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建立東漢之後劉秀為何將都城定在洛陽

劉秀重新建立漢朝之後,將都城定在了洛陽,因為洛陽位於西漢都城長安的東部,為了表示區別,將劉秀重建的漢朝稱作是東漢。對於劉秀為何要放弃此前的漢朝都城長安,而遷都洛陽,原因也非常簡單,不外乎於當時的形勢問題,而且關中之地經過破壞已經很凋敝,短期內的確不適合做都城。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劉秀定都,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劉秀重新建立漢朝之後,將都城定在了洛陽,因為洛陽位於西漢都城長安的東部,為了表示區別,將劉秀重建的漢朝稱作是東漢。

對於劉秀為何要放弃此前的漢朝都城長安,而遷都洛陽,原因也非常簡單,不外乎於當時的形勢問題,而且關中之地經過破壞已經很凋敝,短期內的確不適合做都城。

關中沒落,已不如洛陽的條件好

在先秦與秦朝、漢朝初期,關中之地易守難攻沃野千里,的確是非常難得的好地方,但此一時彼一時,關中在西漢時期人口劇增,對於關內的破壞是非常明顯的。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長安與關中地區經過多年的戰爭,已經被弄得非常殘破,如果要重新建立都城的話耗時很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洛陽維護的相對完好。

不僅如此,西漢後期,關東地區尤其是河洛平原地區,經濟發展程度有了很顯著的提升,洛陽本身就位於中原腹心之地,周圍都是富裕的地方,經濟條件很好。

洛陽不但經濟條件好,而且周圍關隘很多,也不算是個沒轍沒攔的地方,作為都城在軍事方面的優勢也還可以,洛陽交通便利,能够供養更多人口,當時確實比長安合適。

形勢問題,無法定都長安

劉秀在西元二十五年的時候正式稱帝,這個時候天下尚未完全收復,關中一帶還有赤眉軍等諸多的勢力存在,其他像是蜀中、河西、漁陽、徐州等地,都有軍閥佔據。

作為劉秀的根據地,河北一帶主要聯合倚仗的勢力非常有限,並且他不能够離開自己的大本營河北,要對付赤眉軍等,只能讓他們自己主動出關中。

把都城放在中原之地的洛陽,是因為劉秀想要聯合南陽一帶的劉姓皇族以及河北一帶郭皇后娘家的勢力,這裡也算得上是奪取關中的最好根據地。

後來劉秀攻伐關中的過程中,洛陽已被經營建設得相當好,是個很成熟的都市,劉秀也已沒有必要再勞師動眾,為了什麼名分之類再將都城遷到長安去。

東漢的長安,已無法比擬洛陽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關中一帶經過戰亂,“三輔大饑,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弊野”,如果想要將長安恢復到都城的水準,需要大興土木,花費大量人力物力。

洛陽原本就是西漢的重鎮,之後在更始帝時期,已經修建得非常好了,所有做都城的基礎設施都是現成的,定都洛陽,怎麼都比長安要更好更合適。

關中再好,也只是局促之地,這裡的耕地、水源等遠遠不能跟關東相比,從西漢中後期開始關中就要依靠外來的糧食輸入,自己的話很難供應充足。

不但條件更好,洛陽還更加適合讓劉秀聯合籠絡關東豪族,這裡既能獲得關東與南方大量經濟上的供給,還可以支撐對幽州等地的防衛,是劉秀定都的不二之選。

本文標題: 劉秀建立東漢之後劉秀為何將都城定在洛陽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50215219349
相关資料
劉榮本是皇太子,為何最後會慘澹收場?背後有什麼故事?
漢景帝的第一任太子劉榮,就是很慘一男的。西元前157年,劉啟繼位,劉榮順勢成為皇長子。折中之下,景帝選擇立長,劉榮成為太子。然而劉榮的結局卻是:帶著罪名,自殺。從極致的榮寵,到慘澹收場,這中間的神轉折,有兩處:1,栗姬年老色衰,景帝寵愛也漸
標籤: 劉榮 漢朝 歷史 栗姬 館陶公主 史記
謀士在三國最不可或缺了,但為何卻說賈詡是最聰明的?
所以曹操和他算是有些仇的,但是在後來因為曹操做的一些不合時宜的事,最後還是因為賈詡的建議,他反叛了曹操。雖然歷史上,有人推測張繡可能遭了報復。所以,賈詡可以說是三國歷史上最聰明的人:洞悉人性,洞察人心。
標籤: 賈詡 張繡 曹操 三國
嬴政當初並沒有下令讓呂不韋自盡呂不韋為什麼在半路上就自殺了
認為這兩起事件很有可能均為呂不韋所為,畢竟呂不韋在兩件事中均獲益不少。對此贏政顯然會心生不滿,但是考慮到呂不韋一直為秦國做貢獻。在贏政正式親政後,以往被呂不韋掩蓋的事情很有可能被曝光,從而令呂不韋越來越心虛。本身此事過後,呂不韋最多就是不再
標籤: 秦始皇 長信侯 秦國
燕國在戰國七雄中最是弱小,樂毅如何打敗强大的齊國?
而燕國,原先卻是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又曾被齊國滅亡,是在秦、趙、韓等國的幫助下才得以死灰復燃、鹹魚翻身的,其貧弱的國力在戰後重建中原本是那樣的舉步唯艱、那樣的脆弱不堪,然而,事實就擺在眼前,强大的齊國就被弱小的燕國打敗了。
標籤: 齊國 齊國君主 燕國 戰國七雄 春秋戰國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