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趙匡胤手下的十大名將,他們分別有什麼功績?

趙匡胤於當天晚上準備兵變時,派心腹小校郭延贇馳回京城向石守信報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將士環列待旦”,等待策應趙匡胤兵變部隊回京。由於有石守信等指揮的殿前司禁軍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曹彬嚴於治軍,尤重軍紀,受到宋太祖趙匡胤信任,在北宋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說到趙匡胤,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麵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說到這個趙匡胤想必大家也都是知道的,非常的厲害,但是一個人厲害再歷史也就那麼回事,所以趙匡胤也有自己的得力助手的,話說趙匡胤旗下有十大名將,那麼這十大名將到底是誰呢?又分別是誰呢?

1、高懷德

高懷德,字藏用,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後唐中軍都指揮使高思繼之孫,後周天平節度使、齊王高行周之子,宋太祖趙匡胤的妹夫,北宋開國功臣。

高懷德跟隨後周世宗征討南唐,他與南唐軍決戰於廬州城下,斬首七百餘級。後周世宗柴榮命令高懷德率領帳下親信幾十騎兵攻破南唐軍營壘。高懷德連夜渡過淮河,等到天明,南唐軍才發覺,前來迎戰。高懷德以寡敵眾,擒獲南唐軍副將而回,完全探清南唐軍的虛實。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天下,建立北宋政權,任命高懷德為殿前副都點檢,移鎮滑州,充任關南副都部署。後娶宋太祖之妹燕國長公主為妻,加封駙馬都尉。李筠在上黨反叛,宋太祖要御駕親征,先命令高懷德率領所部與石守信聯合進攻,結果在澤州南攻破李筠軍隊。反叛平定後,他以戰功升任忠武軍節度、檢校太尉。後跟隨宋太祖平定揚州。

以擁戴有功,宋初為殿前副都點檢,曾參與平定李筠、李重進之亂。後與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圖自請解除兵權。宋太宗時官武勝軍節度使兼侍中。死後追封渤海郡王,諡號“武穆”。高懷德是將門之後,熟悉軍事,不喜歡讀書,性情坦率豪放,不拘小節。他善於音律,能够自己作曲,曲韻十分精妙。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高懷德改任武勝軍節度。同年七月,高懷德去世,朝廷追贈他為中書令,追封渤海郡王,諡號“武穆”。

2、李處耘

李處耘,字正元,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人,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名將。李處耘是北宋初年一比特頗有建樹的將領。在宋初削除割據,平定叛亂的過程中,他充分顯示出治軍和理民的卓越才幹。

宋太祖趙匡胤當時率領殿前親軍,李繼勳被罷任節度後,周世宗柴榮讓李處耘在趙匡胤的軍中,補任都押衙。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逝,其子柴宗訓繼位。建隆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出征時,軍隊駐紮在陳橋,李處耘看到軍中圖謀推戴趙匡胤,於是告訴趙光義,與王彥昇謀劃,召來馬仁瑀、李漢超等人議定後,才進去告訴趙匡胤,趙匡胤拒絕此議。不久諸軍喧嘩起來,到達驛門,趙匡胤不能拒絕,於是發動陳橋兵變,率軍入京,奪取皇位,建立北宋王朝。在這一事件中,李處耘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他臨機决事,謀劃無不合宜,得到趙匡胤的嘉獎,授任他為客省使兼樞密承旨、右衛將軍。

李處耘為大宋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為人處事有度量,善於談論當世之務,平常以建立功名為己任,荊湖戰役時,李處耘以皇帝親近大臣的身份監護軍隊,自認受宋太祖恩遇,心裡想著報答,所以處理事情專斷,不顧忌別人的意見,於是受到貶官的待遇,後來宋太祖常常悼念他。

乾德四年(966年)抑鬱而終,終年四十七歲。朝廷為他停朝致哀,追贈為宣德軍節度、檢校太傅,在洛陽偏橋村賜給葬地。

3、石守信

石守信,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北宋開國將領。石守信在後周時,參與高平之戰、淮南之戰,累官殿前都指揮使、義成軍節度使,與趙匡胤結為异姓兄弟,成為“義社十兄弟”的成員,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親信。他作為趙匡胤的副手,與趙匡胤的關係最為密切。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趙匡胤指使人謊報軍情,暗中與趙匡胤勾結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範質倉促派趙匡胤率軍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長官,是趙匡胤事前安排的內應。趙匡胤於當天晚上準備兵變時,派心腹小校郭延贇馳回京城向石守信報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將士環列待旦”,等待策應趙匡胤兵變部隊回京。由於有石守信等指揮的殿前司禁軍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

北宋建立後,率軍討平李筠、李重進叛亂,出任馬步軍副侍衛都指揮使、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等職。自杯酒釋兵權後,他便專事聚斂,積財巨萬。宋太宗時期,石守信曾隨征遼朝,累封衛國公。

