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飾:明代胄甲

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前排左穿絨服的人物是根據《王瓊事迹圖》、《義列傳》插圖、湖北武當山金頂殿銅像、山西平遙鎮國寺壁畫等形象復原。

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

本圖為明代武士復原圖。圖中後排左面穿紅鎧甲的人物,是根據敦煌市,山西省博物館收藏、十三陵石刻與出土、山西渾源栗疏美墓石刻復原。前排左穿絨服的人物是根據《王瓊事迹圖》、《義列傳》插圖、湖北武當山金頂殿銅像、山西平遙鎮國寺壁畫等形象復原。前排右面人物穿的為明崇禎年間的盔甲。

本文標題: 明朝服飾:明代胄甲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35600254993
相关資料
為什麼重慶是中國抗戰時首都?
1935年2月,新一届四川省政府在重慶正式成立。7月上旬,中央憲兵第5團和炮兵第2、第3營先後入川,劉湘同意讓出重慶,遷移省政府至成都辦公。李宗仁對此有著不同看法,他認為主要是日本缺少深謀遠慮的政治家和氣魄雄偉的戰略家。11月20日,國民政
標籤: 抗日戰爭 中國近代史 歷史 劉湘 蔣介石 日軍
古代歷史上什麼叫稱臣?中國古代政權間的稱臣
中國古代政權間的“稱臣”不能簡單地從字面上理解為“臣服”,需要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形勢和實力對比。此時的各族稱臣,當是唐朝管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象徵。
標籤: 歷史 中國古代史 宋朝 漢朝 東漢 東周
漢字的由來:漢字的演變及其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至此漢字的演化已臻完善。漢字對日本文字的影響日本民族雖有著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創制則相當晚。長期以來,其人民是以漢字作為自己傳播思想、表達情感的載體,稱漢字為“真名”。漢字對朝鮮文字的影響朝鮮文字稱諺文。漢字對越南文字的影響十世紀以前
標籤: 漢字演變 朝鮮漢字 漢字廢止 文化
古代王朝的興衰:如何判斷中國古代王朝的滅亡
國不可一日無君,這成為古代人們普遍的心理定勢和價值認可。名實分離,給如何判斷王朝滅亡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一般認為,一個王朝,存就是存,亡就是亡,沒有第三狀態。但名實分離是中國古代王朝政治特殊性的表現。中國古代是一個重視名講究名的社會,所謂“名
標籤: 歷史 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