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戰究竟有多慘烈?探索崖山之戰爆發的前因後果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崖山之戰的文章,歡迎閱讀哦~“崖山之戰”,是南宋政權在退無可退的情况下,被迫與元蒙進行的一場自衛性質的海戰。難怪,史學界會有“崖山之後已無中華”的提法。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和還原這段歷史,深入瞭解崖山之戰的慘烈程度和前因後果。雖然,崖山之戰的失敗與張世傑等人製定的不恰當作戰方案有關。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崖山之戰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崖山之戰”,是南宋政權在退無可退的情况下,被迫與元蒙進行的一場自衛性質的海戰。這場海戰,無論從規模和意義來講,都應該被歷史所大書特書。

崖山戰役中,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殉國,而倖存的十萬軍民也紛紛自盡,南宋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此戰過後,不僅意味著傳國三百一十九的兩宋覆滅,元蒙最終完成對整個北中國和南中國的真正大一統,而且還意味著中原政權第一次被北方遊牧民族所消滅,顯現著華夏文明的衰敗和隕落。難怪,史學界會有“崖山之後已無中華”的提法。

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和還原這段歷史,深入瞭解崖山之戰的慘烈程度和前因後果。

隨著成吉思汗完成了對蒙古各部的統一,蒙古人開始不斷擴張。作為落後的遊牧民族,他們既不管農耕文明,也不管商業文明,只知道野蠻的攻伐。或許,在他們的字典中只有一個詞就是“佔領”,如果非要再加上一個詞的話,那就是“佔領、佔領……”。至於說,佔領之後該如何治理,那似乎不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

就這樣,蒙古帝國的地盤越來越大。首先,成吉思汗消滅了已經率落的西遼國,接著是西夏國。等到攻打金國時,成吉思汗過世了,但他留下遺言要聯合南宋共同對付金國,到了1234年,蒙古和南宋終於聯手消滅了金國。

蒙古人並沒有停止自己攻伐的脚步,從唐朝前後就開始與中原政權屢屢為敵的吐蕃國終於被强大的蒙古騎兵吞併了,這個時間點是1247年。隔壁的邊陲小國大理自然不在話下,蒙古人在1253年就將其納入了自己的帝國版圖。

於是,南宋政權就成了擺在蒙古人面前的唯一目標。若不把南宋滅國的話,就辜負了筆者上面對蒙古人的評估,完全不能準確體現出他們豪橫的性格。

當時的南宋,已經經歷了封建社會的充足發展,處於農耕文明的成熟時期,遠超過了我們所耳熟的“強漢”或者“盛唐”。否則,也不會有“華夏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的高度評價。

不過,在經濟社會空前發展的同時,兩宋卻形成了“重文抑武”和“守內虛外”的畸形發展模式,國家富裕的情况下軍事實力卻非常孱弱,以至於對外戰爭幾乎沒有勝績,還由“北宋”變成了“南宋”,喪失半壁江山後偏安一隅。

面對蒙古軍團的四面出擊,南宋顯得非常被動,只能依靠堅城壁壘處處設防。幸好,蒙古人雖善於騎兵作戰,但對於攻城戰和水戰都不擅長,在南宋“江淮一線”和“襄樊一線”連續受阻,雙方就此陷入了相持階段。

1261年,忽必烈正對南宋的堅城和水軍一籌莫展。由於呂文德的陷害,時任瀘州知府的劉整竟舉兵投降了蒙古人,聽聞這則消息,忽必烈竟激動的手舞足蹈。從此,蒙古人調整了自己的戰爭策略,開始推行“以漢制漢”的方法,不僅重用漢人,而且還利用他們充當先鋒。

自此開始,劉整不僅成為南宋的第一個漢奸,更成為了這場戰爭的轉捩點。甚至於,他還提出了“欲滅南宋,先攻襄陽”的戰畧主張,一邊幫助蒙古人訓練水軍,一邊調整攻擊方向,目標直指襄陽。

蒙古人通過水陸合圍的管道長期圍攻襄陽城,關於這段歷史,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倒是進行了生動的演繹,大俠郭靖就是在死守襄陽的戰役中身亡的。

襄樊之戰後,蒙古軍隊終於得以長驅直入。從此,前方已經一馬平川,極其有利於騎兵進行作戰,很快就威逼到南宋的國都臨安。

1276年,眼見抵抗無望,南宋的謝太皇太后决定投降。豎日,她抱著五歲的娃娃皇帝宋恭帝和滿朝文武出城投降,結束了趙家三百多年的統治。

益王趙昰和廣王趙昺儘管也是乳臭未乾的娃娃,但還是被抵抗派們帶出了臨安,並作為一面旗幟在浙江金華一帶繼續抗元。為了綜合所有的勢力,也為了繼續以華夏正統的形象自居,趙昰被擁立稱帝,史稱宋端宗。

端宗登基後,為了穩定局勢而設定了一套戰時機构,任命陳宜中為丞相,任命張世傑為大將軍,任命陸秀夫為樞密院掌事,任命文天祥為少保。但是,這套人馬一直都居無定所,不斷被元軍趕著跑。

