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抗擊匈奴簡介漢武帝劉徹對匈奴的戰爭

維護國家的統一,是“當世之務,後世之利”之舉漢武帝抗擊匈奴是發生在西漢年間的一件影響重大的事件。西元前133年,漢武帝召集群臣商議對匈奴的政策。漢武帝支持王恢的抗戰主張。漢武帝取得抗擊匈奴的戰爭的勝利,使國家更加統一,長城內外“馬牛放縱,畜積布野”,為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維護國家的統一,是“當世之務,後世之利”之舉

漢武帝抗擊匈奴是發生在西漢年間的一件影響重大的事件。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一比特傑出的政治家。他成功地抗擊了匈奴奴隸主貴族的侵擾,進一步鞏固了漢初新興的封建政權。

匈奴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漢朝初年,已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國勢强盛。東面打敗了東胡,西面趕走了居住在今甘肅境內的大月氏,北面臣服了丁零族,而在南面,則經常侵犯漢朝邊境,有時竟深入到離漢朝都城僅350公里的地方,嚴重地威脅著漢朝封建政權。

漢高祖劉邦在西元前200年曾親率32萬大軍打匈奴,卻被匈奴40萬軍隊圍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東南)7天7夜。此後,劉邦為了全力對付內部封建割據勢力,對匈奴暫時採取了“和親”政策。把宗室女子嫁給匈奴首領,每年送去一定數量的黃金、絹、絮,米、酒,允許人民往來買賣。以後幾代皇帝,雖然一度注意改革邊防制度,實行屯田墾荒,但都沒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西元前141年,16歲的漢武帝即位。這時漢朝已建立60多年,封建政權鞏固,經濟上也有了實力。因而,他有條件和匈奴進行鬥爭,從根本上解除內地的威脅。西元前133年,漢武帝召集群臣商議對匈奴的政策。主戰派大行(官名,首長對外聯絡)王恢說道:“聽說戰國時的代國,是個小國,還能抗擊匈奴。現在陛下神威,國家一統,匈奴卻侵盜不止,就是因為不怕我們。我認為對匈奴應該抗擊。”禦史大夫韓安國連連反對。他說:“高帝當年打匈奴即遭到圍困,7天沒吃東西,只好‘和親’,至今已五世平安了。

還是不打為好。”王恢嚴厲駁斥了韓安國的論調,建議採取誘敵深入,以“伏兵襲擊”的作戰方法。漢武帝支持王恢的抗戰主張。匈漢戰爭至此開始。從西元前133年至119年,漢武帝派兵和匈奴進行了多次作戰。其中决定性的戰役有三次: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

西元前127年,匈奴貴族以兩萬騎入侵上穀(今河北懷來縣)、漁陽。漢武帝派青年將領衛青率3萬騎出雲中(今內蒙托克托縣),西至隴西(今甘肅東部),收復河套地區,掃除匈奴進犯的軍事據點。衛青採取迂回進攻的方法,從後路包抄,一舉趕走匈奴的樓煩王和白羊王,解除了長安的威脅。

於是,漢武帝在那裡設朔方郡、五原郡,移民10萬屯墾,又重新修了秦代的舊長城,派兵駐守。衛青昇為長平侯。西元前124年,衛青率騎兵趕走了匈奴的右賢王,生擒匈奴王子10餘人,凱旋而歸。漢武帝破格提升衛青為大將軍,成為全軍的統帥。第二年,在和匈奴的戰鬥中又湧現出一比特18歲的將領霍去病。他是衛青的外甥。一次,他一馬當先,率領800騎兵突進匈奴營地幾百裏,取得大勝。漢武帝據此封他為冠軍侯,給他造了一座闊氣的房子,讓他去看。霍去病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表現了强烈的愛國熱情。

河西戰役是從西元前121年3月開始的。霍去病率領1萬騎兵,從隴西出發,在皋蘭山脚下和匈奴騎兵交戰,越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縣境內)追擊500多公里。夏天,霍去病率幾萬騎兵,行軍1000多公里,一直打到祁連山麓,給匈奴貴族以沉重的打擊。漢武帝在河西地區先後設定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移民10萬定居農墾。河西走廊的收復,解除了漢王朝的西部威脅,打通了漢和西域交往的道路。

西元前119年的漠北戰役規模最大。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率10萬騎兵,幾十萬步兵,分別從定襄郡(今內蒙呼和浩特東南)和代郡(今河北蔚縣)出發,共擊匈奴單于(匈奴首領)於漠北。衛青北進千餘裏渡過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闐顏山(今杭愛山脈),殲敵1.9萬餘人。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追擊匈奴左賢王兵到狼居胥山(今肯特山),俘敵7.4萬餘人。在這次戰役中,漢武帝還組織了14萬匹戰馬隨行,以備換用,派了10萬輜重兵轉運糧草,保證了主力軍的物資供應。

漠北之戰給匈奴以致命打擊,出現了“匈奴遠遁,漠北無王庭”的局面。從此,匈奴北徙漠北。漢北自朔方,西至令居(今甘肅永登),以60萬吏卒屯田,加强防守。漢武帝取得抗擊匈奴的戰爭的勝利,使國家更加統一,長城內外“馬牛放縱,畜積布野”,為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本文標題: 漢武帝抗擊匈奴簡介漢武帝劉徹對匈奴的戰爭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404521349205
相关資料
王翦和李牧究竟誰厲害?戰國王翦與李牧的對決
國末期,有所謂四大名將之說,即秦國王翦,白起,趙國李牧,廉頗。李牧也牛,趙國北部匈奴騎兵的剋星,彼時戰國七雄中最優秀的騎兵戰將領,秦軍中最頭疼的人物。而當李牧正如救火隊員一般浴血奮戰的時候,王翦,卻找到了制勝之道,拿出了李牧最想不到的辦法—
標籤: 王翦 李牧 戰國 春秋戰國 歷史 三國
俄老兵回憶與日軍作戰:日本人是非常狡猾的敵人
戰鬥場景歷歷在目:老戰士回憶與日軍作戰經歷——“日本人是非常狡猾的敵人”只上過四年小學,在偏遠村莊開耕耘機。當時12歲的妮娜去了集體農莊,15歲的米哈伊爾則開起了耕耘機,從早到晚辛苦勞作。1944年秋,剛滿17歲的米哈伊爾收到入伍通知書。
標籤: 日本人 日軍
警衛員之子回憶:項英被自己的副官劉厚總殺害
父親經歷了驚心動魄的“皖南事變”,見證了項英、周子昆等軍首長遇難的前後經過。13日晚上軍部被沖散,他還帶著警衛員黃誠等幾個警衛班的戰士,掩護葉挺軍長、項英副軍長等人先撤離,自己最後在黃誠的保護下撤出了石井坑。第四天夜裡,周子昆、黃誠兩人轉移
標籤: 項英
二戰日本海軍暴行:攻擊同盟軍商船殺光所有船員
英國歷史學家馬克·費爾頓經過調查發現,日本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犯下的罪行,要比納粹德國海軍更為嚴重和殘酷。費爾頓指出,在日本海軍軍官的命令下,有2萬多名盟軍水兵和無數平民在二戰中被故意虐殺,日本軍隊這一殘暴罪行是對《日內瓦公約》的嚴重挑
標籤: 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