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鄉賢文化的演變發展過程,鄉賢文化有何作用?

鄉賢指的是品德、才學為鄉人推崇敬重的鄉紳,在漫長的歷史行程中,鄉賢文化也逐漸形成。直到近代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群眾與鄉賢之間的衝突逐漸尖銳化,才推動了鄉賢文化的衰落。

鄉賢指的是品德、才學為鄉人推崇敬重的鄉紳,在漫長的歷史行程中,鄉賢文化也逐漸形成。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鄉賢一般具有豐富的學識和較高的地位,是當地百姓心中崇敬敬仰的人。在那個皇權無法直接觸及基層的大一統時代,基層的治理容易出現空缺。此時,鄉賢的出現則順利地補比特,形成上傳下達、為當地百姓代言、與政府溝通的重要角色。

一、鄉賢文化的演變發展歷程

鄉賢文化在中國出現的時間較早。鄉賢文化自西漢時期產生以來,就是與國家人才選拔制度——察舉、科舉——共同形成的,鄉賢群體可以溝通政府和群眾,同時協助政府管理群眾。

直到近代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群眾與鄉賢之間的衝突逐漸尖銳化,才推動了鄉賢文化的衰落。

1、鄉賢文化的萌芽與產生——民間精英

西周雖然並未出現鄉賢的制度或者文化,但是從西周官學制度的設定,可以大概得知中國古代人才培養、選拔的基本狀況:有一部分沒能被選擇進入官府的精英就留在民間。這一部分留在民間的“知識份子”就逐漸成為民間的領袖,這可以看作是“鄉賢”的雛形。

鄉賢最早出現於東漢時期,這和漢朝的選官制度密不可分。漢朝時期採用“察舉制”選拔人才:地方長官按照“孝廉”的標準推薦合適人選送入太學培養,然後擇優分發各地為官。鄉賢是在民間儲備的人才,經過征辟薦舉,形成民間人才儲備對政府官員的有效補充。

2、鄉賢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未仕之人的另類當官之路

明清時期由於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過多,再加上歷代帝王不乏通過“恩科”等特殊的科舉選拔管道新增錄取人數,導致整體上科舉錄取總數不斷放寬,錄取人數逐年增多。

但是,錄取人數的新增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順利得到官職。“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其他大部分獲得了科舉功名的人只能“候補”。於是有相當多的“候補人員”就長期留在鄉間。通過科舉考試而沒有官職實缺的進士、舉人和秀才,再加上辭官或者告老還鄉的官員、九試不第的知識份子,共同組成了鄉約這樣一個群體。

這些人長期學習儒家“修己治人”之學,是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再加上他們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所以可以教書育人、代人書寫信件訴狀,也可以調解糾紛。因而一部分人以掌握的知識資源而獲得更多土地、人力等資源,而成為鄉紳。

3、近代鄉賢制度的衰落——社會變動的結果

近代以來,西方資本進入中國之後,打破了原本政府、鄉賢和農民之間的均衡關係,引發了三者之間關係的惡化。

原本只是鄉賢(地主階級)和普通鄉民(農民)分得的財富,有相當一部分被西方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可是地主並不希望自己的財富受到損害,所以也掠奪農民的財富。農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收入經不起如此的搜刮,所以地主和農民無形中發展成勢同水火的關係。

原本農民對鄉賢的態度是尊敬和聽從的,但是經濟破產導致農民生存困難加大,也導致農民對鄉約態度的轉變。鄉紳與農民之間原本的相互幫助、相互信任的和睦關係,演變成現在敵視的甚至衝突的關係,這是在近代中國經濟制度和經濟關係發生宏觀變動帶來的必然結果。

傳統產業的農民是最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破產之後的農民,一些成為魯迅筆下的阿Q;一些成為革命者。鄉賢群體也在發生分化,一部分沒有經濟能力的,突變成魯迅筆下窮困潦倒的孔乙己;另一部分有經濟能力的鄉紳,蛻變為將孔乙己腿讓利的丁舉人、殺掉阿Q的趙太爺;還有一部分鄉賢向現代工業轉型,逐漸發展成為民族資本家。

受到壓迫到農民不斷地組織反抗對抗鄉賢等地主階級的剝削。而鄉賢為了穩固地方穩定和維持管理,勢必要組織武裝力量。比如組織團練等。但是組織武裝的開銷卻是從農民手上收來的稅。於是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農民反抗鄉賢,鄉賢增加稅收以支付武裝維穩,農民被剝削地更狠,反抗愈加激烈。

在這樣的整體背景下,尖銳的對立導致鄉賢在群眾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無法有效代表群眾,也承擔溝通政府和群眾的責任,最終鄉賢和農民异化為勢同水火的兩個階級。

4、鄉賢與鄉紳的异同

鄉紳和鄉賢關係非常密切,存在很大的交集,但是二者不是完全相等的兩個群體,其中有一些具體的要求對其進行區別。比如,鄉紳必須具有社會地位,同時也要求經濟實力必須作為考量標準。而鄉賢則首先是從其道德水准進行考察,經濟因素不是十分重要。可以簡單來說,有才必是鄉紳,有德定是鄉賢。

二、鄉賢文化的作用

1、鄉賢——鄉民的代言人

在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期,由於鄉賢多是參加過科舉考試,所以具有相當的知識水准,可以看作是國家在民間的人才儲備,同時承擔了“為生民立命”的責任,代表群眾,因而得到了群眾的尊重和愛戴。