太平興國九年(984年),石守信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4、曹彬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北宋開國名將。曹彬是後周太祖郭威妃子張氏的外甥。後周世宗時,他奉詔出使吳越,累官至引進使。曹彬嚴於治軍,尤重軍紀,受到宋太祖趙匡胤信任,在北宋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曹彬為人仁敬和厚,在朝廷從未違旨,也從未談別人的過失。討伐後蜀、南唐,絲毫無所取。比特兼將相,不以等第威勢自异於人。在路上遇到士大夫,一定引車回避,不稱呼手下官吏的名字,每次手下官吏談政事,一定先整冠才接見。做官,俸祿分給宗族,沒有餘積。平定後蜀回朝後,宋太祖從容問及官吏的善惡,他回答說:“軍政之外,不是我應該聞見的。”再三問他,只推薦隨軍轉運使沈倫廉潔端謹可用。任節度使知徐州時,有個屬吏犯罪,已經結案,一年以後才杖打他,人們不知道為什麼。曹彬道:“我聽說這個人剛娶媳婦,如果杖打他,他的父母必定認為是媳婦克夫,而朝夕鞭打辱駡她,使她不能活下去。所以我遲緩處罰,然而也沒有枉法。”

咸平二年(999年),曹彬逝世,年六十九。

5、王全斌

王全斌,並州太原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將領。王全斌初事後唐莊宗,累任內職。後唐明宗即位時,補禁軍列校。曆仕後晉、後漢、後週三朝,參與攻克收復關右四州及北伐遼國,累官相州留後。北宋建立後,與慕容延釗進討潞州李筠叛亂,又與郭進攻北漢。乾德二年(964年),改任忠武節度使。同年,任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率軍三萬攻後蜀。他連克興州、利州、劍門等地,使後蜀皇帝孟昶奉錶投降。王全斌入成都後,縱兵擄掠,殘殺降兵及平民,激起後蜀軍民反抗,因而被降為崇義軍節度留後。後複任武寧節度使。

王全斌輕財重士,不求聲譽,寬厚容人,士卒願意為他效力。貶居山郡十多年,怡然自得,有識之士稱讚他的風度。但他在成都時,縱兵擄掠,殘殺後蜀降兵及平民,引發叛亂,囙此深受世人詬病。開寶九年(976年),王全斌病逝,年六十九。

6、張令鐸

張令鐸,原名鐸,後周賜名令鐸,棣州厭次(今山東陽信)人。顯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的過程中,張令鐸的“翊戴”功是什麼,史無記載,依據他和高懷德在宋初近似的情况,推測其作用與高懷德相似,可能是隨趙匡胤北上,並有可能擔任北面行營步軍都指揮使,在“陳橋兵變”中的作用應略同於高懷德。“張令鐸自武信節度使、步軍都指揮使為鎮安節度使、馬步軍都虞侯”,成為侍衛親軍司的次長官,“酬其翊戴之勳也”。在宋太祖這次為開國功臣們加官進爵中,略次於高懷德。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時,張令鐸被罷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軍職,出為鎮寧軍節度使。為了表示與張令鐸“共富貴”,“帝(太祖)為皇弟、興元尹光美(秦王趙廷美)娶其(張令鐸)第三女(後封楚國夫人)”,張令鐸繼高懷德之後成為宋太祖的親家。開寶二年(969)入朝,因病留京,次年春死,終年60歲。

《宋史》評估:令鐸性仁恕,嘗語人曰:“我從軍三十年,大小四十餘戰,多摧堅陷敵,未嘗妄殺一人。”及卒,人多惜之。

7、王審琦

王審琦,字仲寶。其祖先是遼西人,後遷居洛陽。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將。跟從後周世宗柴榮征伐北漢劉崇,拼力死戰立下功勞,周世宗親征淮南,舒州堅壁未曾攻下,詔令由郭令圖兼任刺史,命王審琦及司超以精騎攻城,一晚上便攻下來,擒獲舒州刺史,獲得鎧仗等軍中裝備數十萬,後又在紫金山大破南唐軍。宋太祖趙匡胤成為皇帝之後,因有“翊戴之勳”,擢升為殿前都指揮使、兼任泰寧軍節度使。跟從宋太祖征討李筠,任禦營前洞屋都部署,被飛石擊傷,宋太祖親自問傷。澤、潞平定後,改任武成軍節度使。李重進叛亂,輔助石守信為前軍部署討伐他。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後,王審琦被迫交出兵權,出京任忠正軍節度使。在地方做官八年,為政寬簡。開寶七年(974年),王審琦去世,終年五十歲。宋太祖親自到他的宅第,痛哭哀悼他。贈賜中書令,追封為琅琊郡王,加倍賜錢辦理喪事。下葬當日,又為他停朝致哀。

