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統的父親是東漢末年將領淩操。
淩操,(?—203)東漢末年將領,吳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淩統之父。早年跟隨孫策轉戰江東。孫權統軍後,淩操隨其征伐黃祖,被甘寧射殺。《吳書》載:甘寧以善射,將兵在後,射殺校尉淩操。
“父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興,每從征伐,常冠軍履鋒。守永平長,平治山越,奸猾斂手,遷破賊校尉。及權統軍,從討江夏。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鋒,輕舟獨進,中流矢死。”淩操戰死沙場,固然榮耀,但對年僅十五歲的淩統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打擊,不過少年喪父的淩統依然肩負起父親的責任,沿著父親的脚步,一步步成長為東吳的名將。在這裡歷史上固然沒有演義裏描述的“大軍之中奪回父屍”那般精彩,但是十五歲即統帥父兵的那種魄力和能力也值得我們欽佩。
歷史上並沒有直接提及淩操丅死於何年,我們可以推測一下。在孫權領兵後,淩操可能參與的對黃祖的戰爭有兩次,分別是建安八年(西元203年)的“權西伐黃祖,破其舟軍,惟城未克,而山寇複動”,以及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的“西征黃祖,虜其人民而還”。據《資治通鑒》記載後來淩統參與的那場討伐山越的戰爭“孫權擊山賊麻、保二屯,平之”發生在建安十一年(西元206年),囙此我們可以斷定,淩操丅死於建安八年(西元203年)。
淩統(189-217年,一說189-237年),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淩操之子,少有名盛,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官至偏將軍。