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稱王,劉邦稱帝兩人的結果為何完全不同

楚漢之爭,劉邦和項羽同為天下共主時,項羽選擇了稱王,而劉邦選擇了稱帝,二人的結果卻大相徑庭。除了項羽致命的性格弱點輸了劉邦外,他所承襲的分封諸王制度也是為漢所敗的導火索。

還不瞭解:楚漢之爭的讀者,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楚漢之爭,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項羽稱王,劉邦稱帝,兩人的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楚漢之爭,劉邦和項羽同為天下共主時,項羽選擇了稱王,而劉邦選擇了稱帝,二人的結果卻大相徑庭。其背後原因,我們來一探究竟。

項羽在入主咸陽後,憑藉手中掌握的幾十萬大軍,自立為西楚霸王,以彭城為都城。項羽作為楚國後裔,依照戰國的舊例,分封了十八個諸侯王,聽從自己號令。並且把他的勁敵劉邦封在秦朝流放罪人的巴蜀,以降將章邯、司馬欣賦予鉗制。

項羽分封圖

項羽這樣分封,既適合他心中稱霸天下的英雄氣概,又建立了自己的權威,以便號令天下。但也因為分封不均,對各諸侯國牽制不力等原因,斷送了大好江山,為劉邦做了嫁衣。

等到劉邦勢力全盛時,也考慮了分封六國後代,使其折服自己的方法。但及時遭到了張良的封锁。張良向劉邦提出了幾個不能分封諸王的理由。第一,商湯討伐夏桀,周武討伐商紂都分封了他們的後代,是因為商湯和周武王實力足够强大到不懼桀、紂後代的威脅。而如今沛公你勢力能有他們强大嗎?

第二,周武王打進殷都以後,曾給商容住過的地方掛過匾,又把箕子從監獄裏放了出來,還給比干重修葺了墳墓,現在您能够去為聖人修墳,去為賢人掛匾,到智者門前表示敬意嗎?第三,周武王當時分發存糧,疏散鹿臺的錢財,用來救濟貧苦百姓,現在您能够把府庫中的錢財都拿出來散發給貧苦百姓嗎?

武王伐紂

第四,周武王伐紂勝利以後,廢棄兵車改為乘車,把兵器倒轉頭來,放置在府庫中,蓋上虎皮,表示天下從此不再打仗,現在您能够偃旗息鼓,改行文治,不再用兵嗎?第五,周武王把牛、馬放山上休息,表示不再用騎兵打仗,公牛運糧,現在您能够讓牛馬休息,不再使用嗎?

第六,天下所有的遊客謀士,之所以背離他們的親人,捨棄祖先的墳墓,離開故交舊友,不顧一切的來跟從您,就是希望得到一塊封地。如果您重新立了六國的後代為王,天下的遊客謀士誰還會幫你打天下呢?第七,立了六國以後,若是他們見楚强盛,反而不聽王命追隨您了,您又怎麼能夠指揮他們呢?

劉邦聽後,連連揮手,表示自己不行,並即使採納了張良的計策,終於最後以帝制取代了分封制,與群臣以殺白馬管道訂立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翦除了异姓諸侯王和功臣勢力,鞏固了皇權的一統。

除了項羽致命的性格弱點輸了劉邦外,他所承襲的分封諸王制度也是為漢所敗的導火索。小編認為,在當時的條件背景下,劉邦充分發揮了制度的優越性,未嘗不是一種進步的表現。

本文標題: 項羽稱王,劉邦稱帝兩人的結果為何完全不同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32304881960
相关資料
戰國時期白起的成名之戰是哪一戰?結果是什麼?
此時的魏國雖然比起戰國初期國勢已經衰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比起韓國,魏國無論是兵力還是戰鬥力均處在上風,而韓國軍隊則相對勢單力薄。伊闕之戰,白起率領的12萬秦軍,全殲韓、魏、東周聯軍24萬,擊殺魏軍主將公孫喜,攻佔伊闕及五座城池。而白起這
標籤: 白起 魏國 三國 秦國 一戰
劉諶:劉禪最有骨氣的兒子,最後結局如何?
然而,劉禪卻有一個兒子,在勸諫誓死抵抗失敗後,殺掉自己的妻兒,自殺殉國。他就是劉備的孫子,劉禪的第五子北地王劉諶,是“懦弱”的劉禪最有血性、最有骨氣的兒子。可知太子劉璿也是有血性的,為恢復蜀漢盡了一份力。他作為劉禪最有血性、最有骨氣的兒子,
標籤: 劉阿鬥 劉諶 三國 歷史
曹丕和劉備都稱帝了孫權為什麼只能稱吳王
看《三國演義》的時候,都有個疑問,為什麼曹丕220年就稱帝了,劉備221年稱帝,而孫權只能稱吳王,直到229年才稱帝呢?最簡單而言,項羽為什麼沒有稱帝,只能稱霸王?
標籤: 劉備 曹丕 三國 張昭 項羽
劉備巔峰時期是在什麼時候劉備那時選擇稱王還是稱帝
劉備的榮耀巔峰無疑是稱帝時刻,從織席販履到人間帝王也可謂是奇迹。劉備稱帝,榮譽和地位達到巔峰,但那時候荊州已失,關羽已死,比起稱漢中王時,實力至少减了三成。
標籤: 劉備 三國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