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是誰?為何趙匡胤立下祖訓不能傷害柴氏子孫?

好在趙匡胤還有少許良心,給子孫後代定下來一條祖訓:“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可惜僅僅在位六年,年僅39歲的柴榮就突發疾病與世長辭了。無論柴氏一族是如同正史所說,被迫害以致下落不明,還是野史中所說的被趙匡胤高抬貴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放過。

趙匡胤,即宋太祖,宋朝開國皇帝,後周時期曾跟隨後周世宗柴榮南征北戰。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後漢初年,趙匡胤經高人指點,向北投軍,後再在討伐李守貞的叛亂中屢立戰功。到了廣順時期,他已經是開封府的馬直軍使了。到了顯德年間,趙匡胤一路擢升,執掌了禁軍。此後,在於契丹的征戰中,趙匡胤奮不顧身的救主行為讓他名聲大噪,被封為殿前都虞候。

當年有多忠心,就有多大的利益熏心。才過了七年,這位後漢的將軍就在手下的攛掇下黃袍加身,成為了宋國的開國皇帝。好在趙匡胤還有少許良心,給子孫後代定下來一條祖訓:“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想來也是,畢竟是搶了人家的江山,還是一個厚待了自己的人。大概也是為了彌補心底的不安吧,那麼柴榮又是誰呢?

一、柴榮是誰

柴榮本姓柴,後改姓郭,他本來生活在邢州,家庭條件優越,長得也好。在家中的教導下,能文善武且與人為善。後來被姑父郭威收為養子並一直帶在身邊,開始走江湖體驗生活。到了後漢時期,他隨軍出征並取得不錯的戰功,到了廣順年間已經晋封晋王。

顯德元年,柴榮的姑父駕崩,柴榮順勢登基,並致力於要大幹一場統一天下。在位期間,他勵精圖治,是一比特實幹的好皇帝。可惜僅僅在位六年,年僅39歲的柴榮就突發疾病與世長辭了。

柴榮有4個兒子,最大的柴宗訓也才7歲,這時候臨危受命,成為後周的小皇帝。主少則國難,朝中有的人是看不慣這對孤兒寡母,其中一個就是趙匡胤。在發動了陳橋兵變之後,趙匡胤被手下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而柴宗訓被迫退位,被改封為鄭王。

柴家的這4個孩子可謂命運多舛,老大柴宗訓變相圈禁後在21歲時鬱鬱而終,其他的弟弟們死得更早,甚至還有不知其所終的。當然這是正史的記載,在野史中似乎事情似乎發展得更加奇妙。

筆記小說《隨手雜錄》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趙匡胤逼迫柴宗訓退位後,在皇宮裏看到了一個孩子正在玩耍,趙匡胤處於好奇問了一句,身邊的人立即回話說是柴榮的其中一個兒子。看到這個孩子的趙匡胤猶豫了,因為這個孩子是前朝的皇子,但是要殺的話,他又於心不忍。這時趙匡胤說:“即人之比特,殺人之子,朕不忍為也。”

二、事情經過

雖然趙普進言要儘快除掉這個孩子,但趙匡胤問了潘美的意思,潘美道:自己是世宗和陛下的臣子,陛下說殺世宗的孩子,那是對不起世宗。可是要留下這個孩子,又會讓陛下懷疑到自己,所以自己不好開口。

趙匡胤是何其聰明的人,一聽就知道潘美不捨得殺了這個孩子。於是就把這個孩子過繼給了潘美,成為了潘美的侄子,這個孩子就是潘惟吉。

這場風波似乎就這麼過去了,即使過了多年,趙匡胤依舊沒有問起來這個孩子的情况。而潘美雖然沒有弟兄,但仍然和潘惟吉叔侄相稱。之後潘惟吉還考入仕途,官至刺史。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在《默記》中是這樣說的,趙匡胤當了皇帝之後在宮裏溜達,這時後宮中有兩個宮女抱來了兩個孩子參拜皇帝。趙匡胤很好奇就詢問孩子是誰,原來他們是紀王柴熙謹和蘄王柴熙悔。

趙匡胤畢竟是搶人家江山的主,這個時候再對人家的後代趕盡殺絕情理上也說不通。所以他立刻讓侍衛撤下,放了兩個孩子,其中一個還讓潘美撫養。後面的事情就和上面記載得差不多,趙匡胤也再也沒有管過這個孩子的事情了。

