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和王翦都是秦國的功臣兩人的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李斯和王翦,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而秦朝作為統一六國之後出現的朝代,可以說也是有不少的功臣,其中較為著名的就是李斯和王翦。為什麼李斯和王翦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而王翦與李斯恰恰相反,王翦之所以能在戰國時期諸多戰將中位居四大名將,其實並不只是驍勇善戰那麼簡單。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李斯和王翦,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我國歷史上的皇帝除了世襲之外,還有不少是通過起義獲得的,而伴隨著起義的成功,就會出現不少開國功臣。

對於開國功臣,不同朝代的皇帝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有的害怕其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將他們全部殺之,也有的選擇與他們和平共處,並找到可以相處的一種模式。

而秦朝作為統一六國之後出現的朝代,可以說也是有不少的功臣,其中較為著名的就是李斯和王翦。

可是為什麼最後從武的王翦可以安享晚年,而從文的李斯卻被腰斬?

王翦為什麼可以安享晚年

王翦作為戰國四大名將的一員,卻是四人中唯一一比特安詳晚年的人,而其他三人不是被賜死就是被奸計處死,稍微好一點的也就只有廉頗是鬱鬱而終。

而王翦之所以可以在這亂世之中獨善其身,主要還是因為他是一個十分會說話的人。

王翦不僅在戰場上謀略有加,在與秦王相處的過程中也無不表現出自己的智慧。

他從小便與秦王認識,所以他知道秦王是一個十分多疑的人,隨著自己的戰績越來越卓越,自己的功績越來越高,他也知道秦王對自己的疑心越來越重。

直到一次眾人商討伐楚之法的時候,秦王問眾比特將士,進攻楚國需要多少兵馬,李信則坦言20萬就足够了,而當時王翦給出的兵馬是60萬。

60萬是個什麼概念,60萬相當於當時秦國全部的兵力,而王翦此次伐楚需要全部的兵力,秦王定然心中就有懷疑了。

因為如果王翦反過來咬秦王一口,他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所以秦王並沒有採用王翦的方案,而是帶著嘗試的心態讓李信帶兵出征。

王翦也看出了秦王對自己的猜忌,於是便辭去宮中的職務回家養老。

可是最後事與願違,李信大敗,秦王無奈只能親自前往王翦的住處請他出山,而王翦見秦王來了之後又不能拒絕,於是便答應秦王出山,最後王翦帶領秦軍打敗了楚軍,並成功幫助秦王佔領了楚國。

之所以如此功高的王翦可以善終,是因為他懂得對秦王說話。

他知道秦王隨著自己功績升高,越來越不相信自己,所以便在每次出征之前,都向秦王討要封地以及良田,並且隨著越往後面,討要的封地越來越多,顯示地越來越“貪婪”。

所以在秦王眼裡,王翦只不過是一個為了封地而在前線打拼的“工人”,而且王翦在功成之後便直接退居二線。

雖然聲名還在朝上,但是卻不再理會朝上之事,就算有人問起,他也不會做什麼評論更不會發表自己的看法。

對自己的子女他也是百般叮囑,不得參與任何與朝上事情有關的活動,就這樣,王翦最後才得以在秦始皇的手下善終。

李斯是如何走到最後的高位

當年群雄逐鹿,各個謀士為了在這亂世之中有一席之地,便紛紛投靠各國,而李斯則是通過當時呂不韋的廣納賢才才進入的秦國,最後通過呂不韋的舉薦,李斯才成為秦王得力的手下。

直到後來秦王突然去世,給李斯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秦王在去世之前立下了遺囑,準備將自己的王位傳給公子扶蘇,但是由於趙高並不想扶蘇上位,於是便聯合李斯一起篡改了遺囑,最後立胡亥為王。

而李斯也因為與趙高合謀,最後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權位以及勢力。

李斯的結局是怎樣的?

