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出身最高的皇后:孝昭仁皇后結局如何?

當屬孝昭仁皇后。孝昭仁皇后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現是在康熙十五年,囙此,有人研究,當初與孝誠仁皇后競爭後比特的並非孝昭仁皇后,而是孝昭仁皇后的姐姐,這個女子在競爭失敗後改嫁他人。根據有些學者最新研究,孝昭皇后是生病而死,但法國傳教士張誠曾在私人筆記中記載,孝昭仁皇后與孝誠仁皇后死因相同,都是死於難產,這也是有可能的。

康熙一生册立過三比特皇后,她們分別為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與孝懿仁皇后,這三比特皇后不是皇親國戚就是勳貴舊族出身,那麼,這其中出身最高的究竟是哪一位呢?當屬孝昭仁皇后。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孝誠仁皇后的祖父索尼雖是康熙初年朝中首輔,但他的家族早期並不顯赫,只是從事文書工作,後來才在疆場建功,成為後起之秀。孝懿仁皇后所在的佟氏屬於降將出身,且原先在漢軍旗,只是沾了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緣故,才出現了佟半朝的格局。

相比而言,孝昭仁皇后就不一樣了。

孝昭仁皇后的祖父是清朝開國五大臣之一的弘毅公遏必隆,屬於鑲黃旗鈕祜祿氏,這一支早年便跟隨努爾哈赤馳騁疆場,家族出了許多成名的悍將,可以說是典型的鐵血世家了。孝昭仁皇后的父親遏必隆也在康熙朝比特至輔政大臣,孝昭仁皇后的姑姑則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原配元妃鈕祜祿氏,囙此,從出身來看,孝昭絕對是最好的一個。

近期隨著清宮檔案的挖掘與研究,關於孝昭仁皇后的資訊也多少有了一點更新,首先,孝昭仁皇后的入宮時間有疑問。

孝昭仁皇后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現是在康熙十五年,囙此,有人研究,當初與孝誠仁皇后競爭後比特的並非孝昭仁皇后,而是孝昭仁皇后的姐姐,這個女子在競爭失敗後改嫁他人。但此事終究還是不能成為定論,只是存疑。

不過,如果孝昭仁皇后真的是康熙十五年才入宮的話,那麼,她入宮年齡應該也就十幾歲,第二年的八月份,康熙便將其册立為皇后,入主坤寧。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僅過了半年,即康熙十七年的二月份,孝昭仁皇后便在坤甯宮香消玉殞,那麼,孝昭仁皇后究竟是怎麼去世的呢?

根據有些學者最新研究,孝昭皇后是生病而死,但法國傳教士張誠曾在私人筆記中記載,孝昭仁皇后與孝誠仁皇后死因相同,都是死於難產,這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孝昭仁皇后真的是康熙十五年入宮的,那麼她的去世年齡應該不超過二十歲。

而且,孝昭在入主中宮後,立刻提出要為死去的家父遏必隆建造家廟,這一請求康熙也欣然同意了,這固然與當時清廷正與三藩作戰,需要拉攏鈕祜祿這樣的勳貴舊族有很大關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看出孝昭的睿智與不凡,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

值得一提的是,孝昭仁皇后去世後,其喪禮規格甚至要比孝誠仁皇后還要高,就連孝莊太皇太后都要親自入宮哭臨,在康熙再三勸阻下這才作罷,可即便如此,仁憲皇太后(孝惠章皇后)也親自來到兒媳孝昭棺前舉哀,再次能够看出皇室對孝昭以及孝昭家族的重視。而且,孝昭皇后去世後,再也沒有大清皇后在坤甯宮居住過,孝昭是最後一位在坤甯宮居住的皇后。

注:一,孝昭皇后與康熙是錶姐妹關係。孝昭皇后的父親遏必隆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外孫,囙此,遏必隆與順治應是表兄弟關係,那麼,遏必隆的女兒(孝昭)與順治的兒子康熙自然是表兄妹關係了。

二,孝昭皇后的遏必隆側室舒舒覺羅氏所生,她有一個一母同胞的妹妹同樣被康熙納入了後宮,這個女人便是清朝唯一享有諡號的貴妃溫僖貴妃。

本文標題: 康熙出身最高的皇后:孝昭仁皇后結局如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35074562703
相关資料
歷史上真實的華妃是誰?她是雍正最寵愛的妃子
華妃對雍正用情極深,可以什麼都不為只為了他一人,可是聖上對她卻是表面寵愛實則避諱,不僅僅殺了他們的子嗣,還賜了歡宜香防止華妃有了子嗣被年家所用。對於聖上來說她不只是一個妃嬪,也是年家的人,是他所顧忌的,對於華妃來說聖上卻是唯一的心上人,這也
標籤: 華妃 雍正 雍正妃嬪 歷史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李煜為什麼會導致國破家亡、身死他鄉的結局?
李煜,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8月15日是李煜的生日,他被幽囚於汴京已經將近三年。縱然李煜傾國之力尋訪名醫,也無法治癒周後的病,最終還是香消玉殞。李煜痛失摯愛,悲傷不已。此後,李煜經常與她幽會。大周後去世三年後,他册封
標籤: 李煜 宋朝 小周後
雍正最疼愛的女兒:和碩和惠公主是什麼結局?
雍正一共有四個女兒,最後只有第二女和碩懷恪公主活到了成年,但也只是活了23歲,在雍正繼位前就已經去世了。很明顯是和碩和惠公主。雍正七年,和惠公主嫁給了丹津多爾濟之子多爾濟塞布騰,為了避免愛女遠走蒙古,雍正破例將其留駐京師。
標籤: 雍正 和碩淑慎公主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愛新覺羅·胤祥
明朝猛將常遇春為什麼40歲就去世了?
在近20年的征戰中,常遇春多次負傷,車馬勞頓,居無定所,食無定時,積勞成疾,一直處於亞健康。大軍北征從5月出發,到7月班師,正值夏秋之際,天氣炎熱,一路上常遇春既要製定作戰計畫,又要披甲衝鋒陷陣,體力消耗極大。在朱元璋聽說這件事後,認為這會
標籤: 常遇春 明朝 歷史 明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