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何會選擇咒駡過的李世民為皇太子?

可唐高祖李淵卻詛咒自己的親兒子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弑兄殺弟,李淵痛駡其不忠不孝,並詛咒李世民,可後來為何還要封李世民為皇太子?李淵優柔寡斷,輕信李建成,也對深得民心,身邊能人輩出的李世民也心生忌憚。為杜絕後患,李世民將兩人兒子盡數殺光。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玄武門之變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孟子離婁上》有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重視孝道的古代,傳宗接代,成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任務,當然,放到如今,也是如此。比如大齡青年單身免不了過年回家被催婚逼婚等。

可唐高祖李淵卻詛咒自己的親兒子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弑兄殺弟,李淵痛駡其不忠不孝,並詛咒李世民,可後來為何還要封李世民為皇太子?

按照現在很多現存史料記載,唐朝的建立,離不開李世民的努力,很多人說,唐朝的江山一半是由李世民打下來的。如果沒有李世民,李淵還是那個忠心耿耿的唐國公,根本生不出起義之心;若沒有李世民,瓦崗寨四十六友,依舊是一群與朝廷作對的草莽;若沒有李世民,唐朝江山還在風雨凋零中。

唐朝建立之初,唐高祖李淵,曾許諾將皇位傳給李世民,可他坐穩皇位後,卻對李世民多有忌憚。在李建成與李元吉的離間下,李淵也背棄了曾經的諾言,以長幼有序為由,讓李建成做了太子。

太子李建成嫉妒李世民的功績,不顧手足之情,聯合齊王李元吉以及後宮嬪妃多次陷害於他,給他安上莫須有的罪名。李淵優柔寡斷,輕信李建成,也對深得民心,身邊能人輩出的李世民也心生忌憚。所謂三人成虎,不多久,李淵逐漸開始相信,準備治李世民的罪。

《資治通鑒》中就曾記載:“建成、元吉與後宮日夜譖訴世民於,上信之,將罪世民。陳叔達諫曰:“秦王有大功於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剛烈,若加挫抑,恐不勝憂憤,或有不測之疾陛下悔之何及!”

幸得當時的宰相陳叔達上書勸諫,說到:“秦王對天下立下汗馬功勞,不可廢除。再加上秦王的性情剛烈,如果大力打壓,恐怕他會心憤難平,或許會發生不測的事情,到時陛下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其實說到底,是因為當時秦王李世民威望高,身邊能人輩出,所以才令李淵心有忌憚。李淵雖未給李世民定罪,可兩人的父子之情,卻逐漸消磨殆盡了。

世人皆說,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的污點,可若不是李世民先發制人,他早已經成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的刀下之魂。

齊王李元吉與太子李建成站在統一戰線,對二哥李世民也頗為不滿,曾多次暗地請求李淵賜死李世民。

《資治通鑒第一百九十一卷》記載:元吉密請殺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狀未著,何以為辭!”

但被李淵拒絕,並說秦王安定天下,功不可沒,沒有犯明顯的罪狀,又有什麼理由殺死他呢?

但李元吉不依不饒,甚至大義凜然地說:“秦王初平東都,顧望不還,散錢帛以樹私恩,又違敕命,非反而何!但應速殺,何患無辭!”

意思是說,秦王在平定東都之初,一直觀望,遲遲不返長安,並沿路廣施財物,樹立自己的恩德,又違抗父皇的詔命,這難道不是造反嗎?就應該立刻處死他,哪還用得著擔心找不到理由呢?

更可笑的是,李淵聽此一言,並沒有因兄弟反目,而盛怒,反而陷入了沉思。有這樣背後插刀的兄弟和這樣優柔寡斷的父親,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子李建成若日後登基,哪裡又會留李世民性命?

