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裝甲車”:孫承宗組建了最早的車營

明代名將孫承宗組建的車營所用的戰車,有偏厢車、輕車等其制式。雖然已經無從可考,但這恐怕是世界上最類似於裝甲車的裝置。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先進了,可惜明朝滅亡,否則裝甲車歷史會改變。

明朝的火器在當時的世界上非常之出名,可以說是無敵手,而明朝的將軍們也熱衷於發明各種火器,就連現代裝甲車,在明朝的時候都有了雛形,當時叫做偏厢車,與現代的裝甲車十分類似。

明代名將孫承宗組建的車營所用的戰車,有偏厢車、輕車等其制式。雖然已經無從可考,但這恐怕是世界上最類似於裝甲車的裝置。明代宗時,郭登在大同曾經建造用於防守的偏厢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厢用薄板,上置銃,編配10人使用,“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

根據歷史記載郭登奏折中提到:

“大同地居邊塞。虜酋不時出沒。軍民艱於憔采。臣等輒出鄙見。模效古制。造為偏厢車。用以防護軍民其車轅長一丈三尺。前後橫轅闊九尺。高七尺五寸。厢用薄板。各留置銃之孔。輪軸如民間二樣輕車。其出則左右兩廂。次第聯絡。前後兩頭轅軫相依。各用鉤鐶。互相牽搭。繃布為幕。舒卷隨宜。每車上插小黃旗以壯軍威。仍載脫卸鹿角二。長一丈三尺。遇止離車十五步外。鉤連為外藩每車用神槍二人。銅礟一人槍手二人。强弓一人。牌手二人。長刀二人。通用甲士十人。無事則輪流推挽。有事則齊力防衛衣糧器械皆具車內。遇賊來攻。勢有可乘。則開壁出戰。勢或未便。則堅壁固守。外用常車。載大小各樣將軍銃。每方五座。共二十座。每座用推挽及藥匠十二人。共二百四十人其馬步官軍。或一千。或二千。以為出哨策應轉輸樵采之人。皆處闈中。又置一四輪車。高一丈二尺。別用木梯接高一丈五尺有奇。上列五色旗。視其方有賊以其方旗招呼。聽鼓而進。聞金而止。然必相度地形。斟酌進退。行如長蛇。首尾俱至。止為方域。四壁堅合守已制人。似為可用。”

在此之後成化年間、嘉靖年間、隆慶年間都造過偏厢車,隆慶三年,戚繼光在薊州曾造過偏厢車,每輛重600斤以上。因其車仿古製造,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比如:車式太重、需要人馬太多、不宜涉險、不適用於進攻戰鬥等等。

不久之後,明軍守遼東廣寧時,魏學曾又對偏厢車進行改進,每二輛中設拒馬槍一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佛朗機兩挺,下置雷飛炮,快槍各六杆;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六杆,每車用卒二十五名。孫承宗車營所用偏厢車大致與之相仿。

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先進了,可惜明朝滅亡,否則裝甲車歷史會改變。這些祖宗的東西,雖然改變不了什麼,但作為中國人,也該為此而感到驕傲。

本文標題: 大明王朝的“裝甲車”:孫承宗組建了最早的車營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38716549945
相关資料
古龍筆下的《陸小鳳傳奇》:陸小鳳和他的朋友們
陸小鳳是與西門吹雪、花滿樓完全不同的人。嚴格的講,陸小鳳並不像是傳統的正面人物。縱然陸小鳳身懷絕世武功,縱然韋小寶幹出了一番大事,但是在他們的身上,卻充滿了人世間的烟火氣息。陸小鳳也是這種妥協的產物,儘管這種改變未必是有意識進行的。陸小鳳、
標籤: 古龍 花滿樓 西門吹雪 陸小鳳傳奇 劍道
同是削藩為何漢景帝與建文帝會一成一敗?
同是因為“削藩”而起的叛亂為何會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時間裏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呢?所以叛亂對手的才能也决定了兩次“削藩”策略的成敗。
標籤: 明成祖 漢景帝 歷史 中國古代史 明朝 朱元璋
科舉考試探究:作為古代的“高考”都考了些啥?
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這標誌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應武舉的考生
標籤: 唐朝 高考 科舉制度
平定七國之亂的西漢名將周亞夫周亞夫怎麼死的
周亞夫這才下令將營門打開。等文帝慰問完畢,離開營房後,跟隨的群臣無不為周亞夫這種大膽“無禮”的舉動所震驚。過了一個多月,三地駐防的軍隊都撤了回來,周亞夫被漢文帝任命為中尉,負責京城的治安保衛工作。周亞夫率大軍向滎陽進發。並派將士搜查崤山、澠
標籤: 周亞夫 漢朝 吳軍 中國古代史 西漢 七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