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茶文化拉祜族“燒茶”和“烤茶”是怎樣的

1953年4月,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時,依照本民族的意願,把“拉祜”作為統一的族稱固定下來。拉祜族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羌人族系。明末時期,拉祜族有局部遷徙,最後定居於現在的分佈地區。拉祜族習慣燒茶,將一芽五六葉的新梢采下後直接在明火上烘烤至焦黃,再放入茶罐中煮飲。

據2000年雲南省人口普查統計,雲南省境內的拉祜族人口已達到44.76萬人,主要分佈在思茅、臨滄、西雙版納地區。1953年4月,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時,依照本民族的意願,把“拉祜”作為統一的族稱固定下來。1989年以後,經過考察和識別,又先後將散居各地的“苦聰人”、“老緬人”明確為“拉祜族”這一稱謂。

拉祜族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羌人族系。活動在甘肅青海地區的拉祜族先民,隨羌人南遷的一支,越過橫斷山脈,跋涉於四川西南部山河縱橫的古越郡一帶。唐代,拉祜族作為單一的族體見諸古代文獻。宋代,拉祜族聚居在洱海南部的巍山、彌渡之間。宋末,拉祜族分兩路遷至臨滄和景東以南一帶。

明末時期,拉祜族有局部遷徙,最後定居於現在的分佈地區。遷徙中,走得最遠的,已越過國境,到達中南半島的緬甸、越南、老撾、泰國等地的山區。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拉枯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同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部分拉枯族曾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習慣燒茶,將一芽五六葉的新梢采下後直接在明火上烘烤至焦黃,再放入茶罐中煮飲。

烤茶,拉祜語叫“臘紮奪”,是一種古老而普遍的飲茶方法。先將小土陶罐放在火塘上烤熱後,放人茶葉進行抖烤,待茶色焦黃時,即沖人開水煮。如茶汁過濃,可加入開水使之濃淡適宜。這種茶水香氣足,味道濃烈,飲後精神倍增。

糟茶也是拉枯族一種非常古樸而又非常簡便的飲茶管道。將鮮嫩茶葉采下後,加些水在鍋中煮半熟後,將茶葉取出置於竹筒內存放,飲用時,取出少許放在開水中煮片刻即飲用。這種茶水略有苦澀酸味,有解渴開胃的功能。

資料標籤: 拉祜族 文化 烤茶
本文標題: 拉祜族茶文化拉祜族“燒茶”和“烤茶”是怎樣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501656699732
相关資料
拉祜族有幾個“月亮節”?又都是怎麼過的
第一個月亮節是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元宵節在正月十五,這是新年裏第一個月圓的日子。有的地方晚上還有“迎月”的習慣,大家紛紛舉火炬上山去迎圓月。第二個是在二月十五,叫花朝,是花的節日。第三個是中元節,俗稱鬼節。下元節在十月十五,一年中最後一個月
標籤: 拉祜族 文化 下元節
葫蘆笙是啥?為何會是拉祜族的吉祥物
葫蘆笙的製作拉祜族的日常生活、生產勞動、逢年過節、紅白喜事等都離不開葫蘆笙。製作葫蘆笙在當地屬於勞動量較輕的手工藝,一般成年男子大多都會製作,師承關係以家庭為組織,傳男不傳女,代代相傳。總之,葫蘆笙是拉祜族的吉祥物,也是他們悠久歷史和民族文
標籤: 拉祜族 葫蘆 文化
拉祜族“蘆笙舞”是怎樣跳的?有著怎樣的風格
蘆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拉祜族與同屬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樣,崇拜葫蘆,把葫蘆視作祖先誕生的母體的象徵。男的吹笙,女的手拉手圍成圓圈其舞為蘆笙舞的基本舞蹈形式。拉祜族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分佈的瀾滄江以西地區,都跳蘆笙舞。拉祜族的樂器主要
標籤: 拉祜族 舞蹈 三弦
拉祜族衣服有何特點?拉祜族穿衣有何習俗
由於拉祜族人民喜歡自己織的布,國家每年還要調入大量的棉花和棉紗,供拉祜族人民自己紡紗織布。拉祜族婦女的服飾大體有兩種:一種是右開襟,兩邊開齊腰部高的岔口,衣長齊腳面的長衫。拉祜族男子頭戴帽子,也有全包頭者。拉祜族男人的服裝,多數穿無領對襟短
標籤: 拉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