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的一生是怎樣的?他為什麼名揚天下?

陳子昂,生在初唐,正是詩文變革的重要時期,那時詩壇群星璀璨,陳子昂或許不是最閃耀的一顆,可一定是最另類的一顆星,僅憑自己一人之力,一夕之間名揚天下。陳子昂遙想當年樂毅正是在這臺上受到了燕昭王的賞識,被任命為大將,組織各國聯軍一同討伐齊國。

說到陳子昂,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麵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陳子昂,生在初唐,正是詩文變革的重要時期,那時詩壇群星璀璨,陳子昂或許不是最閃耀的一顆,可一定是最另類的一顆星,僅憑自己一人之力,一夕之間名揚天下。

有些資料上,這樣記載陳子昂:幼而聰穎,少而任俠,年十七八,尚不知書。後弃武從文,慨然立志,謝絕舊友,深鑽經史,不幾年便學涉百家,不讓乃父,仕途不順,弃文從軍,後遭迫害,冤死獄中。

簡單點說,就是一個富家紈絝子弟,浪子回頭,立志報國不成,反遭小人迫害,最後死於冤獄。

他的一生雖短暫,但不可謂不精彩,讓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逆襲”和“炒作”的傳奇故事,陳子昂的一生或許是活的盡興,可在我看來,他的一生至少後半生是孤獨的,而這些孤獨無人可訴,無人能懂,正如他的兩句千古絕唱: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富家子弟,少年任俠

陳子昂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官N代”和“富N代”,家境殷實,祖上不乏高官貴胄,這樣的家世放在當今也同樣讓人羡慕,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有名的“豪俠”,“每遇饑荒,一朝散萬鐘之粟而不求報”,資料記載,陳家人樂善好施,在當地極富聲望。

陳子昂就在這樣的家庭裏長大,從小接受到的就是“豪英剛烈”的教育氛圍,“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成長模式,小小年紀,不愛讀書,只愛舞刀弄槍,浪迹鄉里,雖然身體瘦弱,可也一身任俠之氣。

他夜以繼日的習武,遇不平必拔劍而助,遇不幸則慷慨解囊,十幾歲的陳子昂雖沒有混出什麼名堂,在家鄉卻也贏得了“樂善好施,馳俠使氣”的美名。

直到十七八歲,眼看就要及冠的年紀,陳子昂依舊一事無成,文不能文,武不能武。那個年紀的孩子總歸是有些叛逆,父母急在心底而口不能言。

出劍傷人,慨然立志

叛逆期得孩子總是容易引來禍端,陳子昂也不例外,幸運的是此禍尚有平息的餘地。

十八歲那年,陳子昂和同鄉起了衝突,一時失手出劍傷人,事情不大不小,卻也鬧上了官府,陳家上下幾番打點,又是送禮,又是賠償,這事才算私了,陳子昂免了一場牢獄之災。

這一鬧,陳子昂理虧,父母可就有了强硬的資本了,很快就限制了陳子昂的人身自由,並把他送到“寄宿制”的私塾讀書,陳子昂天性聰慧,以往聰明都沒用到正途上,而正經念書後,進步神速,讓人驚歎!兩三年就已“經史百家,罔不賅覽,尤善屬文,雅有相如、子雲之風骨。”

所以,不要小瞧那些看起來不務正業的人,這種人往往認真起來,總會有著驚人的成就。

三考進舉,授官拾遺

679年,懷經緯之才的陳子昂,入長安遊學,靠著家裡攢下的關係,進入了當時的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一年之後,信心百倍參加科舉,不料名落孫山。

還鄉之後,陳子昂又回故里金華山研讀,兩年後再次入京應試,依舊落第: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接連兩次落第,幾乎將陳子昂的自信一掃而盡,當時科考,一看關係背景,二看考生名氣,再看應試實力,陳家聲名顯赫,朝中自然無人不曉,而陳子昂庫學多年,自持文采非凡。兩考不中的唯一原因那就是自己的名聲還不够,陳子昂很快分析出了原因,於是,一個史上一個經典的行銷案例就此誕生,靠著一番運作,陳子昂在一夕之間,名身大振。

