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死後戚繼光為什麼會受到牽連萬曆皇帝為什麼要過河拆橋

你真的瞭解張居正和戚繼光嗎?伴隨著張居正的倒臺,戚繼光自然也長不了。可惜張居正勞累過度猝死了,他做首輔大臣的這10年,戚繼光手握重兵,是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可是張居正死後,接二連三的彈劾就這麼來了。罷官後三年,戚繼光就病死了。可怕的是,萬曆皇帝不僅沒有處置王保,反而拍手叫好,認為他處理得當。

你真的瞭解張居正和戚繼光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戚繼光

我覺得戚繼光的人生,已經很够本了。他跟很多其他名將比起來,要幸運太多了。至少他只是被罷官回家,而不是掉了腦袋。

戚繼光的人生,擁有許多閃亮的地方,又何必執著於善始善終呢?這世上本就沒有太多的偉人是善始善終的。一般做到善始善終的人,基本上都是普通人。

因為普通人沒有放手一搏的勇氣,所以遇到的危險自然也就少得多,同樣遇到的機會也會少的多。戚繼光是那種敢於拼搏的人,所以他遇到了很多機會,而且他善於把握機會。

戚繼光的悲劇,大概有這麼幾件事:官丟了,戚家軍沒了,兒子死了,老婆跑了。

一、戚繼光的晚年,在普通人看來的確很淒慘。

戚繼光早年負責對抗倭寇,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後來又被調到北方抵禦韃靼,也有不俗的戰績。

但是在戚繼光的人生達到巔峰的時候,同時也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危險,那就是他朝中的靠山倒了。伴隨著張居正的倒臺,戚繼光自然也長不了。

那個時候的明朝,對武將集團還是比較忌憚的,一般都是讓文官節制武將。在外帶兵的武將地位比不上同等級的文官,這跟宋朝有點類似。可是文官集團又比不上皇帝派來的太監。

在如此畸形的大環境下,戚繼光只有依附於張居正這個文官一把手,才能够在外面好好帶兵。要不別說對付倭寇,可能自己人就得把他給吃了。

可惜張居正勞累過度猝死了,他做首輔大臣的這10年,戚繼光手握重兵,是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可是張居正死後,接二連三的彈劾就這麼來了。

首先是在萬曆十年,也就是張居正死的那一年,給事中張鼎思彈劾戚繼光,讓朝廷將其從北方調到了廣東。

其次是萬曆十三年,給事中張希皋又彈劾戚繼光。這回徹底沒有迴旋的餘地了,所以戚繼光就被罷官了。

罷官後三年,戚繼光就病死了。這就有點兒過河拆橋的感覺了,用人家的時候,各種提拔,等到沒用處了,就弃之不顧。

二、戚繼光最慘的,還是沒能保住戚家軍。

戚家軍這個說法其實本身並不成立,準確來說,應該叫浙兵。浙兵基本都是戚繼光抗倭的時候,在浙江義烏所招募的兵馬。

這幫人跟著戚繼光的時間非常久,而且身經百戰,所以一個個戰鬥力是十分強悍的。只可惜由於人數不多,大概有4000人的編制。所以大規模戰役是無法打的,在對付倭寇的時候,浙兵的力量就顯現出來了。

在戚繼光北上以後,其實這支部隊最初並沒有被他帶到北邊。可是戚繼光來了薊鎮以後,發現這裡的長城低矮,所以就請求朝廷,將三千戚家軍給帶到了北方來修長城。

在戚家軍的努力之下,2000裏長城之上,多了若干炮臺。可是伴隨著張居正的去世,戚家軍的前途也充滿了隱患。

由於當時朝臣熱衷於反對張居正的活動,而作為張居正的鐵杆粉絲,戚繼光自然是不能倖免。可是不光戚繼光如此,就連他比較信任的部下們也遭到了免職。

這下子戚家軍就出了大麻煩了,剩下的軍官不足以帶領這支部隊百戰百勝。此後面對豐臣秀吉的進攻,戚家軍雖然再展雄風,卻已經逐漸沒了生氣。

尤其是到了明朝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因為軍餉問題,去找新任薊鎮總兵王保,結果這個王保為了私吞軍餉,居然將這3300多名戚家軍全部屠戮,還揚言他們發生了兵變。

可怕的是,萬曆皇帝不僅沒有處置王保,反而拍手叫好,認為他處理得當。以至於後來明朝末年軍官為了私吞軍餉,在全國各地都上演了這種鎮壓兵變的鬧劇。

此時戚繼光已經去世了,但是我認為這在戚繼光的人生中,應該是最黯淡的一件事了。因為戚家軍跟他兒子一樣,三千多人被屠戮,就好似他的兒子被人殺了三千多次一樣,你說他能不心痛嘛!

