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軍隊的勝利無疑是個奇迹,但奇迹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孟尼利克皇帝在強敵臨境的態勢下,一方面採用緩兵之計,穩住對手,一方面積極備戰,進口武器裝備,彌補自己軍隊的不足。其次,孟尼利克皇帝非常重視後勤。反觀意軍,後勤不力導致軍心不穩,才發起貿然進攻。意軍由於不熟悉戰場地形,各旅之間缺乏協同配合。埃塞軍隊幾乎抓住了對手的所有破綻,充分發揚己方的勇敢善戰。不過即便如此,埃塞軍隊也屬於險勝。即便意軍處處失算,仍然在戰場上不處於下風。所幸,危急時刻,孟尼利克皇帝在泰圖皇后和曼尼夏親王的勸說下,放弃了臨陣脫逃的計畫。試想,如果當時孟尼利克决定撤退,那麼整個歷史必將改寫。阿杜瓦戰敗的消息傳到羅馬後,憤怒的人群擁上街頭以示抗議,克裡斯庇首相因其殖民政策的徹底失敗蒙羞,與內閣集體辭職。
阿杜瓦之戰,留給歷史的另一個謎團是:孟尼利克並未命令部隊繼續進攻,進而收復厄利垂亞。歷史學家們長時間以來一直在討論,孟尼利克皇帝不乘勝追擊的實際動機到底是什麼?孟尼利克對義大利的殖民宿求最清楚不過了,而厄利垂亞正是這個年輕國家最有價值的殖民財富,他擔心這會徹底激怒義大利人。丟掉了厄利垂亞,可能會刺激義大利傾一國之力實施報復,這樣一場戰爭是孟尼利克無力贏得的。不管是什麼促使他做出這一決定,事實是,孟尼利克皇帝向羅馬新政府提出了2個簡單的要求——取消《烏查裏條約》和無條件承認衣索比亞的獨立——他只是要求回到1889年以前的狀態。阿杜瓦戰役後數月內,歐洲列强紛紛與孟尼利克二世皇帝建立外交關係。孟尼利克以埃塞傳統的拜占庭式禮儀平等接待了各國來訪者,包括羅馬政府特使。對法國人,孟尼利克秘密表示支持他們對尼羅河上游的領土要求,以此換回法國佔領的歐加登臺地領土。對英國人,孟尼利克表示願意協助其反對蘇丹的馬赫迪政權,以此換取英國人同意他通過英屬索馬利亞港口免稅進口貨物。對於蘇丹馬赫迪政權,孟尼利克則虛與委蛇地與之簽署了一項共同防禦協定。
1896年10月26日,羅馬政府簽署了《亞的斯亞貝巴條約》,義大利被迫放弃其侵佔的土地,宣佈廢除烏查裡條約,承認阿比西尼亞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並賠款1000萬里拉,結束戰爭。阿杜瓦戰役的勝利,激起了全世界黑人的種族自豪感,衣索比亞也成了黑人知識份子和宗教領袖的朝聖之所。40年後,當墨索里尼的法西斯軍團再次踏上衣索比亞的土地時,法西斯的文宣機器還念念不忘當年之耻,將他們的侵略行徑說成是洗刷當年義大利敗於孟尼利克之手的耻辱,巴拉蒂裏的潰敗,的確在義大利人心目中造成深遠的影響。阿杜瓦戰役爆發的3月1日,成為衣索比亞的國慶日,這場戰役永遠讓衣索比亞人為之自豪和銘記。
阿杜瓦一戰,在非洲歷史和世界歷史上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這是自馬哈贊河之戰以來非洲對歐洲取得的最大勝利(原文稱“自漢尼拔以來”,是沿用了某權威著作的錯誤),它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者,提高了孟尼利克和衣索比亞的國際聲望。意軍的慘敗在歐洲引起一片譁然。義大利的克裡斯皮內閣隨即倒臺,英國議會也出現了要求修改對衣索比亞政策的呼聲。西方輿論驚呼:“不敢想像,一個文明的歐洲國家的軍隊會在一名非洲酋長和阿兵哥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災難。”痛定之後,意、法、英、俄等國相繼與衣索比亞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阿杜瓦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的反殖鬥爭。波蘭旅行家波托基記載了這樣一個事實:一種“其鄰居對歐洲大國取勝後的種族驕傲和自豪”洋溢在索馬利亞人民心中。1990年,南非還出現了衣索比亞教會運動,想和英勇的衣索比亞人民一樣,用自己的戰鬥捍衛民族和傳統文化的獨立。海地和美國的黑人都曾先後到衣索比亞遊歷考察,尋求靈感和啟發。避免了衣索比亞被殖民的命運,衣索比亞也是整個非洲史上唯一沒有被殖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