一日,陳子昂漫步遊街,見一人賣胡琴,索價百萬,豪貴圍觀,莫敢問津,昂擠入人群,出千緡(古代一種計量單位)買之。並於次日在長安宣陽裏宴會豪貴,捧琴感歎:“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樂,豈宜留心。”話完即碎琴,遍發詩文給與會者。時京兆司功王適讀後,驚歎曰:“此人必為海內文宗矣!”一時帝京斐然矚目。

子昂這一招可謂是一場非常成功的現象級行銷事件啊,自己的詩文順勢推出,曝光量驟增,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靠一場直播秀的推波助瀾,陳子昂順利加V,一時之間,在圈內掀起一陣波浪。

果然,有了名聲的陳子昂後來一舉高中,入朝為職。唐高宗病逝後,武則天掌權,

陳子昂緊跟形勢,給武則天上位大造輿論,洋洋灑灑寫了《諫靈駕入京書》、《神鳳頌》、《上大周受命頌錶》,堅決支持武則天的領導。後來得到賞識,授之麟臺正字,旋遷右拾遺。

弃文從武,不得重用

拾遺說起來是個有權有比特的諫官,可言多必失,終究是一個容易得罪人的職位,陳子昂自小生性耿直,一身俠氣,關懷天下,直言敢諫,一度遭到當權者的排斥和打擊。

陳子昂也很快意識到朝廷並不適合他,長此以往若非被磨平棱角,便就是落個淒慘下場,那時,正好契丹獨立勢力發生暴動,武則天派遣侄兒武攸宜率軍平定契丹,陳子昂覺得這是一個遠離朝廷的好機會,所以馬上提出請求,從軍北征:

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西馳丁零塞,北上單于臺。登山見千里,懷古心悠哉。誰言未忘禍,磨滅成塵埃。

陳子昂弃文從武,一心以為到了能施展拳脚的地方,可無奈這武攸宜草包一個,早已無心戰場,陳子昂見軍中士氣低落,指責武攸宜應該鼓舞士氣,組織力量做出反擊,甚至主動請纓,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攸宜又怎能由著這個書生亂來,直接把陳子昂貶為軍曹。

陳子昂壯志難酬,心中無限失落,愁悶非常,登上幽州臺,感歎自己恍若遺世而獨立: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遙想當年樂毅正是在這臺上受到了燕昭王的賞識,被任命為大將,組織各國聯軍一同討伐齊國。而此時此地又遭戰亂,自己空有一腔熱血,卻只能在悠悠天地之間,獨自愴然!

當時詩壇,浮豔纖弱形式主義成風,這首詩頗具“漢魏風骨”,一掃“烏煙瘴氣”,開唐代詩歌之先河,短短二十二字,也成了陳子昂不可磨滅的印記,千百年來,煜煜生輝。

辭官守孝,又遭迫害

陳子昂看得灑脫,入仕治國不成,那便就抽身出來,之後的他飲酒作詩,詩中“孤”字最為常見:“孤鳳”、“孤鱗”、“孤英”、“孤翠”、“孤征”、“孤憤“、”孤劍“、”孤松“、”孤舟“……

他的孤獨,卻無人可懂。

後來陳子昂父親病重,38歲的他以此為由辭官回家,武皇特批“留職返鄉”,兜兜轉轉,陳子昂似乎又回到了起點,曾經有多大的期待,如今便有多少失望。

他采藥煉丹,閉門著書,不問世事,近乎歸隱,第二年,父親病逝,陳子昂守孝家中,足不出戶。

可此時的陳子昂已不比當年,雖家財萬貫,可隨著老父親的去世,家族聲望已不如以前,曾經視陳子昂為眼中釘的武三思指使當地縣令段簡多次找陳子昂的麻煩,收刮錢財數萬,更可恨的是收了錢的段簡還是找理由把陳子昂扔進了死牢。

