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雲南最後一仗:南嶠機場殲滅國軍上千人

解放雲南的最後一仗,發生在今西雙版納猛海縣猛遮鎮,時間是1950年2月16日,農曆的大年三十。此戰,國民黨26軍93師278團1000多人在南嶠機場被殲,至此,雲南境內國民黨軍團以上建制部隊全部被消滅。1950年1月25日,解放雲南的最大一仗——元江戰役結束,國民黨第8兵團部、第8軍軍部及下屬3個師2萬多人悉數被殲。

解放雲南的最後一仗,發生在今西雙版納猛海縣猛遮鎮(時稱南嶠縣),時間是1950年2月16日,農曆的大年三十。此戰,國民黨26軍93師278團1000多人在南嶠機場被殲,至此,雲南境內國民黨軍團以上建制部隊全部被消滅。

但鮮為人知的是,南嶠一仗,並不在我軍原定作戰計畫之中。

1950年1月25日,解放雲南的最大一仗——元江戰役結束,國民黨第8兵團部、第8軍軍部及下屬3個師2萬多人悉數被殲。1月26日,2野13軍37師副師長吳效閔率配屬作戰的38師114團兩個營渡過元江,向南追擊逃過元江的蔣軍殘部。

2月3日,114團沿思普大道追至墨江縣把邊江吊橋附近,與“邊縱”9支隊勝利會師。吳效閔得知國民黨26軍93師278團經紅河綠春、思茅江城,一路向車佛南地區(今西雙版納)狂奔後,當即率部展開追擊。2月9日,西雙版納宣慰司署議事庭長(總理大臣)召存信,率20餘名傣族上層人士渡過瀾滄江,到小猛侖迎接解放大軍。

召存信是一至七次全國人大委員,曾擔任西雙版納州州長40餘年。與一般統戰人士不同的是,早在抗戰時期,召在普洱中學求學期間即接觸了中共地下組織,解放戰爭後期,因“反三征”被國民黨懸賞3萬大洋緝拿。召親率20多名上層土司渡江迎接吳效閔,目的只有一個——邀請解放大軍儘快渡江,消滅國民黨軍93師殘餘部隊。93師原屬遠征軍第6軍,抗戰期間長期駐防西雙版納,曾因攻打猛海土司府招致傣族上層和廣大群眾的強烈不滿。

然而,此事讓吳效閔很是猶豫。原來,1950年1月4日,在南寧召開的4兵團黨委擴大會議上,兵團黨委第一書記陳賡反復強調:“滇南戰役中,我軍即使吃一些虧,也决不許違犯‘民族’政策。否則,就算解决了國民黨部隊,我們在雲南也站不住脚跟!這個問題,必須提高到黨性、原則性上來認識。話先說到前面,誰要出了問題,捅了亂子,我是準備好了要開殺戒的!”(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兵團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史》)

吳效閔在陳賡麾下打了13年仗,還從未見過這位知識份子出身、嬉笑怒駡皆成文章、深受上級和官兵們喜愛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放過如此狠話。離開南寧前,4兵團各部購買了大批日用百貨、針頭線腦之類的物資下發到各營,準備與少數民族兄弟“交朋友”。陳賡司令員又三令五申,寧肯部隊吃虧,受點損失,也絕不許違犯“民族政策”。在這種情況下,吳效閔不猶豫都不行了。

當時在西雙版納有“邊縱”9支隊的兩個團和盧漢起義部隊一個團約5000人。吳效閔認為,這些人馬對付93師278團殘部1000多人綽綽有餘。於是,吳在由土司、“邊縱”和37師召開的聯席會議上提出,瀾滄江南岸為少數民族聚居區,114團多為北方籍戰士,對當地少數民族生活習俗知之甚少,如貿然渡江,恐引發“民族問題”,有損於我黨我軍的形象。囙此,114團暫不渡江,而是北返歸建,西雙版納地區的殘敵交由地方部隊解决就行了。

吳效閔的話當即遭到以召存信為首的傣族上層人士的反對。召提出,他就是代表西雙版納傣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專程過江迎接解放大軍的。他可以以“總理大臣”的名義擔保,大軍過江,絕無問題。“邊縱”9支隊政治部主任唐登岷也表示,僅僅依靠實戰經驗不多的地方部隊恐難以完成殲敵任務,只有大軍過江才能迅速消滅殘敵。見吳效閔還是猶豫不決,召又進一步提出,大軍渡江的船隻、船工、翻譯、嚮導及渡江後的後勤供給均由他全權負責,並由他親自出面,以西雙版納宣慰司署的名義向各族群眾文宣黨的方針政策,因大軍渡江出現的任何問題均由他一人承擔。

1950年2月14日,在西雙版納宣慰司署“總理大臣”召存信的盛情邀請下,吳效閔率114團渡過瀾滄江。2月16日下午5時許進抵南嶠縣。

南嶠有一座二戰時期陳納德第14航空隊修築的野戰機場,敵93師278團逃到南嶠的目的,就是等候從海南飛來的飛機撤離大陸。如果不是召存信等西雙版納上層人士的盛情邀請,吳效閔率部隊及時趕到,278團很可能就從南嶠逃脫了。

2月16日是農曆的大年三十,吳效閔率部趕到南嶠時,278團正準備吃年夜飯。臺灣15日來電稱,大年初一,從海南島起飛的飛機就可以把278團這條“漏網之魚”接走了。可惜,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剛端上桌,解放大軍就從天而降,除團長羅伯剛率少數人到城裡做客外,278團1000多人死的死,降的降,悉數被殲。至此,雲南境內國民黨軍團以上建制部隊全部被我消滅。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解放雲南最後一仗:南嶠機場殲滅國軍上千人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05142241696
相关資料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歷史上各朝代屠殺事件大全
以上不完全統計,殺人已達130萬之多。提起歷史上的屠殺俘虜事件,不得不提的就是白起。白起因一手導演了這起中國歷史最規模最大,最殘忍的屠殺俘虜事件而遺臭青史。然而,項羽擔心這些投降的秦軍造成威脅,便下令將20萬降兵全體活埋。士兵們殺死全部男子
標籤: 歷史 清軍入關 中國古代史 明朝 漢族文化 嘉定三屠
揭秘:襄樊戰爭中關羽因性格所犯下的十大錯誤!
關羽不殺降虜值得稱讚,但不得不說,這是個錯誤!一個擅字,體現了關羽性頗自負,好淩人的性格特點!於是,關羽驕於士大夫的性格為自己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只不過引爆它的,是呂蒙的白衣渡江罷了!關羽的阻援强攻戰策失敗了,原因是關羽自負的性格,錯誤估計
標籤: 關羽 孫權 三國 曹操
秦朝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中國最古老的軍銜制
宗室未立軍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擁有爵位。秦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作用秦國鼓勵軍功的具體制度。基本上,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做到了商鞅初創時的目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是封建制度下,俸祿制取代世祿制的產物。取代其的漢王朝沿用了秦代的二十級軍功
標籤: 秦朝 秦朝錢幣 中國爵位 中國古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漢代蹴鞠用於軍事練兵:系正規軍後備軍必備技藝
不僅是正規軍,在後備軍中蹴鞠也是必備技藝。漢代的普通男子到了服兵役的年齡,都要接受兩年的軍事訓練,學習“射禦騎馳戰陣”,回家以後隨時等待應徵入伍。首先肯定是大,不然不會稱為鞠城。漢朝每隊的球員有12人,一半都是守門員。漢朝比賽已有裁判和副裁
標籤: 蹴鞠 漢朝 歷史 漢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