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年號中分別隱藏著什麼含義?

努爾哈赤是清王朝的開創者,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建元“天命”。順治皇帝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在位期間,清人實現了入主中原的願望,“順治”是其年號。以此為年號,同樣反映了乾隆的治國理想。並取消“祺祥”年號,改用“同治”,隱含兩宮太后與眾大臣共理朝政之意。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清王朝滅亡。

努爾哈赤是清王朝的開創者,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建元“天命”。古人以為君權神授,統治者自稱受命於天,故謂之天命。努爾哈赤知曉漢文,曾被明廷封為龍虎將軍,“天命”二字足見努爾哈赤受漢文化影響之深。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比特,1636年改國號“金”為“清”,稱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極認識到後金政權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要實現長治久安,並進一步開疆擴土,必須吸收漢民族的優秀文化。“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極當時的政治理念。

順治皇帝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在位期間,清人實現了入主中原的願望,“順治”是其年號。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明年改元順治。年號“順治”反映了清人的這一理想。順,順利;治,治理。順治,即“治國順利,實現華夏一統”。

康熙帝順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明年改元康熙。對清人來說,打下“江山”後實現國泰民安,是新的時代主題。“康熙”二字就反映了這一理想。康,安寧;熙,興盛。康熙,即“萬民康樂安寧,天下興盛”。

雍正是借權臣的力量繼位的,在奪比特過程中使用了殘酷的手段,參與奪比特的諸弟多不得善終,康熙帝的許多近臣也遭到貶斥。所以,雍正帝即皇位的正當性,在當時就受到懷疑。“雍正”是“雍親王得比特正、為君正”的意思,他想以此強調自己皇位的“正當性”。

乾隆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明年改元乾隆。康熙時,清朝開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時得到進一步鞏固。乾隆的使命是如何進一步增強國力,讓國家進入全盛時期。“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為年號,同樣反映了乾隆的治國理想。

嘉慶帝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册立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元嘉慶。慶,普天同慶。“嘉慶”的意思是“嘉親王即位,國泰民安,普天同慶”。

道光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慶十八年(1813年)被封為智親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即位,明年改元為“道光”,意思是“大道光輝”。

咸豐帝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皇位,明年改元“咸豐”。鹹,普遍;豐,富足。“咸豐”意思是“普天之下,豐衣足食”。咸豐皇帝是一比特“苦命天子”,“咸豐”二字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的願望。

同治皇帝即位時才5歲,按咸豐帝詔命,由肅順等八大臣輔政。慈禧聯合恭親王奕?發動政變,逮治了肅順等八大臣。政變之後,慈安與慈禧(咸豐帝皇后)垂簾聽政。並取消“祺祥”年號,改用“同治”,隱含兩宮太后與眾大臣共理朝政之意。

光緒出生於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登基,明年改元“光緒”,由兩宮太后“慈安”“慈禧”垂簾聽政。光,光大;緒,未竟之功業。“光緒”即“光大未竟之功業”。“光緒”這個年號反映了清廷重振國力的願望。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由於光緒帝無後,議定立三歲的溥儀為帝,半個多月後,溥儀在太和殿即位,明年改元“宣統”。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清王朝滅亡。宣,大。“宣統”即“大統”。宣統”二字有為清王朝統治的正當性作辯護的意思。

本文標題: 清朝十二帝年號中分別隱藏著什麼含義?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37622996144
相关資料
三國名將的後代都有誰?諸葛亮後代有哪些
夏侯淵:夏侯衡、夏侯霸、夏侯稱、夏侯威、夏侯榮、夏侯惠、夏侯和夏侯惇:夏侯充、夏侯子臧、夏侯子江、夏侯楙龐德:龐會許褚:許儀張遼:張虎典韋:典滿太史慈:太史亨淩操:淩統周泰:周邵(兄)周承(弟)
標籤: 三國 諸葛亮
清朝入關後為何沒有征伐日本?
同時,明朝亦將部分“降倭”編入遼東守軍,目的同樣是為防範日益增强的來自女真的威脅。清由朝鮮獲悉此事後,並未重演蒙元詔諭不成斷行武力征伐之故事,而是採取了不了了之的態度。清在入關之後,在重新構築東亞宗藩體制的過程中,它不僅未曾强令日本前來朝貢
標籤: 明朝 中國朝鮮 中國古代史
武俠小說裏的刀光劍影之地:瓦剌苗疆都在哪裡
塞外指長城以北地區。清朝平定西域後,改名為新疆。意為新開闢的疆土。包括現在新疆北部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的廣大地區。大宛汗血馬的產地主要在土庫曼共和國及其周邊地區,在古代都屬於大宛國的範圍。金庸小說中的段譽確有其人,他接替其父段正淳為大理國
標籤: 苗疆 刀光劍影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文化
清朝的八旗是哪八旗?八旗制度是誰首創
清朝入關實際上是二十四旗,但習慣上仍稱為八旗。八旗按引軍旗色定戶籍。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喪等均有規定。此後,八旗官兵日益腐敗。直到大清王朝的滅亡,八旗制度崩潰,八旗子弟也告別了“旗人”的身份,投身於中華民族共創未來的歷史洪流之中。成也八旗
標籤: 清朝 清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八旗 歷史 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