到了1277年時,隨著元軍的繼續南下,就連福州也被攻佔了,流亡小朝廷被迫轉移到了泉州一帶維持。之後,又被趕到了廣東,還在渡海途中遭遇了颱風,端宗小皇帝差點兒就落水身亡,抵達廣東不久就在驚恐之下病死了。

於是,端宗的弟弟衛王趙昺又被擁立登基,成為了南宋真正的末代皇帝。1279年,張弘範率領元軍攻至廣東崖山一帶,並對南宋小朝廷以及隨行軍民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

大將軍張世傑本想先行攻佔海灣的出海口,以保證撤退的路線。但為了鼓舞士氣,也為了防止阿兵哥逃亡,他還是决定盡數焚燒所有的房屋,造成了破釜沉舟一戰的氣勢。之後,又將所有的戰船都用鐵索相連,將趙昺的“龍舟”護在中心。

元軍使用了火攻的戰術,但張世傑早有防備,提前將戰船都塗抹了淤泥,並在每條船上放置長木以防備元軍貼近。眼見火攻不成,元軍只得封鎖海灣,又斷絕了宋軍的糧食和飲水。在此期間,元軍還安排張世傑的外甥韓某多次招降他,均遭到了嚴詞拒絕。

不得以,元軍只得展開正面的强攻,利用漫天矢雨逐漸逼近宋軍的水營。成功抵近後,元軍的作戰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他們一路沖進了宋軍中心地帶。

陸秀夫眼見突圍無望,只好帶著小皇帝趙昺且戰且退,在山崖處投海殉國。在他身背幼主自盡後,倖存的南宋軍民都大為悲慟感傷,十多萬的阿兵哥、宮女、太監、百姓也都紛紛跳海,誓死不做元軍的俘虜,非常的悲壯和慘烈。

雖然,崖山之戰的失敗與張世傑等人製定的不恰當作戰方案有關。但是,他們在絕境中所表現出的氣節和勇氣,都讓人肅然起敬。

崖山戰役後,元將張弘範還命人在山壁上刻下了“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的十二個大字,以炫耀自己的功績。從此以後,南宋朝徹底滅亡,南中國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之手,結束了自己獨立發展的道路。

既落後又野蠻的蒙古人,從此開始肆意蹂躪整個中國,實行了保守和反動的統治。而且,蒙古人還開始攻擊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對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1368年,在漢人的南宋政權滅亡將近百年後,朱元璋成功在南京複國,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不能否認的一點,雖然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但中原的漢人政權的確遭遇過滅國之禍。難怪,明朝末期東林黨的領袖錢謙益曾在《後秋興之十三》中提到過: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此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再也沒有採取過像兩宋那樣寬鬆和開明的國策,而是在封建專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君主專權也越來越嚴重,成為中國在近代落後挨打的重要原因。

本文標題: 崖山之戰究竟有多慘烈?探索崖山之戰爆發的前因後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91930193215
相关資料
藍田之戰的過程是怎樣的?藍田之戰對秦國和楚國有何影響?
藍田之戰簡介藍田之戰,又稱秦楚丹陽、蘭田之戰,指西元前312年,秦國和楚國的一場戰役。藍田之戰的過程楚國大敗可能使得當時的秦國君臣認為楚國短時間內不會再次開戰。藍田之戰的結果藍田之戰和此前的丹陽之戰使得楚國軍力損失慘重,楚國幾大家族之一的屈
標籤: 楚國 秦國 春秋戰國 歷史 秦楚 東漢
楚漢之爭中的井陘之戰結果如何?井陘之戰對劉邦有什麼影響?
井陘之戰結果在井陘之戰中,韓信取得作戰勝利,關鍵在於他能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計劃地製造和利用趙軍的錯誤。井陘之戰的影響井陘之戰的結局,對楚漢戰爭的整個行程具有重大的意義。
標籤: 劉邦 井陘 韓信 歷史 三國 中國歷史
雁門之戰的經過是怎樣的?雁門之戰的結果對隋朝有何影響?
隋朝雁門之戰背景是什麼?雁門之戰的結果如何?始畢經過幾年苦心經營,其部逐漸强盛,開始對隋王朝構成威脅。雁門之戰的經過615年,突厥始畢可汗部勢力日益强大,威脅隋北部邊境,突厥始畢可漢趁隋煬帝出巡北塞,率領數十萬騎兵進行攻擊。
標籤: 突厥 可汗 隋朝 歷史 隋軍 裴矩
桂陵之戰的過程是怎樣的?桂陵之戰對魏國有哪些影響?
桂陵之戰簡介桂陵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發生在河南長垣西北。桂陵之戰的過程一、孫臏謀劃西元前353年,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桂陵之戰的結果桂陵之戰並沒有擊潰魏軍主力,齊國也沒有正式進攻魏國首都大樑,趙國首都邯鄲仍為魏國所佔領。桂陵
標籤: 魏國 孫臏 趙國 桂陵之戰 三國 龐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