但是相比李斯,胡亥更聽趙高的話,所以在趙高成功扶持胡亥上位之後,便開始大面積清掃秦國內的大勢力以及一些忠良之士,其中就包括扶蘇以及蒙恬兩兄弟。

李斯本以為自己和趙高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趙高定然不會對自己怎麼樣,但是事實恰恰相反。

由於除了趙高之外,李斯可以說是唯一知道秦王真實遺囑的人,所以為了讓這個秘密永遠沉在心裡,就只有將李斯變成死人這一個法子。

於是趙高便開始設計陷害李斯,先是每次都讓李斯在胡亥和妃子玩耍的時候去找胡亥,擾了胡亥的雅興,讓胡亥漸漸對李斯失去耐心。

後來趙高又在胡亥耳邊說李斯與叛亂軍有勾結,這讓胡亥對李斯的疑心大增,最後開始調查李斯。

而趙高又編制了一系列的謊話以及證據給胡亥,最後李斯便被關進了大牢。

李斯本來準備了一封證明自己清白的書信,本來準備將其呈給胡亥,結果在半路就被趙高攔截了。

最後李斯無奈,被腰斬,還被夷三族,可謂是十分悲慘。

為什麼李斯和王翦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

其實二者之所以有完全不同的結局,主要還是因為對權勢的貪戀程度不同。

要不是因為李斯貪戀權勢,他也不會同意趙高篡改遺囑的陰謀,更不會擁立胡亥上位。

雖然扶蘇上位之後,李斯可能地位真的不如蒙恬,但是李斯也是一個有才之人,扶蘇定會給他安排一個能充分發揮他能力的職位。

雖然李斯可能不能身居高位,但是榮華富貴安享晚年那都是十分簡單的,畢竟扶蘇是一個十分懂得珍惜人才的人。

而王翦與李斯恰恰相反,王翦之所以能在戰國時期諸多戰將中位居四大名將,其實並不只是驍勇善戰那麼簡單。

他能够在適當的時機對權利放手,並不過分貪戀權勢,在當年秦始皇選擇相信李信20萬攻破楚軍的時候,便抽身從朝廷退居養老。

並在後來秦始皇放下身段,親自來請自己的時候放下執拗,同意回到前線。

並在功成建國之後,不再參與任何朝中事務,並在朝中謀得一個只是掛名的職位而已。

結語

想必當年李斯被腰斬的時候,必然十分後悔自己當初選擇與趙高同流合污的决定,如果他沒有選擇包庇趙高,他一定能獲得一個善終的美好結局。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李斯與王翦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不能過分依賴權勢,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選擇放手,才是對自己人生最大的負責吧。

本文標題: 李斯和王翦都是秦國的功臣兩人的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67375560058
相关資料
譙周:蜀漢第一才子,最後什麼結局?
三國時期,蜀地處於蜀漢政權統治之下,也出現了不少才子,其中有一比特堪稱第一,此人才華橫溢、博學多才,甚至被後世譽為“蜀中孔子”。最後,劉禪採納了譙周的建議,派人向鄧艾投降,至此,蜀漢政權宣告滅亡。
標籤: 譙周 三國 歷史 劉備 赤壁之戰 東漢
成吉思汗為何要攻打西夏?蒙古騎兵到底有多野蠻?
野蠻這個詞,是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騎兵的代名詞,當時,只要稍微文明一點的國家,比如乃蠻部、西夏、花剌子模、金國等,無一例外,都稱成吉思汗以及他的蒙古騎兵為野蠻人。面對成吉思汗的蠻橫要求,西夏採取了非常克制的態度,即只要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離開西
標籤: 成吉思汗 西夏 蒙古騎兵
在位三十天就駕崩的皇帝:朱常洛怎麼這麼慘?
原來,新皇帝朱常洛駕崩了!不過,李太後卻很高興,在她的堅持下,朱常洛母子的地位才得到保證。經過15年的紛爭,萬曆皇帝終於在1601年立20歲的朱常洛為太子。1620年七月二十一,萬曆皇帝病死,朱常洛在八月初一正式登基即位。即位當天,朱常洛精
標籤: 明朝 歷史 泰昌皇帝 明朝歷史 歷史學
盤點三國時候的四大壽星,他們分別活了多少歲?
240年,張臶去世。張臶與曹操的父親曹嵩大體是同輩人,但他去世時,曹嵩的曾孫曹睿都病死了。
標籤: 司馬孚 三國 歷史 曹魏 來敏 晋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