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如何?它經過了怎樣的發展和演變呢?

說起黃梅戲,很多人都會想到《天仙配》、《牛郎織女》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不過關於它的發展歷史你知道嗎?這時期中國一直處於相對動亂的時期,而黃梅戲是屬於民間的戲曲,這也是為何黃梅戲中的很多曲目表達的思想是人民反對封建統治和階級壓迫的原因。黃梅戲的類別主要有花腔和平詞。到了全國解放後,很多地方也都有黃梅戲班社的演出活動。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說起黃梅戲,很多人都會想到《天仙配》、《牛郎織女》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不過關於它的發展歷史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黃梅戲,曾經也叫黃梅調或採茶戲。說起黃梅戲的起源,其實早在唐朝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元兩代的影響,逐漸有了戲曲的雛形,黃梅戲中唱詞的長短句式及宮調,很有元曲、宋詞的風格,從這裡也可以窺探出黃梅戲演變的歷史。不過,雖然有了雛形,但和現代的黃梅戲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黃梅戲發展最快的階段是清朝末期到解放前的時期。這時期中國一直處於相對動亂的時期,而黃梅戲是屬於民間的戲曲,這也是為何黃梅戲中的很多曲目表達的思想是人民反對封建統治和階級壓迫的原因。

黃梅戲的類別主要有花腔和平詞。花腔的藝術特點體現在調式色彩的明朗化、舞蹈化、口語化,情感表達非常直接。而平詞是正本戲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敘述,對情節的描寫比較清晰,唱法也更加的流暢。

黃梅文曲戲的傳統演唱形式是坐唱,無論街頭巷尾、茶館酒樓,只要有一條板凳就可以演唱,不僅可以自拉自唱、兩人對唱,也可以多人分角色演唱。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表演活動的變化有關係,最開始黃梅戲並沒有表演團體,以單人、雙人居多,表演的曲目也以山歌、茶歌、採茶燈、花鼓調為主,道具更是可有可無;之後隨著表演形式的增多,黃梅戲中新增了不少更具有故事情節的戲曲,如二小戲、三小戲等等,這時候,黃梅戲已經有了班社的雛形,算是半職業的演唱班子。不過隨著黃梅戲的發展,黃梅戲漸漸的走出了農村,得到了更多城市人的喜愛,此時的黃梅戲班社已經比較成熟,不僅劇碼非常多,而且形式正規、行當齊全。到了全國解放後,很多地方也都有黃梅戲班社的演出活動。

到了近現代,黃梅戲不僅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趙桂英》、《慈母淚》等傳統劇碼,還創作了《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等一系列的新劇碼。其中很多劇碼都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資料標籤: 黃梅戲
本文標題: 黃梅戲起源如何?它經過了怎樣的發展和演變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95086244903
相关資料
中國智慧故事之楚人過河,這篇故事有什麼哲理啟示?
但是別的國家因為軍隊和國力都不如楚國,只好忍氣吞聲,對他的無恥行為感到無可奈何。這天,楚王又下令:即日挑選精兵良將襲擊宋國。但是去宋國要經過一條很寬很深的大河。原來量測時是可以渡過去的,現在河水已經上漲了,而楚國人還是按照舊的標誌渡河,囙此
標籤: 楚國 哲理 歷史 東漢 漢朝 西漢
中國智慧故事之楚王葬馬,這篇故事有什麼哲理啟示?
楚王命令全體大臣致哀,準備用棺椁裝殮,一切排場按大夫的葬禮隆重舉行。左右大臣紛紛勸諫他不要這樣搞,楚王非但不聽,還下了一道通令:“誰敢為葬馬向我勸諫的,一律殺頭。”楚王這時終於恍然大悟,知道這是優孟在含蓄地責備他,便說:“我的過錯就這樣大嗎
標籤: 楚王 歷史 哲理 優孟 春秋戰國 秦朝
中國智慧故事之所求何奢,這篇故事有什麼哲理啟示?
齊王派淳於髡去趙國請救兵,攜帶黃金100斤,車馬10輛作為出兵的交換條件。讓淳於髡帶著這些東西到趙國求救。趙王看到這些東西後,立即撥給齊國精兵10萬,戰車千輛星夜趕來齊國解圍。楚國得到消息,連忙星夜撤兵回國。
標籤: 淳於髡 哲理
中國智慧故事之陪葬何益,這篇故事有什麼哲理啟示?
後來太后染上重病,一病不起,臨死前越想越捨不得魏醜夫,便下了一道命令:要魏醜夫為她陪葬。魏醜夫嚇得面無人色,大臣庸芮便對太后說:“死人還有知覺嗎?”庸芮看看太后的臉色,“要是死人還有知覺的話,那麼先王積怒也應該很久了,太后到了陰間連請罪還來
標籤: 魏醜夫 哲理 庸芮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