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胄之後的諸葛恪,為何會被全家抄斬?

在這位兄弟擔任大將軍期間,東吳對外作戰慘敗、損兵折將,對內朝綱混亂、怨聲載道,淪為眾矢之的,最終被舉家誅殺。憑藉這次堪稱完美的表現,諸葛恪加封威北將軍、都鄉侯,逐漸成長為東吳軍隊中的青年俊傑。在得知吳軍實情後,魏軍大舉壓上,無力抵抗的諸葛恪只得撤退。諸葛恪父子三人的首級在建業示眾期間,“觀者數萬,詈聲成風”。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諸葛恪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說到被人高估的歷史人物,也許很多朋友首先會想到紙上談兵的趙括。其實,比趙括更配得上這一形象的大有人在,比如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

在這位兄弟擔任大將軍期間,東吳對外作戰慘敗、損兵折將,對內朝綱混亂、怨聲載道,淪為眾矢之的,最終被舉家誅殺。可以說,重用諸葛恪,也許是東吳大帝孫權一生中最大的失誤。

諸葛恪是東吳大將軍諸葛瑾的大兒子、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侄子,典型的貴胄之後。他在小時候就被視為東吳的頭號天才神童。《三國志·卷六十四》用了大篇幅來描寫他年少時的聰慧。

諸葛瑾臉長得比較長,所以經常被人拿來開玩笑。在一次宴會中,孫權突然興起,讓人牽來一頭驢,然後在其臉上貼了個紙條,上面寫著:“諸葛子瑜”。說實話,孫權作為堂堂一國之主,公然對下屬人身攻擊,確實不怎麼道地。但看到父親被羞辱,諸葛恪並沒有惱怒、悲傷,而是拿來筆,在下麵加了兩個字:“之驢”。一時間滿堂大笑,孫權也被逗樂了,隨即把這頭驢送給了諸葛恪;

又有一回,孫權問諸葛恪:“你叔父諸葛亮和你父親相比,哪個更强?”這明擺著找茬,畢竟諸葛丞相可是當時公認的一流人物;但諸葛恪吃著東吳的飯,不能砸東吳的鍋。只見他斬釘截鐵的說:“我父親强些。”孫權問為啥,他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我的父親知道該為什麼人做事,叔父卻不懂,當然是我父親强。”這馬屁拍得孫權非常舒坦,當場笑的合不攏嘴。

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總之,他從小就反應敏捷、能言善辯,甚至能碾壓一眾官場老江湖。囙此,愛才的孫權也有意栽培這個後起之秀。

為了磨練諸葛恪,孫權起先刻意安排他擔任節度一職,主要工作是掌管糧草、處理公文,有點像如今的文秘。堂堂青年才俊,怎麼可能甘心做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業務?於是諸葛恪主動請纓,要求去丹陽地區平定動亂、徵調兵員。

這可是個苦差。那時的丹陽,可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的代名詞,當地的山越人生性好鬥、不聽管束,一有不如意就聚眾造反,向來讓東吳朝廷頭疼不已。而當聽說兒子如此爭強好勝,諸葛瑾不禁歎息:“恪兒不自量力,將使我們遭滅族之禍啊!”

而孫權則滿口答應,饒有興趣地看看這個小青年到底有什麼能耐。

諸葛恪到達丹陽,並沒有立即帶兵圍剿逃進山裡的山越人,而是分派各支隊伍守住關鍵據點、按兵不動。等到糧食收穫時,他搶先派人把莊稼收割一空。山裡的山越人坐吃山空,而通往居住點的道路又被掐斷,又累又餓之下,陸續有人出山投降。

而對於投降的山越人,諸葛恪敞開大門收留,嚴令軍隊不得傷害、拘留,甚至還處死了幾個違背軍令的東吳將士。於是,山越人逐漸大膽的全部走出山歸順,諸葛恪兵不血刃,既平定了困擾東吳多年的山越之患,還一舉為東吳組織起十萬潜在兵源。

