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的本質是什麼?它屬於反抗入侵還是統一戰爭?

淝水之戰發生的前提是,當時的中國行成了南北分裂的形式,前秦在一統北方之後,由北方發動的一次大規模南進戰爭。可見淝水之戰在其醞釀階段,就顯示了它的兩重性質,既像統一戰爭,又像民族入侵戰爭。而王猛之流卻以民族這種狹隘的思想來劃分事物明顯不對,囙此淝水之戰應該算是一場統一戰爭而不是入侵之戰。

對淝水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由於我們中國的歷史悠久,囙此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都給現在的史學界帶來很多話題。雖然說來這些問題就跟要大家一定要分出朝代類型遊戲一品官老爺和麻雀飛青天哪個更好玩一樣無聊。但這些事情比遊戲卻更有意義。比如說金朝和南宋到底誰是正統,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之前討論過了,今天我們就不說了。今天我們再來討論另一個至今都沒有定論的爭議話題,那就是淝水之戰到底屬於反抗入侵呢,還是屬於前秦發動統一戰爭呢?如果這樣說還有網友不明白的話,我們就說的再詳細一點,那就是前秦苻堅發動的淝水之戰,其性質是統一戰爭呢,還是民族入侵戰爭。

這個問題如果只是在是和否之間選擇答案,似乎不甚容易;但是答案如果沒有傾向性,似乎也說不過去。淝水之戰發生的前提是,當時的中國行成了南北分裂的形式,前秦在一統北方之後,由北方發動的一次大規模南進戰爭。其實這在東漢末年到兩晉南北朝這一空檔裡面,這樣的戰爭還有好多次。比如西元208年曹操發動的赤壁之戰,西元280年晉國的滅吳之戰,還有之後的,發生在西元589年宋滅陳之戰。

在歷史上,這些戰爭都被稱為中國的自北方發動的統一全國的戰爭。那麼,為何都是由北至難得淝水之戰的就要被某些人排斥在外,說這是一場异族入侵之戰呢,似乎怎麼說都說不過去。其實早淝水之戰的前一年,苻堅就關於南下用兵這事和群臣在太極殿討論過。這場討論裡面,苻堅就顯得很有自信,說到:“仲謀澤洽全吳,孫晧因三代之業,龍驤一呼,君臣面縛,雖有長江,其能久乎!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前秦冠軍將軍慕容垂也力促苻堅南侵,他的支持出發點也是以晉滅吳的勝利作為支持點。雖然前秦臣僚大多數反對苻堅的南下用兵,但之前的晉滅吳之戰大獲成功還是給了他足够的勇氣和信心。如果我們站在苻堅的角度上來說的話,他就是發動的統一戰爭。畢竟他有:“晋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晋為圖。”苻堅和自己的太子苻宏這樣說過:“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奪吾景略(王猛字)之速也!”

王猛是前秦的猛將,他一直反對南下打擊東晉,但顯然苻堅這個人的見識面並不是王猛能够理解的。苻堅一直有一顆統一中原的心因為在北方統一已經成為事實,囙此他一直以晋朝繼承人自居。苻堅認定南下用兵將是一次與滅吳之戰相同或相似的“平一六合”的統一戰爭。王猛則從另一方面觀察,認為南北之間存在華夷之隔的問題,東晉既然是“正朔相承”之國,苻堅就不應當以兵相圖。

這當然也是有理。可見淝水之戰在其醞釀階段,就顯示了它的兩重性質,既像統一戰爭,又像民族入侵戰爭。但王猛的自我异族話和東晉的自我“正統”化明顯站不住脚,苻堅的夢想是建立一個如唐朝那樣多民族聚居,以儒家為主導的開明國度。而王猛之流卻以民族這種狹隘的思想來劃分事物明顯不對,囙此淝水之戰應該算是一場統一戰爭而不是入侵之戰。

本文標題: 淝水之戰的本質是什麼?它屬於反抗入侵還是統一戰爭?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91480971590
相关資料
趙國為何會在長平之戰中幾近滅國?只因秦國使用了反間計
趙王求勝心切,終於中了反間計,認為廉頗怯戰,强行罷廉頗職,用趙括為將。大敗趙括軍於長平,射殺趙括,坑殺趙軍四十餘萬,長平之戰趙軍共陣亡阿兵哥四十五萬。第二年,秦軍包圍了邯鄲,達一年多時間,趙國幾近滅亡,全靠楚、魏兩國軍隊來救助,才得以解除邯
標籤: 長平之戰 廉頗 趙括 趙國 秦國 歷史
劉備也是久經沙場,為何會在夷陵之戰犯下大錯呢?
可是,這麼一比特久經沙場的老將,卻被陸遜給擊敗了,其所率領的幾十萬大軍也被殺散。可以說,夷陵之戰是蜀漢政權逐步走向衰落的轉捩點之一。起初吳將陸遜為避劉備鋒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
標籤: 劉備 諸葛亮 夷陵之戰 三國 歷史 陸遜
也先繼承瓦刺王位後,為何會與明朝發生土木堡之變?
在當時,明朝北部地方崛起了一支强大的蒙古人部族,號稱瓦剌。也先繼承瓦刺王位後,同明朝就開始發生磨擦。當時的瓦刺太師也先以明廷减少賞物和求娶明朝公主未能得到允許為由,發動了對明戰爭,兵分四路,分別從遼東、宣府、大同、甘州等地同時向明朝進軍。在
標籤: 明朝 土木堡之變 中國古代史 歷史 王振 明朝歷史
赤壁之戰曹操在兵力上佔據優勢曹操最後為什麼會慘敗
然而,在這場戰役中,兵力佔據優勢的曹操,卻最終慘遭戰敗,這又是為什麼呢?然而,真實情况卻是,曹操雖然在兵力上占優,但卻並非佔有絕對優勢。囙此,“赤壁之戰”前,曹操的總兵力應該不會超過二十萬,而實際能够抵達前線的軍隊,則應該在十萬上下。
標籤: 赤壁之戰 曹操 黃蓋 荊州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