然而無論是哪本小說中的記載,野史畢竟是野史,有許多民間的傳聞穿插在其中。到底真相如何誰都不得而知,野史之所以能讓大家更加關注,是因為古代的資訊閉塞。而普通群眾平時根本無從得知大內的資訊,只能從捕風捉影中來揣測宮牆內的情况。

而對於這件事情中另一比特朝臣趙普,他在看到這個孩子時就勸說趙匡胤要殺了這兩個孩子。我們可以知道,趙普是輔助趙匡胤發動陳橋事變的大功臣,在他以後的為官過程中,也對宋朝的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當趙普七十一歲病逝後,趙匡胤親自題寫神道碑,並累贈尚書令、韓王,配享太廟。

這樣的忠臣看多了戰爭中的真真假假,對於前朝皇子勢必是不放心的。我們反觀歷史,在春秋戰國事情的趙氏孤兒案的結果還歷歷在目,對於這些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人來說,斬草不留根,留根必定是個禍患。雖然在皇帝面前說要殺掉幼兒是極其殘忍的,但趙普依舊開口說了,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忠心。

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建議背後的這顆真心,讓趙匡胤雖然沒有採納他的意見,但是仍然重用著趙普。所有能成大事的人必定有一雙能看透人心的眼睛,趙匡胤戎馬一生,早就練就了自己的雷厲手段,對於誰紅誰白心裡門兒清。

宋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宋朝後主漸漸顯示出疲態,讓元朝的殖民者踏破國境線入主中原。雖然這和宋朝重文輕武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但是宋朝是少數沒有被宦官專權的朝代,這也和開國君主趙匡胤的領導離不開。趙匡胤造了老領導的反雖然並不光彩,但從他後續的種種行為來看,還是以為有仁德的好皇帝。

三、總結

雖然歷史的真相常常被埋沒在時間的長河裏,作為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只能從蛛絲馬跡中去揣度當時的情况。無論柴氏一族是如同正史所說,被迫害以致下落不明,還是野史中所說的被趙匡胤高抬貴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放過。

我們評估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都要看他的實績,從趙匡胤在位期間的所作所為,我們可以猜想野史中發生的事情應該和事實差不離。只有開明的君主才能給國家帶來繁盛,只有善良的君主才能受到群眾的擁戴。宋朝在歷史中存續的這麼多年裏,我們看到了一個推動中華文明進步的大朝。

本文標題: 柴榮是誰?為何趙匡胤立下祖訓不能傷害柴氏子孫?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740839246001
相关資料
明代的海上對外貿易思潮是如何發展變化的?有哪些特殊含義?
於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思想發展到明朝,產生了質的變化。於是乎,朝貢貿易成為當時唯一合法的海上對外貿易管道。在丘浚的理論中,政府對民間開展海上對外貿易的管理應該是非常寬鬆的。他認為,允許民間海上對外貿易對於明政府和百姓而言都是好事。同時,他進一
標籤: 對外貿易政策 明朝海禁 歷史 倭寇 軍事歷史
春秋初期鄭國都開始爭霸了鄭國最後為何混的那麼慘
春秋初期鄭國最最早爭霸的諸侯,鄭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春秋霸主?在春秋初期,鄭國表現的極為強勢,項目先後出現了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三代叱吒風雲的君王。這樣的事只是巧合,這件事依舊改變不了鄭國成為各國爭奪的焦點。
標籤: 春秋 晋文公 鄭莊公 秦國 周天子
明朝的海上貿易是如何發展的?明代海上外貿管理法制有何特點?
明政府製定海上外貿管理法律制度時,從未將經濟效益置於首位。浙江、福建、廣東是明朝海上對外貿易的重要地區,明政府也在這三地設立了市舶提舉司,專門負責管理海外貿易。由此在明後期,粵閩兩省基本包攬了中國的海上對外貿易。
標籤: 明朝 朝貢貿易 中國古代史 明朝歷史 對外貿易政策 朝貢體系
戰國七雄都購並了哪些諸侯國購並最多的國家是誰
那躋身七雄的七家,在東周這個時期分別都購並了哪些諸侯國?前470年,趙襄子兼滅山戎諸國,吞併無終國。以上的四個國家所購並的國家較少。接下來三個諸侯國可以說是真正實力派,購並的國家都不在少數。
標籤: 戰國七雄 三國 燕國 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