憑藉這次堪稱完美的表現,諸葛恪加封威北將軍、都鄉侯,逐漸成長為東吳軍隊中的青年俊傑。上大將軍、丞相陸遜死後,諸葛恪接替了這位大佬的職責:“遷大將軍,假節,駐武昌,代遜領荊州事”,其在孫權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當然,孫權如此重視諸葛恪,並不是簡單的欣賞其才華,而是有更深層的打算。

東吳雖偏居一隅,但朝廷裏山頭林立,大致分為三類:孫氏宗族,江東本地世家大族,外來士族。而之前的三任大員周瑜、魯肅、陸遜都是第二類,孫權自然不願意坐視這種局面長期持續下去,他尤其擔心在自己百年之後,年輕的兒子會被世家大族架空。

囙此,孫權在執政後期經常針對勞苦功高的陸遜;而作為外來士族的代表,諸葛恪無疑是他用來制衡江東本地士族的有利支撐點。

西元252年,孫權去世前,任命諸葛恪為大將軍、太子太傅,連同孫弘、滕胤、呂據、孫峻,一同擔任輔政大臣。

但孫弘一向跟諸葛恪不和,孫權剛死,他就想假傳聖旨除掉諸葛恪。但孫氏宗室、侍中孫峻站在諸葛恪一邊,在他的幫助下,諸葛恪成功反殺孫弘,從此大權在握。

初期的諸葛恪,對內對外都出手不凡。

對內,他取消監聽制度、裁除軍政冗員、减免賦稅、取消貨運關稅,各項政事都以百姓的利益為出發點。一時間,“眾莫不悅”,每次諸葛恪外出,百姓都伸長脖子、踮起脚觀望,就像如今的小姑娘們圍觀心目中的偶像。

對外,諸葛恪也一掃東吳長期以來的頹勢,在西元252年10月主動北進,以四萬兵馬擊敗七萬魏軍,殺死敵將桓嘉、韓綜,斬首、淹死魏兵數萬人,繳獲車輛、牛馬驢騾各數千,物資軍器堆積如山。

憑藉這一仗,諸葛恪的威望達到頂點,他被加封陽都侯、荊州/揚州牧、都督內外諸軍事的他,儼然有些叔父諸葛亮的風範。

但初期的順利,也讓諸葛恪產生了輕敵思想,他甚至產生了趁熱打鐵、進一步穩固自己威望的想法。就在第二年春,他提出再次北伐,朝中多位大臣提出反對,他們的理由也很客觀:將士勞困、民力疲弊,國力有限;而且東吳向來善於憑藉水軍優勢進行防守,與曹魏主動展開野戰並沒有勝算。

但自負的諸葛恪執意徵調了20萬大軍北伐,“百姓騷動,始失人心”。

果不其然,面對早有準備的魏軍,吳軍圍攻新城好幾個月沒取得任何進展,天氣炎熱,將士們疲憊不堪,加上水土不服,大半將士身患腹泄,以致於雙腿浮腫、死傷遍地。各營軍官每天前來彙報這一情況,被諸葛恪認為是妖言惑眾、蠱惑人心,要將他們殺頭治罪,於是再也沒人敢說實話。

對於軍事進展不順,諸葛恪感到惱羞成怒,甚至把這份憤恨轉移到部下身上。將軍朱异只是就戰事表達了一點不同的看法,就被暴怒的諸葛恪剝奪兵權;都尉蔡林多次獻計被拒,憤而臨陣投奔魏軍。

在得知吳軍實情後,魏軍大舉壓上,無力抵抗的諸葛恪只得撤退。那些病傷的吳軍要麼死在路邊、坑溝,要麼被魏軍俘虜,全軍上下呼天搶地、處境悲慘。

面對自己造成的這一人間慘劇,諸葛恪卻安然自若,無視催他回師的詔書,慢悠悠的退到潯陽後,甚至還準備在當地修建莊園。

經過這次尷尬的慘敗,無數東吳百姓家破人亡,朝野上下一改以往對諸葛恪的信任,逐漸變得心懷不滿:“由此眾庶失望,而怨黷興矣”。

但諸葛恪不僅不知反省,為了遮羞,他甚至試圖憑藉手中的權力强行壓制异己、鞏固自己地位。

在威風凜凜的回到大將軍府後,他召來寫詔書催他回師的中書令孫嘿,劈頭蓋臉一頓痛駡;