三、戚繼光的老婆跑了。

這件事對戚繼光來說,無疑又是一重打擊。雖說在戰場上戚繼光戰無不勝,可是到了家裡,戚繼光就乖得不得了。

因為戚繼光是出了名的怕老婆。但是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的老婆王氏一直沒能給他生個兒子,為此戚繼光就偷偷在外面娶了3個小妾,一口氣生了5個兒子。

紙包不住火,最終戚繼光還是跪著把這事兒告訴了老婆王氏。氣得王氏差點沒當場去世,好在戚繼光表示,要把老大過繼給王氏,這事兒才算甘休。

有了個兒子,王氏也有了寄託,自然就不往壞處想了。可惜的是,就在戚繼光被免職以後,王氏的這個嗣子也去世了。

這雙重打擊之下,使得王氏有些腦子錯亂,最終選擇在戚繼光最艱難的時候,離開了他。晚年的戚繼光,不僅飽受喪子之痛,而且還被老婆給踹了,你說難受不難受?

總結:戚繼光的悲劇,也是大明朝的悲劇。

大明朝如果能用好戚繼光,說不定就沒有遼東那邊什麼事兒了。至少戚繼光治軍嚴明,比李成梁要好太多了。

所以他帶出來的戚家軍如果有幸能够鎮守遼東,那對大明朝來說,絕對是幸事。即使後來戚繼光去世了,可戚家軍的有生力量都還在,精神也還在,所以他們鎮守遼東,就不會讓努爾哈赤崛起了。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本文標題: 張居正死後戚繼光為什麼會受到牽連萬曆皇帝為什麼要過河拆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57604680118
相关資料
棄筆從戎的辛弃疾,為何會抱憾而終?
隨後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繼去世,辛弃疾亦感到日薄西山,但緊系家國的心緒,依然隨著朝廷的局勢起起伏伏,時而準備按劍而起、時而又頹然失望。即便是生命的油盡燈枯之時,辛弃疾也是竭力大喊著一生的夙願。
標籤: 辛弃疾 中國古代史 宋朝 歷史 南宋
李成妃為什麼會被囚禁在長春宮之中?她又是如何逃過一劫的?
李成妃和範惠妃感情非常好,情同姐妹,範慧妃因為得罪了客氏和魏忠賢,被幽禁在冷宮之中。客氏和魏忠賢大吃一驚,認為李成妃受到了神仙的庇佑,最終將她貶為宮女,逐出長春宮,李成妃囙此逃過一劫。客氏和魏忠賢抓住機會,對天啟皇帝說,張裕妃是為了爭寵假裝
標籤: 成妃 李成妃 歷史 客氏 張裕妃 天啟
純愨皇貴妃:雍正後宮最長壽的妃子,活了95歲
清朝有中國最長壽的皇帝,正是雍正的兒子乾隆帝享年89歲。與擅長養生,壽命長的兒子不同,雍正帝只活了57歲。在壽命方面,乾隆都比不上她,因為她足足活了95歲。耿氏母子受雍正寵愛,到了乾隆朝,也受到乾隆帝的愛護。弘晝一直活到乾隆三十五年去世,享
標籤: 雍正 皇貴妃 乾隆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面對明朝時期的豆腐渣工程朱元璋見到是怎麼處理的
很多人都不瞭解明朝豆腐渣工程,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可是萬萬沒想到,這麼重大的一個工程,竟然讓朱元璋發現了天大的紕漏。對貪官污吏如秋風掃落葉除了這件事之外,號稱反腐鬥士的朱元璋在打擊豆腐渣工程上,還有著另外一出傳奇故事。
標籤: 豆腐渣工程 明朝 朱元璋 明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