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發生了什麼?崇禎帝為何在煤山自縊?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於煤山,中年三十四歲。明朝率主力圍攻李自成,但以失敗告終。在北京城破之日,崇禎帝走投無路,在煤山自縊。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於煤山,中年三十四歲。那麼,他為什麼要在煤山自縊呢?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張獻忠的起義軍在南方吸引了明軍的軍事力量,清軍在東北牽制明軍的主力,河南、山西、山西、河北、山東等地明軍勢力較為疲弱,李自成率領起義軍一路連戰連勝,勢如破竹,攻佔北京,逼得崇禎帝在煤山自縊。

1639年,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穀城再度起來反抗明朝,並在房縣戰勝明軍左良玉部。明廷派遣大學士楊嗣昌率領軍隊十萬圍剿張獻忠,因而調動河南、四川、山西的軍事力量全面對付張獻忠。張獻忠為突破包圍圈進入四川,並在四川境內與明軍精銳周旋。明軍精銳都在四川,湖北防務薄弱。1641年,張獻忠出其不意,迅速出川,以閃電般速度突然出現在襄陽城下,並攻佔襄陽,楊嗣昌自殺。張獻忠向北進入河南,但被左良玉打敗,投奔李自成,然而,李自成卻想殺張獻忠。於是張獻忠出走,1642年率軍攻略安徽,1643年,進入湖北佔領武昌,又進入湖南、江西,1944年初張獻忠再次進入四川,先後佔領重慶和成都,並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

1640到1642年,明清雙方在關外進行松錦大戰,雙方共投入十幾萬大軍進行廝殺,但明軍慘敗,傷亡5萬多人,從此,明軍再也無力抵擋清軍的攻勢。此後,雙方一度議和,但以失敗告終。皇太極派其兄阿巴泰率領軍隊攻打河北北部,並分兵攻打了山東萊州等地,此役進行了7個多月,俘虜三十多萬人,給所經過的地區以巨大的破壞,大量當地的官員或將領被殺。

在明軍集中力量攻打張獻忠時,東北明清兩軍在進行松錦決戰之時。李自成在河南也重新起兵,因為河南饑民遍地,於是很多都加入了農民軍。1641年,李自成佔領洛陽,殺福王,恤灾民,而且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深得民心。明朝率主力圍攻李自成,但以失敗告終。在佔領河南後,1642年底1643年初,李自成南下經略湖北,幾個月內即佔領湖北北部,軍隊達50萬之多。然後,李自成製定了北進佔領北京的策略。此刻,明朝任命孫傳庭負責山西、山西、河南和湖廣等地軍務。孫傳庭在河南與李自成作戰,大敗,1643年年底李自成佔領西安,建立大順政權。1644年3月,李自成率軍進入山西,佔領太原,4月7日破甯武關,然後包圍北京。

在北京城破之日,崇禎帝走投無路,在煤山(今景山公園)自縊。先是崇禎帝遺體和皇后一起被葬于田貴妃的墓中。清朝入關後,改葬於思陵。

本文標題: 明朝末期發生了什麼?崇禎帝為何在煤山自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739254817079
相关資料
在唐朝中後期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是怎麼做到的?
後來,唐肅宗病重期間,權力欲極重的李輔國和張惶後因為立儲之事發生衝突,結果李輔國戰勝張惶後,擁立唐代宗李豫登基為帝。安史之亂後,皇帝不再信任朝臣,身為皇帝身邊近侍的宦官卻越來越受寵信,從而得以逐漸干預朝政,甚至在皇帝的允許下掌管兵符,從而權
標籤: 李輔國 唐朝 宦官專權 歷史 朱泚 安史之亂
西漢時期,為什麼要設立河西四郡?
到西元前111年,又設定張掖郡,而敦煌郡則設立最晚,時間為西元前88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河西四郡”。由於河西四郡稱為分割匈奴和羌族的天然屏障,又密切了天山附近的農耕諸國同漢朝的聯系,共同抵抗匈奴,加强了漢朝的邊境安全。因為河西地區毗鄰新
標籤: 漢朝 西漢 武威
在古代太醫可以隨時出入皇宮,皇帝卻一點都不擔心是為何?
人吃五穀雜糧不會不生病,皇帝、嬪妃同樣都是人,也會生病,在古代,御醫多半為男性。而且歷代帝后駕崩,除非遺詔中有不須加罪之語,否則無論御醫診治是否有過均被處置已成慣例歷史上醫生品階最高者是明代太醫院院使許紳,其被封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官居一
標籤: 歷史
東吳並不强大,為何卻是三國最後一個滅亡的呢?
三國時期魏國國力最為强大,蜀國最弱。在實力上東吳遠不是西晋的對手。不過東吳一直到280年才滅亡。吳國之所以能够撐到最後,和我國特有的制度有關。不過吳國雖然建立了,但體制和魏國、蜀國嚴重不一樣。不過吳國最後的滅亡也是因為這個制度,之後吳國的君
標籤: 吳國 三國 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