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飾文化彝族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彝族的服飾,多姿多彩,風格獨具,形態有近百種。歷史上,由於彝族支系眾多,居住分散,囙此,各地服飾區別明顯,樣式各异,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彝族服飾的色彩較為豐富,款式變化多姿,並且以大量銀製品和刺繡裝潢。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飾經國務院準予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彝族的服飾,多姿多彩,風格獨具,形態有近百種。歷史上,由於彝族支系眾多,居住分散,囙此,各地服飾區別明顯,樣式各异,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凉山不少地區四季冷凉,氣候變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飾季節性不强,察爾瓦(披衫)常年皆著。彝族服飾的色彩較為豐富,款式變化多姿,並且以大量銀製品和刺繡裝潢。

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飾經國務院準予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凉山和雲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脚上還繡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繡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繡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豔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繡而成。居住在山區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鬥蓬,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律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誌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靚女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繡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脚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發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管道,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餘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椎形的“子爾”--漢語

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閒暇把鬍鬚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顏色特徵

一般青年男女服裝色彩鮮豔,喜用紅、黃、綠、柳丁、粉等對比强烈的顏色,紋樣繁多。中年人服裝的紋樣較青年人為少,使用顏色為天藍、綠、紫、青、白等色,素貌莊重。老年人多用青、藍布,一般不做花,僅以青衣藍邊或藍衣青邊為飾。服裝的花紋、花邊,它有濃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有日、月、星、雲、天河、彩虹等天象,有山、河等大自然圖,有雞冠、牛眼、羊角、獐牙等動物方面的圖,有葉、花、火鐮、髮辮、幾何形等植物和什物圖。裝飾品美麗莊重、色彩鮮明。花樣繁多、多以全、銀、銅、玉、石、骨等為原料,鑄造、打制、壓制、鑲嵌、雕刻部分為本地手工工匠製作。過去涼山彝族男女多赤足冬天或出遠門時,脚穿用麻繩或草繩編織的草鞋,內穿羊毛織成的形似靴子的氈襪,或裹棉、毛綁腿以護脚和禦寒。

服飾特色

彝族男女都外著“察爾瓦”和彼氈。“察爾瓦”彝名“瓦拉”形似披風,用攆制的粗羊毛線織布縫製而成,一般13幅,每幅寬七八釐米,多染為深藍色。以聖乍地區的最為華麗,邊緣鑲有紅、黃牙邊和青色襯布,下邊吊有30釐米長的繩穗。被氈用兩公斤左右羊毛縫製而成,薄如銅錢,折以6釐米寬的皺折.一般為30至90折,上方用毛繩收為領。多為原色或藍色。察爾瓦和披氈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備之服,白天為衣,夜裡為被,擋雨擋雪,寒暑不易。

本文標題: 彝族服飾文化彝族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503961901333
相关資料
壯族服飾怎樣通過服飾辨別族內人的地位等級
壯族服飾亦反映了階級社會裏等級差別和一些特殊的財產觀念。壯族服飾在每一個人的社會角色化過程中,在不同的年齡段上,在日常生活和節日慶典中,在性別、職業、地位身份乃至與他族之間或族內各支系之間,都有著强烈的區示性和重要的規範性功能。
標籤: 壯族服飾 中國服飾 壯族 文化
彝族簡介彝族有哪些支系主要分佈在哪裡
彝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文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有776.23萬人,總人口位居壯、滿、回、苗、維吾爾、土家之後的第七位,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等。經濟
標籤: 彝族 彝族舞蹈 凉山 火把節
壯族服飾壯族人的頭飾和銀飾有什麼樣的特色
壯族男女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有不同的髮型。從廣西花山崖畫上可見早期壯人男子是剪短頭髮的。古書上記載,壯族祖先的髮型還有披髮,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壯族的銀飾過去曾經普遍盛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觀念的變化,現時,在壯族地區難看到壯族婦女配戴傳統的
標籤: 壯族 銀飾 壯族服飾 古代頭飾
壯族的酒文化在平常的習俗中是怎樣體現的呢
米酒是壯族訂婚中是必不可少的禮品,酒禮品的多與少也體現出了男方家庭的寬裕程度。廣西隆林壯族青年男女在締結婚姻關係前有“要八字”的說法。第二日晨,女家又會在新娘屋前擺上12碗酒,要求與男方接親人員中的青年對歌。交臂酒體現了壯族人民相互尊重,相
標籤: 壯族 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