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歷史都留下了什麼文化?苗族古文化簡介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史詩。“刻道”是居住在中國境內的苗族群體中,至今惟一保留的一種古老的刻木記事符號。它是迄今為止苗族最早的記事實物和該支系最古老的文字工具。布依族銅鼓布依銅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擊樂器之一,屬於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蘆笙與蘆笙舞舞在苗族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

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史詩。它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開天闢地、初民時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遷徙、苗族的古代社會制度和日常生產生活等,無所不包,成為苗族古代神話的總匯。它分為四部分:《開天辟地》、《楓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

刻道

“刻道”是苗語稱謂,即“刻木”或“歌棒”,漢語譯為《苗族開親歌》,是黔東南州施秉苗族酒歌的一種,因它的主要內容刻於圓形竹木之上,苗民們持棒而歌,故有此稱謂。“刻道”是居住在中國境內的苗族群體中,至今惟一保留的一種古老的刻木記事符號。它是迄今為止苗族最早的記事實物和該支系最古老的文字工具。

侗族琵琶歌

侗族琵琶歌,是侗族民間流傳的融樂器、聲樂為一體的自彈自唱的說唱曲藝類音樂,因它是用梓木、梧桐、或杉木製作的琵琶作樂器伴奏而得名琵琶歌。侗族中琵琶,是侗族彈撥弦鳴樂器。侗族琵琶歌分佈於侗族南部方言地區,可分為抒情琵琶歌和敘事琵琶歌兩大類。其歌唱內容幾乎涵蓋了侗族各個方面,世代傳承,歌脈悠遠。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也是侗族人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創造出來的優秀民族文化成果之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布依族銅鼓

布依銅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擊樂器之一,屬於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它用青銅鑄造而成,常與嗩呐、皮鼓、大鑔、鐃鈸、鑼木棍混合敲擊吹奏,基本保存著古代樂器的演奏風格,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

蘆笙舞

蘆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節日、喜慶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於歷史上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等原因,相當一部分苗族村寨已失傳,現尚保存蘆簽舞蹈較好的有交下、巫忙、黨道、南宮、反排、番召、革東、寶貢、台盤等地。蘆笙與蘆笙舞舞在苗族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

反排木鼓舞

反排木鼓舞是一個祭祀性舞蹈,源於祭鼓節,歷史淵源久遠,由原始圖騰信仰和萬物有靈的宗教意識發展而來,在反排苗寨反排木鼓舞已有四十五輩人,一千多年的歷史。

德江儺堂戲

德江儺堂戲是一種佩帶面具演出的帶有宗教色彩而具有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的民族戲劇雛形,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它始於商周時期,傳於戰國秦將司馬錯取巴楚國,開發烏江,實行屯兵時期。秦國的宮廷儺、軍儺、民間儺在這裡得到稽留和發展,有茅山教和師娘教兩派。表演的覈心是“沖儺還願”、“酬神娛人”。

安順地戲

地戲,俗稱“跳神”,是流行於貴州省安順市的地方戲,表演地戲大都在露天場所進行,無須舞臺,故稱“地戲”。明朝軍隊在貴州設有24個衛、26個守衙千戶所,其中安順有3個衛、2個守衙千戶所,史料上稱衛所軍士為“屯堡人”,有了屯堡人,地戲也就隨之而出現了。

本文標題: 苗族歷史都留下了什麼文化?苗族古文化簡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503611780992
相关資料
苗族蠱術是怎麼形成的?細說苗族蠱術歷史
有苗族學者調查後認為,苗族幾乎全民族篤信蠱,只是各地輕重不同而已。隨著苗族地區和全社會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醫療水准的提高,相信蠱術迷信在苗族地區,進而在全社會的惡劣影響也將越來越小。
標籤: 苗族 蠱術 苗族飲食
苗族傳統節日簡介苗族的龍舟節的來歷是啥
苗族的端午節有龍舟競渡的習俗。居住黔東南的台江、凱裡、劍河、施秉、鎮遠等縣的苗族也有在農曆五月過龍船節競渡龍舟的風俗。農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為苗家龍船節的正日,而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就得將龍船洗刷一新。至二十二、二十三兩天,將母船於船系為一體
標籤: 苗族 端午節 文化 傳統節日
“苗秀”文化簡介苗族人為何喜歡在衣服上刺繡
據介紹,苗族刺繡藝術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刺繡的特點苗族刺繡技藝最明顯的特點是各種刺繡資料的加工和手法的變化多樣。可見,苗族的文化與中華民族的上古歷史如此密切地纏繞一起。苗族的刺繡不僅熱烈奔放,而且蘊意著神秘悠遠的篇章。苗繡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
標籤: 苗族 苗族刺繡 中國刺繡 手工藝
苗族傳統藝術苗族剪紙的是怎樣流傳下來的
苗族刺繡一直沒有脫離部落徽記藝術的範疇,它主要用於服飾裝潢,與服飾的款式及其它裝潢構成不同支系成員的外形識別標誌。囙此苗族刺繡和剪紙的傳統紋樣,刻記了許多遠古文化和原始藝術的特徵,它眾多幻想性的奇妙形象,蘊藏著神秘的思維寓意。
標籤: 苗族 藝術 苗族刺繡 中國剪紙 文化 手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