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節日侗族的鬥牛節有什麼特點

鬥牛,是一項娛樂節目。而侗族文化中的鬥牛節,是為了慶祝豐收的喜悅,這項傳統節日在侗族已經傳承了上百年的歷史,如今,鬥牛節在侗族人民的心裡依舊非常的重要。鬥牛節體現出侗族人民的淳樸善良,以及對美好的願望的追求。“鬥牛節”是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節前,各自約好對手,作好鬥牛的準備。

鬥牛,是一項娛樂節目。而侗族文化中的鬥牛節,是為了慶祝豐收的喜悅,這項傳統節日在侗族已經傳承了上百年的歷史,如今,鬥牛節在侗族人民的心裡依舊非常的重要。鬥牛節體現出侗族人民的淳樸善良,以及對美好的願望的追求。

“鬥牛節”是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侗家喜歡鬥牛,村村寨寨都飼養著善鬥的“水牛王”。“鬥牛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二月或八月裏逢“亥”的日子裏舉行。節前,各自約好對手,作好鬥牛的準備。節日這天清晨,鐵炮三響,“牛王”在鑼鼓和蘆笙的樂器聲中進入鬥牛場。

這時一支支隊伍,手持金瓜、月斧,舉著各種旗幟,前呼後擁,繞場三周,算是“入場式”,也叫“踩場”。接著,各隊牽著自己的“牛王”,舉著火把,嚴陣以待。鐵炮一響,他們便將火把往前一拋,參鬥的兩頭牛從兩端四蹄騰空,沖了上去鬥作一團,難解難分。氣氛緊張熱烈十分壯觀。

每年農曆二月與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樓附近,乾淨通風,稱為“牛宮”。牛王有專人割草擔水拌料伺候,還要經常供給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體格碩大而健壯,渾身滾瓜流油,犄角粗壯尖利,象張開的鋼杈。

節前青年人吹著蘆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約”邀請對手。“送約”之後,便到“牛宮”前吹奏蘆笙,敬祭三日,替牛“養心”。節期一到,羣衆集匯於鬥牛場周圍,參賽“牛王”在蘆笙伴奏下開始“踩場”:青年手舉寫有“牛王”的“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氣十足。“馬牌”後緊隨舉著木制“兵器”的衛隊和鼓樂隊。

侗族人喜歡以鬥牛為樂,多在春秋之季進行,每年農曆二月、三月或八、九月逢“亥”之日為鬥牛節。

在這之前,青年們吹著蘆笙到外寨邀戰。在將要準備參戰的牛王圈前,人們鳴鑼吹笙放炮,祭祀通宵達旦。亥日的鬥牛場上人山人海,牛王營地裏,旌旗環繞、戒備森嚴,有若古代將軍佈陣。

鬥牛前,由德高望重的寨老頌《鬥牛詞》,宣佈鬥牛規矩。午時許,鬥牛隊伍輪流入場示威,手舞書著牛王美稱的“碼牌”者在前開道,敲鑼鼓吹蘆笙者隨之,刀斧手舉著金瓜斧頭,寨老著古裝持傘以護聖母英靈,後面的人群舉著旌旗擁著牛王在炮聲中入場。

牛王頭鑲鐵角、罩紅緞,背插令旗鶴尾,幾個後生牽著牛王在樂聲和歡呼聲中入場。人們護著牛王繞場三圈,高呼不止,這種儀俗稱“踩堂”。

踩堂完畢,鬥牛便正式開始了。若是一方敗了,姑娘們就跑去將“敗將”的旌旗奪去,接著是勝利者以威武的姿態再次入場示威。待約定的牛王都鬥過,鬥牛也就結束了。

有時“敗將”還會被殺掉,全寨出錢重新飼養新的“牛王”。幾天後姑娘們送還敗者戰旗,受到小夥子們盛情的款待,並陪著他們唱侗族大歌,臨別奏笙歡送,還贈贖旗彩禮。

相傳古時候人們種稻插秧卻不會移栽,這時有兩頭水牯牛跑到秧田裏打起架來,將秧田踩壞,主人沒法,只有從較密的田裡移出一些秧來插滿。收穫季節這塊田豐收了,人們從此學會了插秧。為紀念這一農活上的大事,人們牽來兩牛相鬥,從此相沿成習。

本文標題: 侗族節日侗族的鬥牛節有什麼特點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501316968343
相关資料
侗族舞蹈侗族蘆笙舞有什麼特點
侗族文化是一種很原生態的文化,無論是節慶日還是舞蹈活動,大多都來自侗族人民對生活與自然的啟發。看一看惟妙惟肖的侗族蘆笙舞,你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蘆笙舞是侗族文化的有聲表現。舞蹈氣氛熱烈而歡快,現已成為侗族群眾在稻穀收穫後至來年春播前農閒
標籤: 舞蹈 侗族
侗族節日侗族的靚女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
而在侗族文化中也有一個靚女節,不過侗族的靚女節不同於乞巧節。侗族靚女節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是為了紀念侗族英雄而延續下去的文化習俗。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湘、黔、桂等地區侗族的“靚女節”。這個節日相傳是為紀念侗族英雄的。“靚女節”是每年春耕結束
標籤: 侗族 中國少數民族節日 中國節日
侗族節日侗族的薩瑪節是怎麼來的
侗族薩瑪節流傳於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從江縣及周邊的侗族地區,主要以榕江縣車江侗族薩瑪節為代表。“薩瑪節”是侗族現存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一般只允許已婚的婦女和少數德高望重的寨老參加,被人們稱之為“侗族的婦女節”,是侗族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風俗的遺
標籤: 侗族 中國節日 文化
侗族信仰侗族的信仰是什麼
侗族信仰文化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侗族是一個山地民族,對大自然的崇拜,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隨著歷史的發展行程,又多了很多信仰。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無論是山川河流、古樹巨石、橋樑、水井等,都視為有神靈之物,都是崇拜的對象。侗族人相信
標籤: 侗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