隨後,他把有關部門任命的官員全部罷免,其後重新由自己挑選;

動不動就發脾氣責駡他人,要進見他的官員,無不膽戰心驚、誠惶誠恐;

明目張膽更換換宮中禁軍,改成自己的親信;

他甚至準備調集軍隊,作勢再次出擊曹魏的青、徐兩州。

就這樣,沒費多少工夫,諸葛恪就得罪了幾乎全部東吳官員,老百姓也對他恨之入骨。

眼見形勢如此,起初還支持諸葛恪的孫峻,一方面擔心他過於囂張跋扈、難以控制,另一方面擔憂民怨沸騰、政權不安,於是果斷與國君孫亮聯手,設計誅殺了諸葛恪全家。

諸葛恪父子三人的首級在建業示眾期間,“觀者數萬,詈聲成風”。曾經萬眾擁護的名門之後,如今淪為了被人唾弃的可憐蟲。

我們常說,政治人物要德才兼備,諸葛恪少年得志、聰明絕頂,憑藉出眾的才華獲得孫權的青睞,被作為托孤大臣重點培養。這位外來精英的代表,一躍在世家林立的東吳成了一人之下的權臣,不可謂不成功。

但他被初期的順利沖昏了頭腦,無視自己根基不穩的現實,對外窮兵黷武,對內不體恤將士、百姓,肆意得罪所在的官員集團,成功把自己推向了東吳朝野的對立面,最終使自己的家族遭到滅頂之灾。身在政壇,頭腦固然重要,看形勢、懂人心更加關鍵,諸葛恪繼承了家族的聰明,卻沒有學到父親、叔父的人生智慧,可悲可歎。

本文標題: 貴胄之後的諸葛恪,為何會被全家抄斬?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74368793702
相关資料
康熙南巡為何四次要住在曹家?有什麼目的
整個曹家算是康熙的“半個親族”,康熙南下六次,後面的四次都是住在了曹家,其實於情於理,這樣做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實這裡就涉及了康熙為啥後面四次都去曹家住的原因。那麼曹家接駕問題不大,咱們再說說康熙住在曹家的“必要目的”。其實這說的是康熙第六
標籤: 康熙 曹寅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曹璽 蘇麻喇姑
劉邦死後戚夫人被呂後做成人彘劉邦就沒有留有後路給他嗎
戚夫人在劉邦生前極為受寵,那麼,劉邦難道就沒有想到為自己的寵妾留條後路嗎?劉邦和戚夫人二人的濃情蜜意,引得劉邦的後宮眾妃們嫉妒不已,其中就包括劉邦的妻子呂後。由於呂後的容顏日漸衰老,不再得到丈夫的寵愛,囙此,呂後對戚夫人一直有很大敵意。劉邦
標籤: 戚夫人 歷史 漢朝 劉如意 楚漢戰爭 鴻門宴
梁山三打祝家莊時,李逵說的殺順手是什麼意思?
你們知道梁山三打祝家莊時,李逵說的殺順手是什麼意思嗎?在晁蓋宋江同意下李逵下山去接老母親,在走到沂嶺時老母被猛虎吃掉,李逵發威殺死四虎。許多讀者感動於李逵千里迢迢背著母親上梁山,又同情於其母被虎吃。但是這個情節恰恰反映了李逵的自私。不問青紅
標籤: 李逵 三打祝家莊 歷史 讀書 宋江
俗話說成王敗寇劉邦為什麼沒有醜化項羽
那為何在劉邦建立漢朝之後,並沒有詆毀項羽,反而善待他的親族,並且讓他們成為一方諸侯呢?既然已經沒有人願意擁戴項羽,自然項羽也不是劉邦的隱患。這樣的情况下,劉邦就沒有必要污蔑項羽,給他扣上不忠不實的帽子,更沒有必要在最後去殘害他的親族,可能對
標籤: 劉邦 項羽 歷史 楚漢戰爭 漢朝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