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文化德昂族語言文字有何特徵

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1985年9月21日起更名為“德昂族”。德昂族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該民族除說本民族語外,還能講附近民族的語言,如傣語、漢語、景頗語和佤語等。德昂族語言有如下幾個特點:從音位上看,有31個輔音比特;母音9個,都有長短之分,共有18個母音音位。

德昂族是雲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先民最早居住在怒江東岸、瀾滄江西岸的保山一帶,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統治,逐步向西南方向的緬甸西北部遷徙,定居在緬甸西北部及與中國交界一帶的深山中。德昂族曾被中原王朝稱為“樸子”、“茫人”等稱呼,因其分佈在古代濮人西南方向,被中原王朝草率地歸類到“百濮”一類的民族中。德昂族先民在隋唐時稱為“茫蠻”、“撲子蠻”、“望苴子蠻”,他們先後臣服於漢、晋及南詔、大理國,元以後成為傣族土司的屬民。

德昂族絕大多數與景頗、漢、傈僳、傣等民族交錯分寨雜居,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清代史書稱之為“崩龍”,新中國成立後民族識別時沿用了這個名稱。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1985年9月21日起更名為“德昂族”。德昂族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該民族除說本民族語外,還能講附近民族的語言,如傣語、漢語、景頗語和佤語等。德昂族語言(以南傘硝廠溝為例)有如下幾個特點:(1)從音位上看,有31個輔音比特;母音9個,都有長短之分,共有18個母音音位。(2)從語音結構看,德昂族的音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一般音節或叫主要音節;一類為附加音節或叫次要音節。

一般音節的結構有聲母49個,又有兩種情况:所有31個輔音音位均可單獨作聲母;複輔音聲母又有雙唇塞、舌根塞音與I結合;雙唇塞、舌根塞音與r結合;雙唇塞音與j結合;舌根塞音與V結合四類。

有韻母159個,其中單元音韻102個,複元音韻57個。次要音節的結構是在主要音節之前,一種是出現在主要音節的聲母為其同部位的輔音前;一種在輔音之後,通常有弱化母音(音節)。

資料標籤: 德昂族 文化 母音
本文標題: 德昂族文化德昂族語言文字有何特徵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97783389384
相关資料
德昂族歷史德昂族民族簡介
德昂族,又稱“崩龍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共和國交界地區的少數民族。而中國德宏的德昂族則自稱“德昂”,臨滄的德昂族自稱“尼昂”或“納昂”。中國境內約有1.6萬德昂族;緬甸境內有30萬左右的德昂族,並擁有3000千人左右的武裝部隊“德昂
標籤: 德昂族 文化
德昂族服飾德昂族服飾有何民族特色
德昂族的服飾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男子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德昂族認為,靚女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緻,越說明她聰明能幹、心靈手巧。此
標籤:
德昂族舞蹈為何說德昂族的舞蹈很奇葩
佛鼓舞,佛鼓,意為“佛”之鼓,德昂語稱“耿冷牙啪拉”,是佛爺(和尚)專門保管,並經佛爺準予才能使用的鼓。隴川縣稱佛鼓舞為抬鼓舞。以兩男子用竹棍將鼓抬起,行走於舞隊前列,一人雙手各執一校敲擊起舞。
標籤: 舞蹈 德昂族
德昂族居室文化和茶文化都有何特點
居室文化德昂人的住房普遍為幹欄式建築,有較高的建築水准。集體竹房建築在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德昂地區仍保留父系大家族,同一父系祖先的有血緣關係的後代共同居住在一所大房子內。這是德昂人傳唱已久的古歌。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飲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
標籤: 德昂族 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