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撫,俗稱“撫軍”或“撫台”,為從二品官。很多人都不瞭解,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一些明清古裝宮廷戲中,經常會看到“巡撫”的官,這就給人一種錯覺,覺得巡撫這個官職是明清時期有的,然而事實卻非如此。
其實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了“巡撫”之稱。比如在北魏延和元年,也就是西元432年,就有太武帝拓跋燾這樣的一個詔令“巡撫六鎮、以防寇虜”。到西元500年的時候,宣武帝有“以北鎮大饑,遣兼侍衛中揚播巡撫賑恤”。這說明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巡撫一詞就已經有了。
後來進入唐朝時期,則正式設立巡撫這一官職,但名為“巡撫使”,當然在唐朝,巡撫使這一官職很少有,唐朝也不過就數人擔任過此職。到了宋朝,隨著制度的完善,巡撫使則就常常出現了,這也為後來明清時期的巡撫制度做好了基礎。
明朝時期的巡撫,最早見於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西元1391年,當時他任命太子朱標巡撫陝西,當然那時屬於臨時差遣。後來朱棣登基為帝,是為永樂帝,永樂十九年,又分別任命二十六人分別巡各省。到西元1430年時,朝廷又命六人分別撫各地。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各地開始常設巡撫,故而則漸漸的成了一種制度。
巡撫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早期的巡撫不是)。在明朝、清朝時期,巡撫是地方軍政大員,是巡各地的軍政和民政的大臣,有“巡行天下,撫安軍民”之稱。
在一些影視劇、小說等作品中,還有八府巡按之稱,這八府巡按的職權可就大了,當然常見於小說、影視劇中,能擔任此官則,則多被看為是廉潔、有權的大官,所以其大多是正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