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服飾普米族男女服飾簡介

春天她們穿用條絨縫製、領和衣邊鑲嵌金銀邊的夾衣,稱金邊衣服,這就是解放前最好的服裝了。這種裝束與文獻記載一致。也有些普米男子剃光頭,僅在頭頂留一撮發,編成辮子,盤於頭頂。近幾十年流行戴盆簷禮帽,有的還鑲金邊。隨著社會的發展,普米族服飾發生了一些變化,傳統服飾一般不太流行,被各種新式時裝取而代之。

青年婦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現代大多用棉布;過去多喜歡白色,現在喜用白黑紅等多種顏色;右面開襟,下襟較短,窄袖高領。春天她們穿用條絨縫製、領和衣邊鑲嵌金銀邊的夾衣,稱金邊衣服,這就是解放前最好的服裝了。

成年婦女都披皮披肩,通常是用山羊皮、綿羊皮、犛牛皮製成的,以山羊皮的為貴,披肩大多選用潔白的毛皮製成,美觀大方。在披肩上結兩根帶子,系在胸前,白天可防寒,坐時當墊坐,睡時當褥子。蘭坪、維西一帶的婦女,則常常佩帶色彩鮮豔的披肩,腰系疊綴花邊的圍腰布。

普米青壯年男子穿短上衣,有開襟,用銀質鈕扣,穿肥脚褲子,大多喜用黑色,少數用藍色,外邊穿一件長衫,束腰帶;喜用白羊毛製作腰帶,兩頭繡花,纏麻布裹腿,穿皮鞋,春天穿草鞋。

男子留長髮,也用絲線把假髮包纏在頭上。這種裝束與文獻記載一致。也有些普米男子剃光頭,僅在頭頂留一撮發,編成辮子,盤於頭頂。

男子戴的帽子比較講究,樣式也較多,有戴帕子的,也有戴圓形氈帽子的。近幾十年流行戴盆簷禮帽,有的還鑲金邊。男子的裝飾品有手鐲和戒指,有的也戴耳環,但僅紮左邊一個耳朵眼;佩戴長刀和鹿皮口袋,內裝火鐮、火鏡、火草、火石等取火之物。

不滿十三周歲的兒童,過去一律穿開襠長衫,衣褲連為一體,腰間系一根帶子,要到十三歲,舉行成年禮後,才正式穿著衣褲。隨著社會的發展,普米族服飾發生了一些變化,傳統服飾一般不太流行,被各種新式時裝取而代之。

資料標籤: 時裝搭配 普米族
本文標題: 普米族服飾普米族男女服飾簡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99334096499
相关資料
普米族飲食普米族飲食文化簡介
普米族麵食類食品的加工管道主要有烤制和煮制兩種,各種糧食都可以加工成粉,成年人常食用較硬的烤粑粑,老人和兒童常食用烤稀面餅,普米人也常吃煮面片。普米族食用肉類食物的數量較大,主要是猪、牛、羊、雞肉,以猪肉為主。
標籤: 普米族 猪膘 飲食文化 烹飪技巧
普米族習俗趣味橫生的普米族婚俗
普米族長期保留著獨具特色的婚姻習俗。過去,普米族的婚姻主要由家長包辦,實行姑舅姨表優先婚。普米族的家庭婚姻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青年男女大多實行了自由婚姻。此後,夫妻間只能秘密往來,直到生下第一個孩子後才能到丈夫家居住。美味佳餚中,普米族特有的
標籤: 普米族 婚禮 婚姻
歐米族習俗普米族獨特的走婚習俗
四個普米族村寨的主體婚姻形態從結婚向走婚轉變的同時,伴隨著母系制大家庭的普及和子女歸屬原則的變化。實行走婚的,子女歸屬於母親所在的家庭,由母親所在家庭進行撫養、教育。如果夫妻雙方是“女到男家”的嫁娶婚,無論丈夫家裡其他成員是走婚還是結婚,這
標籤: 普米族 婚姻
普米族建築普米族民居特點簡介
普米族傳統房屋為純木結構,用直徑12釐米左右的去皮杉木,四角探頭垛成木牆,一米長左右的順木紋劈成的木板瓦,從屋簷向屋脊一層一層搭頭鋪成人字形屋頂,當地人稱這樣的房子為木楞房、木壘子。正房四角立柱,中央豎一大柱,稱擎天柱,意為神靈所在之處,有
標籤: 建築 普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