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亂”後,尚可喜為什麼還當了親王?

清朝初年,由於清朝統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囙此將漢人降將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吳三桂封平西王,鎮守雲南,兼轄貴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鎮守廣東;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後,其子耿繼茂襲封,鎮守福建。三藩各擁重兵,久據數省。

清朝初年,由於清朝統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囙此將漢人降將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吳三桂封平西王,鎮守雲南,兼轄貴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鎮守廣東;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後,其子耿繼茂襲封,鎮守福建。三藩各擁重兵,久據數省。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决定下令“撤藩”。於是便有了後來的“三藩之亂”,而在三藩中卻有一個人,不僅沒有被革去爵位反而昇為親王?他就是尚可喜!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話說1655年(順治十二年)十月,尚可喜首次上疏以“痰疾時作”請求歸老遼東,為順治皇帝以“全粵未定”挽留。西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請歸老遼東、留其長子安達公尚之信鎮守廣東。康熙准其歸老遼東,但朝廷以尚之信跋扈難制,下令撤藩。尚可喜登記造册,準備舉族遷回海城。不料,平西王吳三桂接到三藩全撤的聖旨後,打出了“興明討虜”的旂號,起兵反清,康熙帝命令尚可喜留鎮廣東,並加封尚之信為鎮南王、平南王次子尚之孝為平南大將軍。南方群起響應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亦起兵,雲南、貴州、福建、江西、廣西等地皆為吳三桂統轄;廣東平南王麾下將領也有劉進忠、祖澤清等多人舉兵響應,沿海群島並起。尚可喜堅持效忠清室,以廣東彈丸之地牽制十餘萬叛軍無法全心北上,為清政府平叛創造有利條件。期間,廣東數度危急,清政府派尚可喜之子額駙尚之隆的人馬行至江西遇阻,二次調兵由簡親王喇布率領,行至江西再次遇阻。廣東十郡,已失其四,廣州城危如累卵,平南王甚至在後院堆滿柴火,欲在危急時刻舉火自焚。

為了籠絡尚可喜及其部眾,西元1675年(康熙十四年)正月,康熙帝再次下旨,晋封尚可喜為平南親王。當時廣東正受到賊寇衝擊,盜賊並起,博羅、河源、長寧、增城、從化諸縣先後告警,尚可喜於是分兵將他們剿定。

西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二月,尚之信發兵圍困其父府邸,奪取廣東最高指揮權,響應吳三桂叛亂,尚可喜聞變後欲懸樑自盡,被左右救起。同年十月二十九日,尚可喜在廣州薨逝,享年73歲。臨終前原本一直昏迷的他忽然强睜眼睛,說:“吾受三朝隆恩,時勢至此,不能殺賊,死有餘辜!”他令諸子把皇太極所賜冠服取出,穿戴好後扶他起來,向北叩頭,說:“吾死之後,必返殯海城,魂魄有知,仍事先帝。”說完死去。康熙皇帝聞訊震悼,賜諡號曰“敬”。棺椁暫厝於廣州大佛寺,西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歸葬海州鳳翔山,後又遷葬今海城市八裡鎮大新村文安山。

本文標題: “三藩之亂”後,尚可喜為什麼還當了親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59502289160
相关資料
唯一一個生於冷宮的皇帝,你知道是誰嗎?
但也不是所有的皇帝從其出生便是有人伺候著且有著舒適的生活環境,良好的教育,例如今天所說的這位皇帝,他可真是儲君之中身世算是悲慘的了,甚至其性命都難以保全,這位就是明孝宗朱佑樘。
標籤: 歷史 弘治皇帝 明朝歷史
漢武帝和漢宣帝誰是真正的明君?他們有哪些功績?
說實話,沒有漢武帝,就沒有我們大漢民族的骨氣,這倒是真的。所以漢文帝和漢景帝,並沒有漢武帝那麼出名。此外,漢宣帝開始努力恢復生產,通過輕徭薄役減輕老百姓們的負擔。拋開漢武帝,去談漢宣帝的成就,其實這也等於是在耍流氓。因為沒有漢武帝時期的窮兵
標籤: 漢武帝 漢朝
揭秘:孫權身上有哪些臭毛病?
三國時期的東吳,是孫堅和孫策打下來的天下,最後坐天下的卻成了孫權,父傳子,子傳弟雖然也正確,可是孫策的英年早逝才是一切的關鍵。而其中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東吳英年早逝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一點,也太頻繁了一些。大家都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哈哈,開個
標籤: 孫權 三國 孫策 周瑜
被嚴重忽略的悍將:陳壽的實力如何?
根據這些記載,我們不難得知,陳壽是諸葛亮的真愛粉、鐵杆粉。也就是說,此次提及牛金,不過是為了襯托曹仁之勇。那個牛金與恭王妃夏侯氏私通,並導致王妃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冒姓司馬,並建立了東晉。牛金作為一代名將,生前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主公
標籤: 諸葛亮 司馬懿與諸葛亮 三國 三國志 晉書 牛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