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黃花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古代未出嫁的女孩為何被叫做黃花閨女?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人們叫女孩都會叫黃花閨女或者是大家閨秀,當然了,確實如此,那麼,為什麼古代會叫女孩為黃花閨秀呢?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都喜愛在臉上“貼黃花”。“貼黃花”是少女特有的妝容,囙此,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詞。所以,“黃花閨女”也喻指沒有過性行為的年輕女性。

對黃花閨女這個稱呼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人們叫女孩都會叫黃花閨女或者是大家閨秀,當然了,確實如此,那麼,為什麼古代會叫女孩為黃花閨秀呢?其實,這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當時的女孩們喜歡用貼黃花的管道來裝潢打扮自己。

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都喜愛在臉上“貼黃花”。黃花就是用採集的花粉,做成黃色的粉料,再用薄芝片、雲母片、蟬翼、魚鱗、蜻蜓翅膀等剪成各種花、鳥、魚的形狀,沾滿黃粉之後將其粘貼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也有用黃顏色的飾粉直接在額上或臉頰兩側畫上各種花紋的。“貼黃花”是少女特有的妝容,囙此,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詞。南朝陳後主《采蓮曲》中雲:“相催暗中起,妝前日已光。隨宜巧注口,薄落點花黃。”北朝民歌《木蘭辭》裏,木蘭恢復女兒打扮的一個標誌就是“對鏡貼花黃”。

可見貼花黃是古代少女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裝扮。

按照風俗,少女出嫁後就要另作一番打扮,囙此古代民間有俗諺說:“今朝白麵黃花姐,明日紅顏綠鬢妻。”時間久了,“黃花”兩字顛倒用在“閨女”一詞前面,構成了“黃花閨女”一詞,這一用法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詞。

同時,“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所以,“黃花閨女”也喻指沒有過性行為的年輕女性。

貼花黃的來歷

關於貼花黃的來歷,宋代李昉等撰《太平禦覽》卷三十《時序部·十五·人日》引《雜五行書》中曾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南朝某年農曆正月初七這天的下午,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中的花園裏嬉戲。不久,壽陽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使躺臥在含章殿的房檐下小憩。當時正是梅花盛開時節。陣陣風過,將樹上的梅花片片吹落,有幾瓣梅花恰巧掉在公主的額頭上。公主臉上的汗將梅花漬染,留下點點劃痕,公主被劃痕襯得更加嬌柔嫵媚。

皇后見了,十分喜歡,就讓壽陽公主保留著它,三天后花痕才消失。

從此以後,愛美的壽陽公主便時常摘幾片梅花,粘貼在自己前額上。宮女們見了,個個都非常羡慕,並跟著效仿起來。

不久,這種被人們稱為“梅花妝”(或簡稱“梅妝”)的妝飾管道便在宮中流傳開來。後來又進一步流傳到了民間。可是,臘梅花的開放是有季節性的,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於是,有人便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花粉做成黃色的粉料,再根據自己的愛好,在額頭或兩頰畫上各種花紋。

事實上,花木蘭所處的北朝要早於南朝的劉宋。囙此,貼花黃的風俗可能在東晉之前就有了。

資料標籤: 梅花 壽陽
本文標題: 貼黃花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古代未出嫁的女孩為何被叫做黃花閨女?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95073635333
相关資料
中國的“元旦”是怎麼來的?歷史上的元旦是哪一天?
中國歷史上其實也是過“元旦”的,不過日期卻不盡相同。中國歷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然而關於“正月”的日期並不一樣。等到秦始皇大一統後,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這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早的元旦了。新中國成立後,則正式把西曆1月1日稱
標籤: 元旦 歷史 中國古代史
平安夜為何要吃蘋果呢?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還有兩天就到平安夜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平安夜為何要吃蘋果。雖然中國的耶誕節是來自西方,但是平安夜吃蘋果、送蘋果的習俗卻不是國外傳來的,西方的平安夜並不是吃蘋果,或者說全世界只有中國過平安夜才吃蘋果。隨著耶誕節流傳進中國,平安夜這個傳統自
標籤: 平安夜 蘋果 中國習俗 平安 耶誕節
什麼是冬至?冬至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特殊的寓意嗎?
什麼是冬至冬至是24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理論是上是最冷的一天,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這一天過後也就預示著真正的寒冬就要來臨了。
標籤: 冬至 文化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是很多人要的問題?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冬至吃餃子的寓意寓意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除了北方吃餃子,南方還有吃湯
標籤: 冬至 張仲景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