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孫權殺關羽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關羽不僅是劉備結拜兄弟,更是蜀國獨當一面的重將,孫權殺死關羽必然引起劉備憤怒,事後證明,孫權殺死關羽影響太大,劉備怒而興兵攻打東吳。來自盟友在背後的致命一擊,讓關羽敗走麥城,最後只率10餘騎出逃,被擒之後立即遇難。囙此,孫權下令“羽至即斬”,或許有一些關羽辱駡的因素,但絕非主因。

眾所周知,演義中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可謂驍勇善戰。而在關羽死後,更是一度被人稱之為“武聖”。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關羽不僅是劉備結拜兄弟,更是蜀國獨當一面的重將,孫權殺死關羽必然引起劉備憤怒,事後證明,孫權殺死關羽影響太大,劉備怒而興兵攻打東吳。儘管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但大軍壓境之前,孫權並無必勝把握,甚至可能損失慘重,囙此還派人求和。

既然如此,為何關羽敗走麥城被擒之後,孫權卻直接殺死關羽,而非生俘或勸降或待價而沽呢?難道真是因為關羽辱駡孫權,囙此被憤怒衝昏頭腦而殺了關羽?上世紀九十年代,湖南長沙五一廣場出土的走馬樓簡牘中,一枚竹簡揭開了千古謎團,原來孫權必殺關羽,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西元219年,漢中之戰結束不久,關羽在荊州打響襄樊之戰。戰爭之初,關羽勢如破竹,水淹七軍、陣斬龐德,威震華夏,一度嚇得曹操準備遷都。在司馬懿、蔣濟勸說之下,曹操派出徐晃、趙儼等率軍救援樊城,最終徐晃等人擊敗關羽,打破了關羽包圍圈。囙此,孫權偷襲關羽是發生在關羽戰敗之後,這也符合基本邏輯,如果關羽未敗,估計孫權不會偷襲關羽,而是繼續聯蜀攻魏。

來自盟友在背後的致命一擊,讓關羽敗走麥城,最後只率10餘騎出逃,被擒之後立即遇難。那麼,孫權為何殺死關羽,而非生擒關羽或勸降或待價而沽?

蜀記曰:權遣將軍擊羽,獲羽及子平。權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曰:“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

這是孫權為什麼殺關羽的唯一史料,孫權本想勸降關羽,但左右勸說孫權“關羽是養不熟的狼,當年曹操沒有除掉關羽,結果養虎遺患,如今甚至都討論遷都話題了,囙此不能招降關羽”,於是孫權下令殺了關羽。

但《三國志》中的這一記載,卻也有很多不合邏輯之處,裴松之注文中提出了疑問。

臣松之按吳書:孫權遣將潘璋逆斷羽走路,羽至即斬,且臨沮去江陵二三百裏,豈容不時殺羽,方議其生死乎?又雲“權欲活羽以敵劉、曹”,此之不然,可以絕智者之口。

當時,孫權坐鎮江陵,而關羽被殺於臨沮,兩者相差二三百裏,想要討論關羽生死再及時傳達出軍令,至少二天時間,而關羽是被擒之後立即被殺,這就從證明孫權早已下達“羽至即斬”的命令。也就是說,孫權早已下令只要抓到關羽,立即斬殺,根本沒有與群臣討論勸降之事。

關羽地位非同一般,殺死關羽後果太嚴重,為何孫權還下達“羽至即斬”的終極追殺令?史書上還記載了兩個細節。

襄樊之戰中,孫權與關羽有過兩次隔空對話,後人評估可能囙此孫權“怒而殺羽”。

1,起先,孫權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之女求婚,關羽辱駡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羽辱駡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2,孫劉夾攻魏國,但關羽攻魏之時,孫權兵馬行動有些慢,關羽怒罵“狢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狢是對江東人的蔑稱,猶如罵孫權是野蠻人,關羽的地域攻擊讓孫權非常憤怒。

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孫權會不會囙此“怒而殺羽”,給東吳帶來巨大隱患?客觀的說,西元219年的孫權,已經年滿36歲,不再是愣頭青,應該不至於這麼不理智。成熟的政治家,往往都是“未慮勝,先慮敗”,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才對,應該不會一氣之下殺關羽。

囙此,孫權下令“羽至即斬”,或許有一些關羽辱駡的因素,但絕非主因。那麼,主因究竟是什麼呢?走馬樓簡牘揭開了這一千古謎團!

