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的發生跟李淵有何關係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隋朝末年,隋煬帝殘暴不仁,引起了百姓們的不滿,各路軍隊紛紛起義征討。李世民年少有為,早就看清當時局勢,他勸父親不要再為隋朝賣命,順應民意反對隋朝。
在李世民的帶領下,李淵的軍隊勢如破竹率先取得了勝利,在征討過程中,李淵曾許諾把太子之比特交給李世民,可當李淵霸業得成後,卻沒有立刻兌現他的諾言,正因為他的背棄,他的兒子自相殘殺。
古代的繼承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舍長立幼違背了當時的宗法制度,很容易讓大臣們生二心,為了自己皇權的穩固,李淵决定讓長子李建成做太子,李淵對李建成照顧有加,不僅給他名分,還給了他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
李世民在反隋時,收服了瓦崗寨的眾多英雄,再加上他賢名在外,很多賢人能士都來投奔他,一時之間,他實力與太子不相上下,自此太子和秦王兩個政治集團開始了無盡的鬥爭。
謀士魏征曾對李建成說:“秦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魏征這一席話讓李建成有了危機感,為了不讓李世民越軌,他處處針對李世民,甚至出陰招來對付他。李世民也是極度自信的人,他雖然沒有奪皇位的心思,但他自命不凡,再加上秦王集團中骨幹成員的引導,他也處處與李建成針鋒相對。
李淵作為兩人針鋒相對的源頭,他對兩人的爭鬥不但不加以調節,反而還推波助瀾。
他不願負李建成,也不願再次辜負李世民,他妄圖在嫡長子繼承制與功勳繼承制之間取得平衡。李淵首先想到的是改立太子,讓李建成做蜀王,可他考慮到民心的安定,又想效仿梁孝王,讓李世民在洛陽做天子,後來他又考慮到這種做法不符合實際,就把這個心思拋之腦後。
正因為他一時親近李世民,一時又親近李建成,讓兄弟二人嫌隙越來越大局面也越來越不可收拾。
李建成為了早日能結束爭鬥,决定直接殺了李世民,他聯合弟弟李元吉,貶黜了秦王集團的主幹,然後用討伐突厥為理由,調走秦王手中的精兵強將,以此讓李世民孤立無援,趁機殺了他。
計畫看起來天衣無縫,但這個消息,卻被李世民安插在東宮的探子打探到,李世民為保全性命,决定先下手為情。他收買玄武門守將常何,又安排人在玄武門附近設伏,等李建成上朝的時候,直接把李建成殺死了,史稱“玄武門之變”。
李淵得知後,知道事情不能挽救,只能承認李世民太子的地位,在李世民的操縱下,沒過幾日,李淵便下臺了。
都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李淵下臺後才明白這一切都是自己昔日埋下的禍患,若自己能信守承諾,兩個兒子也不會喪命,若自己早日決斷,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他抑鬱成疾,最終在貞觀九年去世。
李世民上臺之後鼓勵生產努力發展,百姓們人人稱讚,雖然他的皇位來的不正但他確實是個好皇帝。在他的帶領下唐朝迎來了“貞觀之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繁盛的一個時期。凡事有因便有果,若不是李淵當初犯的錯,也許唐朝也不會走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