娛,在通過繪畫展現情感的同時,他們渴望表達更加强烈的內心世界,這種情感難以僅僅通過繪畫來渲泄釋放,往往需要借助輔助的詩詞文字來體現,因為文字可以更加直接、更加毫無保留地表達作者的情感,所以後來出現的在山水畫的旁邊新增輔助性的詩文題跋,這樣不僅填補了畫中的空白,起到了對整幅畫的一種畫龍點睛的作用,更可以實現文人對於其情感的强烈表達。通過畫中詩文的描述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元代山水畫中隱逸思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宋元之前的文人志士和隱士大多會選擇隱居山林田野,他們追求身體上遠離喧囂的世俗之地,不受官場鬥爭的侵蝕,不受世俗之氣的污染,他們通過隱居深林野外的管道獲得身體上的獨善其身和心靈上的輕鬆愉悅,這在當時的隱士潮流中,達到了發展的頂峰狀態。

而在宋元時期,由於當時文化環境和民族衝突的影響,導致大批的文人志士不得不選擇隱居的生活方式,他們由於受到當時社會環境的壓迫,心中有太多的無奈和苦悶,只能通過隱居的管道排解,隱居在當時是一種最佳的生活方式,隱逸管道成為了隱居的主流。

一開始時隱士們只注重居住形式的隱居,認為只有身體上實現了隱居世俗之外,才算真正的隱逸狀態,但是士人的現實有太多的無奈,他們大多由於一些客觀條件而無奈只能通過選擇內心上的隱逸,實現其隱居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有一些文人志士有較高的內心修養,他們對隱居有著更深層次的執念,他們不在乎隱居的地點是在遠離世俗的山林田間還是喧囂的世俗,他們都可以實現內心的歸隱,達到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可以說在宋元時期完成的隱逸思想從身體的歸隱到心靈的歸隱轉變,是一個重要的階段,這一隱逸思想的轉變淋漓盡致的體現在山水畫中,囙此,元代山水畫中隱逸思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宋元社會以前歸隱思想已經出現,但是當時歸隱沒有作為一種時代的潮流出現,也沒有實現大部分的文人志士共同歸隱,並未出現大量關於隱逸思想的山水畫作品,可以說當時的隱逸思想原因也較為簡單,無非就是對當時政治環境的不滿。

但這種不滿只是針對於少數人而言的,他們選擇暫時性的歸隱,日後時機成熟還會重新回到仕途中。而元代士人的歸隱不同於之前時期士人的歸隱,他們是對當時複雜的社會環境和深刻的民族衝突徹底失去了信心轉而選擇的歸隱,這種歸隱是大多數士人的選擇,是一種堅決的、持久性的歸隱態度。

由於元代時期每位歸隱的士人面對的生活處境不同,其接受的宗教信仰和教育也不同,個性不同導致了歸隱的情感不同,隱逸思想的也包含了更多的內容,蘊含著不同的情感體驗,是一種對政治制度社會環境無望後的集體歸隱。

我們細讀不同畫家的山水畫,都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他們被迫隱逸的原因和心境情感,可見複雜的隱逸思想也代表著元代山水畫中隱逸思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元代代表畫家的作品思想分析

趙孟從小受到南宋儒學氛圍影響,夢想著在時機成熟的階段進入仕途,囙此趙孟此間一直處於知識的積累和學習階段,並在元世祖時期順利進入了仕途,但是元世祖去世之後他又隱居了兩年,後來又開始了其仕途生涯。

趙孟作為隱逸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但無法實現,這種衝突思想淋漓盡致的體現在其作品中。他的山水畫作品《水村圖》描繪的就是朋友的隱居之地,通過山水茫茫、茅屋隱現的景象體現了對隱居生活的想像和嚮往,正是由於其山水畫排解了他在仕途中想要歸隱的苦楚,他的畫作整體上的構圖和下筆的管道方法雖然可以看出一點董源的影子,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自身個性和情感的展現,具有强烈的個人風格。

另外,《謝幼輿丘壑圖》這幅作品同樣在構圖上有可圈可點之處,尤其是畫中的人與超脫世俗的仙境之間的比例結構,不僅體現了人物身體上的孤單和隱居,還體現了人物內心的平靜自然,把筆墨描繪的境界與自己思想的境界達到了如此完美的高度統一。

錢選作為趙孟的好友,在早年間給予了趙孟在繪畫方面很多的幫助。錢選自身的繪畫水准非常高,對物質和仕途沒有太多追求,他的個性在其山水畫作品《金碧山水圖》、《浮玉山居圖》可見隱居山林後的那種悠然自得的愉快感。他的作品大多是美景、美詞,體現了並非渴望歸隱的心境,而是歸隱之後的那種愉悅和超然物外的情懷。