李建成豔羨李世民招攬的親信,曾聯合三弟李元吉,想策反尉遲敬德,可碰了一鼻子灰。兩人在尉遲敬德那裡碰壁後,又心生毒計,派人刺殺尉遲敬德,但尉遲敬德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身上早已經充斥著殺伐之氣,尋常刺客根本不敢近身。

李元吉不願就此甘休,便利用李淵對自己的信任,誣陷尉遲敬德,幸得李世民及時趕到,他才免去死刑。經此一事,李氏兄弟終於撕破臉,李世民也開始策劃奪皇位一事。

武德九年,李世民於玄武門射殺李元吉與李建成,而此時李淵還在海池划船。為杜絕後患,李世民將兩人兒子盡數殺光。

李淵得知後,悲痛之下發出長喟:“汝殺吾子孫,他日汝子孫亦複如是”。

意思是說,你殺我子孫,日後你的子孫也是這樣。

李淵如此怨恨李世民,為何還讓他當皇太子?原因有二

其一,若不讓李世民當太子,唐朝則後繼無人,且李淵在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如此優柔寡斷,未嘗沒有考驗兩人之意,無論從哪方面考慮,李世民都是做皇帝的最佳人選。

其二,玄武門之變後,當時唐高祖李淵還在海池划船,後來李世民讓尉遲敬德進宮“保衛皇帝”。

李淵見到一身武裝的尉遲敬德,很詫異,便詢問何事,尉遲敬德便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發動叛亂,秦王派兵殺了他們,擔心皇上受驚,派我來保衛。此時的李淵其實早已心知肚明。

而宮內兵權也大多掌控在李世民手中,朝中大臣也多半支持李世民,嚴格意義來講,李淵早已被李世民架空,由他來封賞太子之比特,只是給李淵一個體面,李淵根本沒有能力封锁李世民當太子。

武德九年,唐高祖立秦王李世民為皇太子,並頒佈詔書:朝政所有事宜皆由太子決斷!兩個月後,便將帝位傳給太子李世民,自為太上皇,仍居於大內皇宮正殿。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癸亥,立世民為皇太子。又詔:“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與其說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人生的污點,倒不如說它是李世民化龍的風雨。

本文標題: 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何會選擇咒駡過的李世民為皇太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72045161920
相关資料
探索晋文公曲折且不平凡的一生,他是如何成就霸業的?
現在就讓我們回到2600多年前,共同回顧一下晋文公曲折而不平凡的一生。晋文公生於西元前697年,薨於西元前628年,名重耳,晋獻公之子,西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這一年,重耳42歲。到了齊國,齊桓公厚禮
標籤: 晋文公 春秋戰國 歷史 秦穆公 驪姬 秦國
孫權向關羽提親的用意是什麼?因為他要勾結關羽?
孫權向關羽提親的用意是什麼,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事實上,孫權的目的看起來是求親,實際上是為了拿關羽的女兒做人質。而這也是當時孫權要找關羽提親的原因所在。筆者認為,孫權之所以想關羽提親,正是因為他知道關羽重視家人的這個
標籤: 孫權 三國
揭秘:呂布的一生先後都投靠過哪些人?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民間對《三國演義》中武士的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足以見得,單單從武力角度來看,呂布無疑是很厲害的人物了。加上民間又有“呂布戲貂蟬”等傳說,使得呂布成為了廣為人知的人物。董卓呂布投靠董卓幫助董卓霸佔朝綱、為所欲為
標籤: 呂布 董卓 三國人物 三國 歷史 呂布奉先
徽莊王朱見沛是什麼身份?結局如何?
小毛病不少的徽王從朱見沛之國一直到去世這段時間的歷史記載來看,這位徽王特別惡劣的行為很少或者幾乎沒有。李佑在徽王面前謊稱受害人實乃自盡,於是朱見沛為此特意向朝廷求情。甚至在朝廷派來刑部郎中和錦衣衛官已經查明真相之後,徽王仍然受李佑蒙蔽,堅稱
標籤: 朱見沛 歷史 馬文昇 李佑 明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