湖南長沙走馬樓簡牘,記載的是三國吳國經濟券、司法文書、民籍、帳簿及名刺、官刺等類文書,數量達10餘萬片,超過全國歷年出土簡牘的總和,是上世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也是研究吳國社會經濟歷史的第一手資料。需要說明的是,儘管東漢蔡倫改進紙張,讓紙張成熟,但紙張使用上還不够普及,三國時代竹簡依然盛行。

其中一枚竹簡中,記載了三十個字,不僅揭示了關羽有可能活下來,還揭示了孫權為何要殺關羽。

建安二十四年,都尉書給將軍呂岱,力瑜所將士伐武陵、長沙叛眾,叛眾首尾關羽。

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吳國都尉致信呂岱,讓他率軍討伐武陵、長沙叛眾,這些叛眾“首尾關羽”,即首尾呼應關羽。說到底,荊州的劉備統治區,已被關羽經營多年,東吳偷襲荊州之後,不可能短時間內徹底掌握,囙此還有很多關羽支持者,“叛眾首尾關羽”就說明了這一情況。

對於東吳與孫權而言,此時最怕的二件事是:一是關羽與叛眾會師,二是關羽繼續領導叛眾抗吳行動,包括作為精神領袖的存在激烈叛眾鬥爭,或遠程指揮叛眾。在這種情況之下,孫權最佳選擇自然是勸降關羽,再讓關羽勸降“叛眾”,但問題在於關羽不可能真降,之前投靠曹操又回歸劉備,敗走麥城之時又“使使詐降”,與此同時由於關羽在荊州威望很高,性格驕傲,也不能放走關羽在益州繼續遙控指揮“叛眾”,時刻惦記反攻荊州,所以孫權就只有一個選擇,即“羽至即斬”。

湖南長沙走馬樓的這一枚竹簡,還揭示了一點,如果關羽不往益州方向逃命,而往武陵、長沙方向走,一旦與“叛眾”會師,反而可能還有活命機會,甚至未必沒有奪回部分失地的機會。

值得一問的是,關羽手下有數萬大軍,孫權呂蒙偷襲荊州之後,為何最後軍心渙散到只有十餘騎跟隨逃命?這其中有沒有關羽用兵之過?畢竟,如果關羽坐擁數萬大軍,即便孫權偷襲了荊州,關羽也有一戰之力,更不至於會亡命天涯!

資料標籤: 關羽 孫權 三國 劉備 長沙
本文標題: 歷史上孫權殺關羽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37219927131
相关資料
郤正在蜀漢滅亡後是什麼結局?他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263年11月,蜀漢正式滅亡,開始了三國時代快結束的序幕。在蜀漢滅亡之後,鐘會聯合薑維,想要發動叛亂。不過,在蜀漢滅亡之後,郤正的人生軌跡卻發生了改變。在黃皓執掌大權期間,蜀漢的忠良受到了打壓。在此背景下,郤正起草了蜀漢的投降書,當這份書信
標籤: 劉阿鬥 三國 歷史 司馬昭 鐘會 鄧艾
萬曆帝跟嘉靖帝都是幾十年不上朝,他們有何區別?
對比嘉靖帝,萬曆在怠政的方方面面都高於嘉靖,由於國本之爭,由於群臣和皇帝的對立,萬曆皇帝乾脆選擇不上朝,以示對抗。嘉靖二十九年,韃靼俺答汗率大軍入侵明朝邊境,由於明軍守備不利,導致俺答大軍攻到了京畿地區,直接威脅皇城的安全。在這一點上,萬曆
標籤: 嘉靖 明朝 歷史 嚴嵩 丁汝夔 明朝歷史
臨沮是馬超的管地,他對關羽見死不救的原因是什麼?
關羽被斬於臨沮,也就是死在了馬超的地盤上。細看三國正史,我們找到了馬超在臨沮見死不救的三個原因:關羽和馬超固然都有責任,但劉備好像也難辭其咎,我們可不可以說劉備應對此事負全責?不管怎樣,關羽被斬於臨沮,督臨沮的馬超都沒有去救援,但是事後劉備
標籤: 馬超 關羽 劉備 三國
鐵鉉是如何與朱棣對抗的?他為什麼會被處以極刑?
朱棣南京登基後督促他投降,沒想到他寧死不屈,最終被朱棣淩遲處死。022:一度害的燕王朱棣非常狼狽,最終被處以極刑由於自身實力有限,他就準備依靠自己跟別人一起保衛濟南城。由於燕軍人數過多,最終鐵鉉被朱棣所擒獲。鐵鉉遇害後,他的父母妻子多人紛紛
標籤: 明成祖 鐵鉉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靖難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