倪瓚的一生對比元代時期的其他山水畫家可以說是非常的舒心自在了。因為倪瓚從小跟他的哥哥生活在一起,他的哥哥是一比特隱士,所以倪瓚從一開始就過上了歸隱山林的自得安逸的生活,哥哥是道家人物,倪瓚受到影響開始修道,對道家思想的瞭解也比較深入透徹,養成了其潔身自好、淡泊名利的性格。他的作品《林亭遠岫圖》描繪了一間空無一人的亭子,表明了他要與塵世保持距離,是他高風絕塵的追求。

黃公望遊遍祖國的千山萬水,結交了各種各樣的隱居好友,這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昇華了黃公望的精神境界,最終其選擇了“道隱”,之後又信奉全真教,追求對真性情的體驗。解脫自己,釋放內心,黃公望經常通過打坐、降心、煉性、虛境凝神來昇華自己的精神境界,更好地領悟全真教的本意,這對黃公望的作品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黃公望的思想融合道家、儒家、佛家三教思想,並且表現在其作品《富春大嶺圖》、《富春山居圖》主要描繪了春天一片萬物復蘇的景象,在山嶺和高山上的空曠景象,體現的是一種筆簡意遠、古樸雅致、溫婉含蓄的藝術個性,作品中更加追求超然物外的情感。

王蒙的《青卞隱居圖》中所描繪的景象就是其真實的隱居之地,對於山峰的描繪層次豐富,下筆果斷鋒利,體現了千岩萬壑的隱居之地,凸顯了世俗之外的寧靜,寄託了其隱逸思想。

還有吳鎮山水畫多作披麻皴並以蒼古沉鬱取勝。主要代表作有《漁父圖軸》、《雙檜平遠圖軸》、《洞庭漁隱圖》,畫卷上只有深邃的天空和平靜的海面,漁父在這個蕭疏的天地裏幽遊,體現了隱逸的愉悅和自由。

結論

元代文人畫家由於政治和民族政策的壓迫,他們的人生理想得不到實現,他們表達情感的唯一途徑就是寄情於水墨山水畫作,久而隱逸思想就逐漸產生,他們的隱逸思想因人而異形式不同,包括身隱、心隱、道隱等等,但是體現在元代山水畫中的隱逸思想是一致的並且達到空前絕後的鼎盛高度,從而也形成了淡泊孤寂的筆墨意趣。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定要打開另外一扇窗。正是因為元人畫家的仕途不得志而歸而集體歸隱,成就了中國元代山水畫淡泊瀟灑的一座藝術高峰,回望元代,畫家們在青燈孤影中的一筆一書,莫不是中華文化的有力寫照,令後世景仰萬分。

本文標題: 元朝時期,畫家們的隱逸思想是如何通過山水畫表達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745175169825
相关資料
漢朝時期,齊地文人入仕的途徑有哪些?
這些諸侯王的領地幾占漢朝國土的三分之二,享有封地的一切賦稅,並有任命除侯國丞相以外所有官吏的權力。
標籤: 漢朝 武帝 漢朝文化 歷史 經學 東漢
明朝中後期出現了眼中的嫁女厚奩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明初時期,民間婚嫁較為樸素,到了中後期卻出現“厚奩“的風氣。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國古代社會很早就有婚姻論財的風俗,明太祖建國之際就下詔“古之婚禮,結兩姓之婚,以重人倫。近世以來,專論聘財,習染奢侈。其儀制頒行,務
標籤: 明朝 社會風氣 婚嫁 明朝歷史 社會問題 中國古代史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電視演的都是真的嗎
對古代嫡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但是惜春並沒有嫡庶的描寫,她和迎探這兩位庶女,卻是一樣的待遇,並沒有什麼差別的。就是寶玉和賈環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賈母的溺愛决定的,而不是應該如此。但是即使是她,也不得不承認
標籤: 賈環 芳官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的權威有何變化?為何會這樣?
那麼,問題來了,戰國時期,周王室的權威最終蕩然無存,哪一任周王該為此負責?一首先,在筆者看來,戰國時期,周王室面臨的困局,顯然始於周平王這位君主。也即在春秋時期,齊桓公、晋文公等諸侯之間的作戰,往往會打著周王室的旂號。
標籤: 春秋戰國 三家分晉 歷史 姬宜臼 關中 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