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歷史上真正的大女主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觀音婢的文章,歡迎閱讀哦~近些年市面上流行起來種種“大女主”的小說或者影視作品,所謂“大女主”就是以女主角為中心,主要表現其奮鬥和愛情歷程,最終成功的這樣一種題材。長孫皇后其名已不可考,只知道其小字為觀音婢,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觀音婢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近些年市面上流行起來種種“大女主”的小說或者影視作品,所謂“大女主”就是以女主角為中心,主要表現其奮鬥和愛情歷程,最終成功的這樣一種題材。“大女主”的生活年代也不盡相同,不論是上古時代還是歷代王朝,又或者是近現代社會都能有讓創作者大書特書的空間。

不過“大女主”題材井噴式出現也必然會有良莠不齊,許多作品僅僅是為了蹭熱點而創作的,這樣的“大女主”很少有人買帳。不過這位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大女主”就不一樣了,不光當時的人,甚至百年後、千年後人們依然傳頌她的美名,她就是“千古賢後”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其名已不可考,只知道其小字為觀音婢,觀音亦女身也,所以這個字的含義就是女觀音菩薩。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家中對這個女兒的喜愛了。長孫氏出生於將門世家,從北魏至隋以來人才輩出,可謂是“門傳鐘鼎,家世山河”。她的父親齊國公長孫晟更是天下皆知的名將,不但有著“一箭雙雕”的美名,更是讓突厥聞風喪膽的國之棟樑。

長孫晟對自己的小女兒十分疼愛,小小年紀便想著為她議親。長孫家族中的長孫熾十分欣賞當時唐國公李淵的妻子竇氏,覺得她睿智賢明,教出來的子女必然不會差,於是就勸說長孫晟讓小女兒和唐國公家結下姻親。

定下婚約是件喜事,但好景不長不久後的大業五年(609)長孫晟去世了。家中的繼承人長孫安業對弟弟妹妹毫不留情,將他們趕出家門。小小的長孫無忌和長孫氏突遭變故,都十分無助,好在他們的母親是當朝大員高士廉的妹妹,也萬幸高士廉非常樂意接納這無家可歸的一家人。他們安定了下來,並且受到了高士廉的厚待,避免了長期顛沛之苦。

長孫氏的哥哥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少時就是好友,有天高士廉見到李世民後立刻覺得這人氣勢非凡,他想起了長孫晟定下的那樁婚約,於是在長孫氏父喪期滿後就開始極力促成此事。古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長有此意,兩個孩子自然要服從的。在大業九年(613),年僅十三歲的長孫氏,便與同樣年輕,只有十六歲的李世民完婚了,沒人能想到他們未來會那樣恩愛,成就一段千古佳話。

《太平禦覽》還記錄了他們婚後一件非常神奇的事。說是長孫氏婚後歸寧,住在舅舅家中,有天晚上,高士廉的妾室張氏突然看見長孫氏的房外有一匹二丈高的大馬,且鞍勒都在。張氏大驚,立刻將此事告知了高士廉,高士廉也覺得十分神奇,找人來算了一卦,算完後那人感歎:“女處尊比特,履中居順也。此女貴不可言。”這話不光高士廉聽完後心中歡喜,周邊知道的也是“鹹敬异焉”。

此後長孫氏跟著李世民沉沉浮浮,一直做他堅強的後盾,用自己的能力為他斡旋。在玄武門之變前夕,她還常常出入後宮,就是為了減輕給李世民的壓力。到了玄武門之變那天,她更是直接站了出來,鼓舞秦王軍士氣,《舊唐書》記載“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之後李世民登基,她也變成了長孫皇后母儀天下。長孫皇后喜歡讀書,哪怕是梳妝打扮時也依然手不釋卷,她淵博通達而又溫柔賢慧,是太宗李世民的賢內助。李世民十分看重長孫皇后,甚至經常拿朝中大事來詢問其意見,但長孫皇后公私分明,不會直接回答,而是沉默不言,問得多了便以“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為由拒絕。如果李世民再堅持,那麼長孫皇后就會徹底不予理睬,李世民貴為皇帝也無法讓自己的妻子開口,往往也是十分無奈。

長孫皇后不干涉朝政不說,還一再勸阻太宗不要過於恩寵自己的哥哥長孫無忌。這二人本是布衣之交,且長孫無忌不但是李世民的大舅哥,還是輔佐他登基的元勳,於情於理都和旁人不一樣。李世民幾度想任命其為尚書右僕射,但長孫皇后堅決不允許,她說:“妾既托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為切骨之誡,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為宰執。”但李世民沒有聽。於是皇后就去勸自己的哥哥,沒辦法李世民只得退而求其次,給了長孫無忌一個至高的虛職。長孫皇后這才滿意。

所以可見,雖然長孫皇后不直接干涉朝政,但也會委婉的引經據典來勸諫,比如說在哥哥官職的問題上就用了漢朝呂、霍外戚專權的典故。她的委婉如同春風,既能解决問題,還不會令人感到不適,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朝服進諫”,就另闢蹊徑化解了太宗對於魏征的怨氣。

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后崩逝於太極宮立政殿,年僅36歲。李世民悲痛欲絕,在看見她的遺作時甚至悲歎:“皇后此書,足可垂於後代。我豈不達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規諫,補朕之闕,今不復聞善言,是內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帝后之深情可見一斑。長孫皇后言行得體,進退有度,是真正的“大女主”,“千古賢後”的美稱非她莫屬。

本文標題: 觀音婢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歷史上真正的大女主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50730254822
相关資料
歷史上真實的陳宮陳公臺真的是個正人君子?
呂布不孝,是演義小說的說法,馬超不孝,是三國正史的說法。寫到這裡,熟讀三國正史的讀者可能已經猜到了,這個人就是呂布手下大將陳宮陳公臺。背叛曹操之後,陳宮雖然得到了呂布給予的兵權,但並沒有得到完全信任,因為呂布麾下嘩變,很多人都指證陳宮是幕後
標籤: 呂布 曹操 陳宮 三國 馬超 郝萌
九子奪嫡中的五六七子是誰?他們最後的結局如何?
清朝康熙帝一生共生育了三十五個兒子,在中國古代大一統朝代的皇帝中位居第一。綜合來講,康熙帝第六子胤祚只活了六歲,而第五子胤祺和第七子胤佑都是沒有政治野心的皇子,在康熙年間的奪嫡之爭中保持吃瓜羣衆的身份。正因如此,有關康熙年間“九子奪嫡”的各
標籤: 九子奪嫡 康熙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愛新覺羅
香妃為何會天生异香”?真相是什麼?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香妃為何會天生异香”?後來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一起研究發現歷史中沒有關於“香妃”的記載,於是認為“香妃”的原型很可能是乾隆的一個妃子華妃。香妃屍體遭到破壞,“天生异香”真相大白,得知原因讓人大跌眼鏡乾隆二十四年,在乾隆費勁九
標籤: 香妃 乾隆 歷史 清朝歷史
魏延背上謀反的罪名後,他能在死後得到追封是為何?
魏延因為楊儀背上謀反的黑鍋,但他為何卻能在死後得到追封?看起來,魏延謀反的證據確鑿,而且他最終也受到了處罰,可以說明魏延是真的謀反了。正因為魏延的死與謀反無關,在魏延去世多年後,費禕為其平反罪名,蜀漢對魏延還進行了追封,可見魏延確實是沒有謀
標籤: 魏延 諸葛亮 司馬懿與諸葛亮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