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字敬伯,別名曹敬伯或者曹相國,出生時間不祥,泗水郡沛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主要成就西漢開國功臣,攻下2國和122個縣;擔任丞相而休息無為,恢復經濟。
太史公司馬遷說曹參的功績“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
漢惠帝時期,蕭何年事已高,再加上身患重病,眼看就要駕鶴西去,而漢惠帝就想讓他推薦一個人,希望能接替他的位置,於是乎曹參就接了蕭何的位置,成為了漢朝的宰相。
而曹參上位後,一沒有頒佈新綱領,二沒有新政策,沿襲舊制度,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事事。
漢惠帝一看這表現就認為曹參此人是在糊弄自己,以老賣老呢就找他談話。
結果曹參用漢惠帝和漢高祖劉邦、自己和蕭何作比喻,引出了結論“陛下說的這番話很對。高帝與蕭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經明確,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謹守各自的職責,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隨意更改,不就行了嗎?”漢惠帝一聽只能作罷。
所以說,曹參之所以能够在位期間不作為,但依然被後人稱頌,他的智慧就在於“知其所能為,名其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