天命不佑,身喪冤牢

悲憤交加的陳子昂在獄中為自己算了一卦,卦象大凶,陳子昂仰天而歎:天命不佑,吾殆死矣。

果然,沒過多久,41歲的陳子昂不堪折磨,冤死獄中。

或許人生便是這樣,有著太多太多的意外,沒有人可以一路平坦走到最後。陳子昂的一生,開頭精彩,結尾卻顯得淒慘和潦草,猜中開頭,卻猜不中結局,他終結了一個陳腐病態的文學時代,開啟了一扇盛唐詩歌輝煌的大門。

可讓我們無限唏噓的是,他那無處可訴的孤獨:

少年騎馬負劍,豪情萬裏行俠仗義,卻江湖滔滔無處容身。

後來勤而上學,胸懷大才滿腹經綸,卻無人可知連舉不第。

終於官拜拾遺,直言上諫濟世治國,卻比特微言輕無人願聞。

最後弃文從武,雄心如鐵快意戎馬,可不遇良將壯志不酬。

陳子昂終究沒有得到世界的一絲認可和理解,可他也沒有與世界為敵,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豪氣而灑脫,隨遇而安的“俠客”。

好在,一個被命運拋弃的人,終究沒有被詩壇辜負。

若干年後,唐肅宗年間,杜甫慕名來到四川,親登金華山,瞻讀書台,又上東武山,走訪陳子昂故居,桂影斑駁,暗香橫斜,杜甫看著眼前的青苔石瓦,久久不願離去:

……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揚馬後,名與日月懸。……盛事會一時,此堂豈千年。終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編。

身後多年,陳子昂終於不再孤獨,後世尊他為“詩骨”,談唐詩再也避不開他。

資料標籤: 陳子昂
本文標題: 陳子昂的一生是怎樣的?他為什麼名揚天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63762415532
相关資料
對於漢獻帝來說漢獻帝最痛恨的人到底是誰
之後漢獻帝發動了衣帶詔事件,想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囙此觸及了曹操的底線。讓漢獻帝恨之入骨的非李傕莫屬,李傕字稚然。李傕掌權的這段時期肯定是漢獻帝一生之中最為難忘最為悲慘淒涼的日子。由此看來,漢獻帝最為痛恨的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屙屎李傕。並且曹
標籤: 劉協 董卓 曹操 三國 漢朝 李傕
王之渙的傳世詩詞只有六首,卻是名副其實的絕句無冕之王
張九齡也僅僅只有10歲,“沈宋”正值壯年,正是盛名赫赫之際。而終唐之世,絕句亦無出四章之右者矣。此時的王之渙,年近半百,絕句已是大成。
標籤: 王之渙 黃河 無冕之王 歷史
岑參的一生有哪些遺憾?漂泊一生,是個徹頭徹尾的異鄉人
而岑參,家族榮光不復,求仕不成,兩度出塞壯志未酬,一生行旅,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最終客死他鄉。可惜,這樣的家族聲望未能惠及到岑參本人。岑參一路而行,又一路寫詩,他或許見過最美的山河,最美的城郭,但他還是會在某個夜晚,想起自己所愛的人,這也許是
標籤: 岑參 杜甫 高適 風景
李世民的皇后是個怎樣的人?她對李世民有哪些幫助?
皇后是國家母儀天下的象徵,是天下女性的表率,在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賢後,她們是帝王完美的伴侶,輔佐皇帝成就一代霸業,李世民的正室長孫皇后就是這樣一比特。文德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也是李世民做皇帝後的皇后,在歷史上素有賢德之名。
標籤: 李世民 文德皇后 唐朝 歷史 突厥 玄武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