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認為“昊賊據數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萬,餘皆老弱婦女,舉族而行”。這是分析了當時西夏的國力和人口佈局後得出的結論。那麼為什麼韓琦會在好水川之戰中戰敗呢?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川口之戰戰敗後,夏竦、韓琦、范仲淹於康定元年被調到陝西。韓琦向宋仁宗獻上攻打西夏腹地之策,被宋仁宗採納。李元昊聞報,决定先下手為強。
宋夏戰爭時的陝西五路當中,熙河路是神宗朝河湟開邊之後才開闢的,仁宗朝只有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四路。韓琦居涇原路,范仲淹居鄜延路,由於黃土高原破碎分隔的地形,以及宋軍缺乏騎兵,導致各路之間險遠難以互相支援。
李元昊從興慶府出兵,攻入韓琦坐鎮的涇原路,這是因為涇原路正對興慶府,而且韓琦主戰意志最高。為了避免鄜延路的范仲淹派兵偷襲黨項李氏起家的夏州,李元昊派人向范仲淹求和,雙方不斷互換信件,范仲淹乃仁厚之人,自然不能在議和過程中發兵偷襲,反而對李元昊放鬆了警惕。
宋慶曆元年正月,大約在初十前後,元昊派一支數千人的部隊突然出現在宋軍要塞懷遠城附近,韓琦得到消息後,馬上集結起一萬八千人的部隊,由行營首長任福率領,並派桑懌、朱觀、武英等人為副將,由鎮戎軍出發,解懷遠城之圍。
任福率領的是鎮戎軍的全部戰兵加上韓琦新募的“敢勇”,有一部分是新兵。不過陝西沿邊地區民風彪悍,還有大量習俗尚武的熟羌、蕃部,考慮到陝西禁軍經久武備廢弛,這些“敢勇”的戰鬥力可能還要高於老兵。
韓琦得到的情報是“元昊謀寇渭州”,要想攻打涇原軍深部的渭州,需要的可不止是幾千人。
李元昊還有更多兵力埋伏在附近,韓琦對於這一點是心中清楚的,所以他下令任福解懷遠城之圍後,儘快趕往羊牧隆城,與羊牧隆城守軍會合,並獲得城中儲糧作為補給,然後再考慮尋找李元昊主力,尋找背擊或者截殺的機會。
從韓琦的叮囑來看,韓琦應當猜到了李元昊的兵力多於己方。宋夏戰爭前期各場戰役,西夏的真正兵力不多,宋軍則更少。
長期的和平帶來的兵備廢弛難以迅速恢復,宋朝在陝西各路陳兵20萬,以輔兵占50%計算,戰兵僅10萬出頭,又分散各路,涇原路總兵力不會超過4萬。韓琦令任福率1.8萬人出擊,已經算得上傾巢而出了。
任福抵達懷遠城,發現夏軍已經轉攻南面的張義堡,於是前去解張義堡之圍,與守寨的宋軍常影、劉肅部聯合擊敗夏軍,殲敵數百人,夏軍向西南逃遁。
自張義堡南下,宋軍分兵兩路,分別沿著籠洛川和好水川向西面的羊牧隆城移動。逃竄夏軍是走好水川移動,先佯攻籠杆城,再佯裝要越過六盤山偷襲渭州,最後才突然沿好水川西竄。
朱觀部進入了籠洛川,不和任福一起行動。為什麼任福在這裡要分兵呢?這是因為河谷狹窄,嚴重影響行軍速度。任福和朱觀“相距隔山五裏,約翌日會兵川口”,雖然好水川、籠洛川之間有低矮丘陵,但是如果被敵軍襲擊也是可以互相援護的。
囙此,任福追擊夏軍的安排並沒有問題,因為夏軍本身就是朝宋軍的預定目的地羊牧隆城移動。李元昊知道任福是老將,如果試圖將他引誘到險地殲滅一定會被識破,才作如此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