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名將王浚,在西晋滅東吳扮演者什麼樣的角色?

西晋滅吳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王浚,西晋名將。三國分裂徹底結束,國家重新一統的標誌,乃是西晋滅東吳,而王浚正是參與這場戰役的主要人物,也是這一戰,讓其聲望達到了頂點他出生在一個世襲權貴家族,史記世代顯貴,這樣家族的孩子,基本都是紈絝子弟,王浚雖然不同,博覽群書,卻同樣貪玩,並無上進之心。

西晋滅吳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王浚,西晋名將。三國分裂徹底結束,國家重新一統的標誌,乃是西晋滅東吳,而王浚正是參與這場戰役的主要人物,也是這一戰,讓其聲望達到了頂點

他出生在一個世襲權貴家族,史記世代顯貴,這樣家族的孩子,基本都是紈絝子弟,王浚雖然不同,博覽群書,卻同樣貪玩,並無上進之心。20歲之前和20歲之後的他,簡直是天壤之別

20歲之前,王浚最大的愛好,就是和一群朋友四處遊玩,甚至於有衣冠不整地招搖過市,在大街上彈琴,因為私怨和人打群架等事蹟

世家大族的子弟,官府曾幾度徵召他做官,都被他婉言拒絕。史載這時的他“嬉戲為樂”、“為害鄉里”、“為鄉老所弃也”

可就是這樣的他,20歲之後,卻跟換了個人一樣,史書對他的記載也變成了“胸懷大志”、“力圖有功於國”

有例為證,他家修房子時,他特意留了幾十步寬的路,揚言道:“要是有一天我帶兵出發,這條路就能派上用場”

年輕的時候放浪不羈,已經給人形成了固有印象,所以此刻的豪言壯語,在更多人看來,不過是狂妄之語,都是譏諷一笑,不了了之

但王浚不在乎,想要有功於國,便要做官,他的官場起點,便是河東從事。在這個職務上,王浚是誰的面子也不給

哪怕是跟他家有關係的官員,若是貪污腐敗,他也是毫不留情。且越熟就越嚴厲,是以聲名在外,無人敢惹

但也囙此得罪了很多人,沒有人敢用他,不過王浚運氣是極好的,他被河東刺史徐邈的女兒相中,非他不嫁

而當時的名將羊祜正好是徐邈的朋友,見到王浚後便對他青睞有加。羊祜鎮守四川的時候,更是點了名要他過去,成了參軍司馬,羊祜的軍事生涯自此開始

跟隨羊祜後,王浚也是屢建功勳,將當時最亂的巴郡,都治理得井井有條。他的能力是卓越的,也囙此一路是青雲直上,一直做到了當時西南最位高權重的地方官,益州刺史

轄區包括今天四川大部分地區,以及雲南、廣西、西藏的部分地區。王浚在這個職位上也是勵精圖治,威望坡改,調任離開時,百姓沿群山一路相送,竟是跟到了重慶

這時晋武帝司馬炎正在籌措統一中國的事情,而這件事,差的就是東吳政權。而面對東吳,再好的陸軍也發揮不了用途,必須要有戰船、有水軍

王浚在羊祜的舉薦下,擔下了這件事,又回到了益州刺史的職位上,執行這一造船大業。而且他造船練軍同時開始,原本計畫的五年才能完工的事情,在他手裡,只用一年時間便完成了

只是戰船造好,水軍練好,西晋的官員們,在南下滅吳的問題上卻有很大的分歧,主戰派和主和派分庭抗禮,晋武帝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一直到西元278年,主張滅吳的主戰派領頭人羊祜去世,天平才被打破。若是此時主戰派沒人站出來的話,那麼南征之事便會就此擱置

王浚便在這時候站出來了,上奏晋武帝,只說了一件事:如今東吳國主昏庸,即使西晋不去進攻他,也會被東吳軍民推翻,到那時就更難

也是囙此,晋武帝明白了此時乃是滅東吳的最好時機,終是下定了决心

晋武帝頒詔滅吳,三國史上最後一場大規模戰爭開始了。南征大軍共分六路向東吳進發:司馬伷率軍攻蘇北和安徽;王戎負責攻打下口;杜預攻江陵;王淮攻淮西;而王浚這帶著他的戰船軍隊順江東下

而其中總指揮則是主和派的賈充,就是為了平衡雙方。然而此時,賈充還是反戰,先是拒不受命,受命之後更是多加拖延

在賈充的瞎指揮下,西晋幾路大軍連連受挫,只有王浚這一路,雖然碰到了最棘手的人,東吳大將吳彥,且早就設好了防線

不過在王浚帶領下,這些防線很快就被解决了,王浚的東進之路,可以說是一馬平川,勢如破竹。在他的堅持和帶領下,他的部隊最先和建康守軍交手

建康守軍被滅,東吳走投無路,也只能投降,向各路晉軍送上降表。本來緩慢的各路軍,收到消息,迅速加快步伐向建康而去,想要奪下平定東吳這個大功

不過王浚他們是坐船順江而下,比其他人都快,最先進入建康,接受了東吳君王以及百官的投降,三國分裂的割據局面就此結束

這一戰之後,王浚以滅東吳第一人的大功,成為西晋統一戰爭的第一功臣。功高之後,難免會有得意洋洋,自傲的時候

不過在其親信範通,以“公以為自比韓信,如何”勸說,王浚立時清醒,再不居功自處,對於那些中傷他的人,都以提防為主

也正是因為這樣,滅吳有大功,西晋軍中第一人的王浚,得以善終,享年八十歲

資料標籤: 歷史 三國 羊祜 建康
本文標題: 西晋名將王浚,在西晋滅東吳扮演者什麼樣的角色?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72613742036
相关資料
關羽和張飛從來沒有拜過師他們的武功為什麼如此厲害
關羽有過五關斬六將,張飛有斷橋一吼的典故,婦孺皆知。之所以他們二人如此信任願意追隨劉備,就是因為劉備所擁有的仁德。不過在這二人當中還要數關羽最有真才實學,也可以稱得上是三國當中頭1號的猛將。
標籤: 關羽 張飛 三國人物 三國 歷史 劉備
關羽如果和張飛對上的話兩人誰的實力會佔據上風
兩人要真打起了誰會占上風?因為關羽舉了磨盤分了張飛的肉,讓張飛跟關羽大打出手,最後劉備從中調和才得以甘休,要不是劉備一人掰開兩人的手,這結局估計是你死我活了。這一局,張飛關羽幾乎平手,可見兩人的武功不相上下。
標籤: 張飛 關羽 三國 蜀國
十面埋伏:韓信是如何逼得項羽拋弃10萬大軍自刎?
為了防止項羽做困獸之鬥,防止他與漢軍你死我活,為避免大的傷亡,韓信選擇擊潰項羽的內心防線。正是這種情緒,讓項羽放弃了決戰的念頭,選擇拋弃大軍帶著800騎兵突圍。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佈置完畢後,也許韓信每天都在軍隊裏喝茶下棋,就等著項羽做選擇。
標籤: 項羽 韓信 楚國 項羽自刎烏江 十面埋伏 歷史
東吳四大都督中,誰最看不起關羽?
關羽是漢末三國名將,勇猛善戰,在三國時代,關羽和張飛被曹操謀士程昱和郭嘉等人稱為“萬人敵”,這也是當時兩個公認的,也是僅有的兩個萬人敵。那麼,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他們都是怎麼評估關羽的呢?他們誰最不把關羽放在眼裡?下麵小編就
標籤: 關羽 陸遜 魯肅 周瑜 三國 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