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桀燕時如何建立又是如何滅亡的?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對五代與十國的合稱。桀燕,乃是五代十國時期,盤踞在華北幽州地區的一個割據勢力。由於此時華北地區僅剩下了河東李克用和盧龍劉仁恭,囙此李克用不計前嫌,對劉仁恭進行了救援。次日,李存勖下令攻城,幽州逐被攻破,劉仁恭及其劉姓親屬三百餘人全部被抓,桀燕就此滅亡。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對五代與十國的合稱。下麵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桀燕,乃是五代十國時期,盤踞在華北幽州地區的一個割據勢力。雖然割據一方,但劉仁恭父子實際上都不是合格的帝王,在自己地盤剛剛穩定下來之後,便開始驕傲自滿、驕奢淫逸,弄的怨聲載道。歷經父子兩代,在劉守光悍然稱帝之後,桀燕隨即便被晋王李存勖所滅。

劉仁恭割據一方,並無稱帝空間

劉仁恭原本是盧龍節度使李可舉麾下將領,後來在景福二年(893年),盧龍節度使李匡威被其弟弟李匡籌驅逐,導致劉仁恭手下阿兵哥已過論調日期而無法返回,於是士兵們便推舉劉仁恭為領袖,回師攻取幽州,但去而被李匡籌所擊敗,於是轉而投奔李克用。

乾寧元年(894年),在劉仁恭的遊說之下,李克用逐攻陷幽州,並於次年錶奏朝廷以劉仁恭為盧龍留後,隨後不久劉仁恭便被任命為盧龍節度使。乾寧四年(897年),李克用打算攻打鎮國節度使韓建,援救被挾持的唐昭宗,因而向劉仁恭徵兵,結果被拒,於是怒而引兵攻之,結果遭遇大敗,劉仁恭逐趁機擺脫河東控制,開始了割據一方的歲月。

乾寧五年(898年),劉仁恭率軍打敗義昌節度使盧嚴威,吞併義昌,並以長子劉守文為義昌節度使。此後由於在光化二年(899年)的南征中被朱全忠擊敗,劉仁恭實力大損,就此周璿於李克用和朱全忠之間。

天佑三年(906年),朱全忠在經過一系列擴張之後,開始對盧龍大舉發動進攻。由於此時華北地區僅剩下了河東李克用和盧龍劉仁恭,囙此李克用不計前嫌,對劉仁恭進行了救援。而劉仁恭此時,卻因可以稱霸一方而志得意滿,不再由進取之心,反而在大安山修築宮殿,開始驕奢淫逸起來。後來,劉仁恭之子劉守光因與劉仁恭的愛妾羅氏通姦,被劉仁恭斷絕父子關係。

天佑四年(907年),宣武將領李思安攻取幽州,劉仁恭卻依舊在大安山享樂,劉守光於是從城外率軍擊敗李思安,隨即自稱盧龍節度使,隨後將身在大安山劉仁恭抓獲並囚禁。

劉仁恭之所以沒有稱帝,一方面源於當時還處於唐末時期,天下還有皇帝,此時稱帝無異於公然謀反。另一方面當時天下形勢極為複雜,各地節度使雖然紛紛割據一方,但此時如果誰敢稱帝,毫無疑問將成為眾矢之的,反而給了他人擴張的一個藉口,就像三國時期的袁術一樣。劉仁恭雖然後期有所昏聵,但畢竟不是傻子,想必這個利害關係還是明白的。

劉守光在囚禁了自己父親劉仁恭,並自立為盧龍節度使之後,駐守滄州的劉守文大為惱火,立即起兵討伐劉守光,結果屢遭戰敗,無奈之下只得向契丹和吐谷渾求援,得到四萬援兵之後,劉守文這才打敗劉守光。

眼看就要勝利了,結果劉守文自己作死,他竟然跑到陣前,揮淚大喊“不要殺我弟弟”。結果被劉守光手下大將元行欽瞅准時機,縱馬出鎮便將劉守文給生擒活捉了,結局可想而知,劉守文的大軍就此灰飛煙滅,被劉守光打的大敗。

此後,劉守光以劉守文為質,開始向義昌進兵,滄州守將孫鶴奉劉守文之子劉延祚為主公,拼死堅守滄州,奈何城中存糧不足,眼看已經到了人吃人的境地,劉延祚只得投降。得到滄州之後,劉守光便立即處死了劉守文。而劉守光則隨後被後梁太祖朱全忠封為燕王,接下來的劉守光與其父劉仁恭並無二致,眼看周邊局勢穩定,於是便開始荒淫無度和暴虐無比起來。

後樑開平五年(911年),劉守光不顧麾下將士、臣子的規勸,悍然稱帝,國號大燕,定都幽州,改元應天。

劉守光剛剛稱帝不久,晋王李存勖便發兵討伐,與鎮州趙國和北平國夾擊幽州。劉守光孤立無援之下,只得乞降。結果等到李存勖親自到來,劉守光又在李小喜的規勸下猶豫了起來,而李小喜卻於當晚便投降了。次日,李存勖下令攻城,幽州逐被攻破,劉仁恭及其劉姓親屬三百餘人全部被抓,桀燕就此滅亡。劉守光雖然逃出了城,但不久後便被抓獲,最後劉仁恭父子全部被李存勖處死。

在稱帝這件事上,劉守光顯然沒有劉仁恭謹慎,其稱帝頗有些不自量力,朱全忠的勢力如此之大,其篡位稱帝尚且遭到大量節度使抵抗和討伐,何况他一個小小的盧龍節度使。

本文標題: 五代十國時期桀燕時如何建立又是如何滅亡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735806749970
相关資料
在古代作為整個軍隊統帥的將軍,他們的實力怎麼樣?
最終成功推翻秦朝,取代了秦始皇天下霸主的地位,並且分封諸侯。果然,項羽斬殺了漢軍的一名將領。
標籤: 項羽 歷史 中國古代史 郭子儀 楚漢戰爭 安史之亂
三國時期蜀漢會滅亡到底是什麼原因?真相是什麼
後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一方面,就後主劉禪來說,無疑是導致蜀國滅亡的重要因素。三另一方面,對於薑維來說,作為蜀國武將之首的大將軍,同樣是難辭其咎。薑維北伐,文學作品中稱為九伐中原,是指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軍薑維北伐曹魏的戰爭。連年征戰,蜀漢的國
標籤: 諸葛瞻 薑維 劉阿鬥 蜀國 三國 歷史
戰國時期趙氏能重振家族一躍成為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如何做到的?
趙國,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好景不長,趙氏因為一件家中醜聞,瞬間從巔峰跌落低谷,僅有十歲的趙武活了下來。下宮之亂導致趙氏險些滅族,趙氏孤兒不僅重振家族,甚至趙氏還在之後成為“三家分晉”的主導者,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趙氏又如
標籤: 晉國 戰國七雄 中行氏 春秋戰國 歷史 晉國六卿
劉備文臣武將都很優秀,為何沒能成就霸業呢?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說是家喻戶曉也毫無為過。最為熟知的除了曹操,劉備以及孫權就是那些猛如虎的悍將,諸如呂布,趙雲;還有智如妖的謀士,諸如諸葛亮,荀彧,郭嘉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眾所周知,三國時期,
標籤: 劉備 蜀國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