8、王彥昇

王彥昇,字光烈,蜀地(在今四川)人,後遷洛陽,北宋開國功臣。後週末,以功昇為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與太祖關係密切。“陳橋兵變”後,王彥昇率所部先入京,可見王彥昇在兵變中的地位相當重要。他在回京後,首先殺死後周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在京巡檢韓通及全家。王彥昇濫殺有損於太祖形象,也違背了秋毫無犯的約定,因而被拘捕,還表示要斬首以懲其“專殺”之罪。後來很快便被釋放,但終生未曾建節。《宋史》載“王彥昇之弃命專殺也,上(太祖)怒甚,將斬以徇,已而釋之,然亦終身不授節”。曾半夜跑道宰相王溥家,“意在求賄”。不僅被免去其京城巡檢的兼職,又罷去他鐵騎左厢都指揮使的軍職,還將他外放為地方官。後任原州(今鎮原)防禦使兼緣邊巡檢,與慶州(今甘肅慶陽)姚內斌、通遠軍(今環縣)董遵誨等,成為太祖西北邊防的主要將領。王彥昇性殘忍,“戎人有犯漢法者”,“手捽其耳嚼之”,作下酒菜。開寶7年死,終年58歲。

9、潘美

潘美,字仲詢,漢族,大名府人,北宋開國名將之一。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關係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後,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潘美為行營都監從征。

趙匡胤對潘美待遇很优渥,陳橋兵變以後,命令潘美先去見執政大臣,宣諭聖旨於中外。陝州主將袁彥兇悍,信任奸佞小人,喜歡殺人貪財,而且修理兵器,太祖怕他叛亂,派潘美監視他的軍隊準備處置他。潘美一人騎馬前去宣諭,認為天命既定,應當克守臣職,袁彥於是入朝。趙匡胤高興地說:“潘美不殺袁彥,能讓他來晉見,實現了我的願望啊。”

後周時就參加了平定李重進叛亂,後又參與平南唐、滅北漢、雁門之戰,立下戰功無數,被封為韓國公。

淳化二年(991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後死,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諡武惠。

10、李繼勳

李繼勳,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人。北宋名將、宋太祖“義社十兄弟”之一。後漢末年,李繼勳前往鄴都(大名府)投奔郭威。後周初年,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顯德元年(954年)三月,李繼勳參加高平之戰,因功升任殿前都虞候,改虎捷右厢都指揮使,領永州防禦使,十月,又升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昭武軍節度使。李繼勳與趙匡胤等九人結為“義社十兄弟”。顯德三年(956年)六月,李繼勳在攻打南唐壽州(今安徽鳳台)時,怠於守禦,後周將士死者數百人,周世宗以李繼勳武臣,不責。但是免去他的軍職,改任為河陽三城節度使,直到次年七月才免去節度使而改為右武衛大將軍。顯德六年(959年)世宗攻遼,李繼勳任戰棹左厢都部署,七月,李繼勳又昇為安國軍(邢州)節度使。趙匡胤陳橋兵變,李繼勳在邢州,沒有參與兵變。建隆元年(960年)六月,宋太祖趙匡胤平潞州李筠,李繼勳為昭義軍節度使,鎮守潞州,負責進攻及抗擊北漢。乾德五年(967年)加同平章事,為使相。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李繼勳因病回洛陽,以太子太師致仕,同年去世,終年62歲,追封隴西郡王,諡號莊武。

本文標題: 盤點趙匡胤手下的十大名將,他們分別有什麼功績?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66997896132
相关資料
狄青是哪裡人?他有哪些功勳戰績?
二人一見狄青,便認為是個奇才,對他以禮相待。於是早晨召集各將領到堂上會議,逮捕了陳曙,並依戰敗脫逃罪,將袁用等三十人推出斬首。三軍震懾,惟狄青號令是從。黎明時狄青率部開進邕州城,繳獲金銀玉帛數以萬計,雜畜數千。狄青是北宋中期抗擊外敵的一代名
標籤: 狄青 宋朝 西夏 儂智高
北宋開國將軍曹彬,他是個怎樣的人?有哪些功績?
曹彬嚴於治軍,尤重軍紀,受到宋太祖趙匡胤信任,在北宋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河中節度使王仁鎬因曹彬身份特殊,對他特別禮遇。返京後,他將這些財物一一登記,全部送給官府。曹彬多次請求班師,王全斌等人不聽從。當時,諸將多取子女玉帛,而曹彬的行裝中
標籤: 曹彬 趙匡胤 宋朝 宋太宗 潘美
歷史上真實的蔡京有哪些功績?生前生後的名聲為什麼差那麼多?
生前曾被人譽為“太平宰相”死後卻被罵為“六賊之首”。才有歷史上的“壺山蘭水同千古,慶曆熙寧第一人”的美譽贊詞。史載蔡京當時改良的新法帶來的經濟繁榮已超過唐朝時期的昌盛。這都是對於蔡京書法成就予以高度的評估。更甚者,尚有部份蔡京後裔子孫,為避
標籤: 蔡京 歷史 熙寧 宋朝 王安石 宋史
劉娥為什麼垂簾聽政了那麼多年,而不學武則天那樣稱帝呢?
說到劉娥,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劉娥垂簾聽政11年,不稱帝,不是不想,她非常非常想,也不是不敢,是她根本做不到。宋真宗逝世後,宋仁宗年齡尚幼,劉娥垂簾聽政。然而劉娥生前並沒有為難宋仁宗的生母,換作是呂後和武則天,她倆可想而知會怎麼做呢?劉娥已
標籤: 武則天 劉娥 垂簾聽政 中國古代史 宋朝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