在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裏,知識份子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再加上通過在鄉里的架橋鋪路、賑濟救災、創辦學堂等善行義舉,鄉賢精英獲得了當地鄉民的信賴和認可。這種信賴和認可正是鄉賢可以承擔代表群眾的責任的來源,從而順理成章地擔任農民的利益代言人,也承擔起代表分散農民和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樑作用。地方鄉紳、鄉賢群體,通過這種地域性、學術性的聯系。

同時,一旦面對地方政府長官的不合理要求,鄉賢群體還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脈——比如同門師兄弟、同鄉的其他鄉賢等勢力,進而尋求更高權力的關注和支持,甚至有的問題還會得到最高當局的重視。最後,雙方將會達成某些協定,地方乃至中央政府可能會改變它的命令,事情也會得到解决。

2、承上啟下、溝通群眾與官府

過去很多地方事務都是靠鄉賢們維持的,在傳統社會裏“王權不下縣”,縣裡基本是社會自治。縣衙門裡沒幾個人,鄉賢們在維持地方自治和社會和諧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如果地方能够培養一批鄉賢,對於維持地方和諧是很有現實意義。

鄉賢士紳在封建王朝時代是歷朝歷代皇權在基層的代理人,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帶領基層的普通百姓參與了與皇權的對抗,維護基層鄉村和自己的利益。囙此形成了一種上傳下達的模式。鄉紳在這裡具有實際掌握基層的權力。

鄉賢紮根於鄉土社會,但大多來源於士紳階層。士紳鄉賢階層作為在皇權與基層之間上傳下達的中間過渡身份,上可向上傳達底層聲音,向下可以協助皇權治理基層,是維持國家集權的重要通道。皇權進鄉必須經過士紳的選擇和監督,通過士紳階層才能實現穩定地方的國家治理目的。

皇權作為隱蔽的體制在場者,其對鄉村社會的治理,也可說是無為政治,以無為的方法來管理鄉村的政治,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節約成本,减少地方或者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基層事務所耗費的時間、人力物力。分析傳統中國政治管理智慧,應該看到國家之所以自始至終都有存在的必要,即在於它能發揮維護社會秩序正常運作的功能。

一方面鄉賢凝聚地方群眾的共識,得到其認可,代言其共同利益,另一方面政府樂於鄉賢發揮溝通群眾的作用,將適合鄉賢做的、自己做不好的問題交給鄉賢群體,從而形成政府、鄉賢和群眾之間的良性關係。

三、結語

在鄉村的傳統秩序受到衝擊、傳統社會紐帶越來越鬆弛的情况下,如何讓鄉土社會更好地粘合起來,讓社會轉型中的個人和家庭得到社群的關注,讓“風箏不斷線”,讓人走得再遠也不至於“失魂落魄”、沒有認同感,鄉賢就是能起到這種作用的關鍵人物。

鄉賢大都對傳統和現代有較為全面的瞭解:一方面,他們紮根本土,對我國傳統文化和鄉村情况比較熟悉;另一方面,他們具有新知識、新眼界,對現代社會價值觀念和知識技能有一定把握。

現代鄉賢成了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樑,讓傳統與現代有了“可譯性”。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周邊的人,用村民們能够接受的管道來傳遞現代知識,讓現代的法律和契約精神與傳統的價值和倫理得以協調。

傳統的鄉賢作為基層群眾的代表,也是統治階級維持基層穩定的重要代理人。而現代社會也需要“鄉賢”來帶領鄉村,團結民心,指引方向。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探索鄉賢文化的演變發展過程,鄉賢文化有何作用?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94804763973
相关資料
唐代的飲食習俗是如何變化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飲食管道的變化發展是社會變化的縮影,分食與合食為適應不同的時代需要而產生變化。唐朝時期的飲食習慣發生變化,這一變化與當時桌椅用具的更新和飲食行業的繁榮發展密不可分。
標籤: 唐朝
探索唐代的詩酒文化,詩酒之風為唐朝帶來了什麼?
要想研究唐朝的酒文化,我們不妨從唐朝的詩入手。唐朝的詩酒之風可見一斑。而這時的唐朝,社會安定,政治穩定,這為唐朝酒文化的發展奠定了物質保障和向外發展的動力。唐朝的詩酒之風引起的是一個朝代風俗的變遷,時人皆好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唐朝的詩
標籤: 酒文化 李白 唐朝
唐代的酒有哪些分類?當時的酒宴習俗是怎樣的?
酒的品種有很多,還有酒宴上的各種文化習俗,這也體現了唐朝酒文化發展的程度。唐朝時期在酒宴這方面是很有講究的,其實古人就是講究禮法的,在酒宴之前先是要入席。但是唐朝跟宋朝喝酒的管道與現代人是有些不一樣的。在唐朝時期巡酒。
標籤: 唐朝 中國習俗 酒文化
唐代酒文化為什麼那麼繁榮興盛?哪些原因造成的?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為繁榮璀璨的朝代之一,其文化種類异常繁多且燦爛,詩歌文化更是一度達到鼎盛時期。在唐朝文學繁榮發展的推動下,酒文化也愈發繁榮,吸引了不同群體的青睞。那麼,大唐時代的酒文化為什麼會那麼興盛呢?
標籤: 酒文化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